新经济形势下对公允价值的思考

来源:商场现代化 ·2018年10月19日 09:05

...叶檀 2015新经济格局下的自贸区进程与价值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金融产品和衍生金融产品的相继出现,虽然传统的会计计量-历史成本计量以其客观性一直占据着优势的地位,但是很显然它已经不能满足相关领域的需求,因此,在如今日新月异的经济环境下,公允价值便以它的相关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的特点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本文结合公允价值的发展史及其内涵,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优越性及不足之处进行探讨,从而进一步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发展前景作一个分析描述。

关键词:公允价值;优越性;新经济形势

随着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爆发,持有大量金融资产的银行、上市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被严重挫伤的金融界立马将其损失归咎于公允价值。虽然会计界及有关机构一直强调公允价值计量只是起到“报信人”的作用,并不会使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但是相关领域对公允价值的质疑仍然是层出不穷。现如今,金融危机已经告一段落,迎来的是一个全球经济复苏的全新时代。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2003)认为:”财务会计正处在这样一个十字路口:是保持财务会计的传统特色,忠实地用货币金额提供企业以过去交易和事项为基础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历史图像?还是要扭曲财务会计以记录和报告过去为主的本质,把它改变为另一门学科--企业财务预测?很显然,若是仅仅保持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那么对于会计界的发展来说显然是滞后的,而且对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来说,公允价值的信息越来越重要。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公允价值将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公允价值的发展历程

根据高校教授任世驰及陈炳辉的考证,“在1989年史密斯与阿迈斯一案的高等法院判决中,公允价值被首次提出”。然而,会计界最早的公允价值概念是于1946年由美国著名会计学家William Paton提出的,后正式在1953年AICPA颁布的ARB提出。

在1984的《财务概念公告第5号--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确认和计量》提到的美国会计处理中采用的计量属性中,虽然含义不同,但是有些计量属性本质上和公允价值是一致的。

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意味着金融界承担的风险变得巨大,而传统的历史成本并不能够起到规避风险的作用。1990年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主席理查德·G·布雷登首次提出了将公允价值应用到融工具的计量中。

2000年颁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7号--在会计计量中应用现金流量与现值》正式提出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个概念,认为在市场价格不能很好的取得时,可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结合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进行估计。

2006年9月发布的第157号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作了统一描述,指明了公允价值作为一个估计价格如何进行估价。

2008年2月到2009年4月,通过广泛征求意见,FASB先后发布了4项工作人员立场公告。美国SEC向国会提交研究报告,认为公允价值并不会引起金融危机爆发,但是它确实存在着一些缺陷。

最后到2011年5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颁布第13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允价值计量》。

二、公允价值的内涵

公允价值在FASB157中的定义为:在计量日当天,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收到的价格或转移负债所支付的价格。而在IASB中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清偿负债的金额。

笔者认为,一方面,二者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存在些许不同。第一,FASB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更为明确,它指出了计量日,因为即使是同样的资产和负债,它们在不同的计量日,公允价值也不一定相同,这是由于公允价值本身不是一个特定的价格,具有动态性,而在IASB中确没有指明;第二,虽然计量日不同于交易日,但是FASB中是以没有实际发生的交易为对象,它定义的公允价值是假想交易下的脱手价格,而在IASB中,公允价值既不是脱手价格,也不是入账价格。另一方面,虽然二者的定义略有差异,但实质上是一致的,即公允价值是假设在交易日交易双方都熟悉市场信息并且在市价的基础上确定的一个交换价格,也是基于市场的一个估计价格。同时,二者都强调了公平有序的交易,即不存在一方强制另一方作亏本或者廉价出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排除了关联交易的情形。

三、公允价值的优越性

公允价值之所以在国际间运用的越来越广泛,在于它相对于其他属性的一些明显的优越性,尤其是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1.公允价值相关性高,符合决策有用观的需要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以历史成本计量的报表无一不反应财务状况良好,这与当时的危机显然是相悖的。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和负债的入账价值是确定的,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更新,因此并不能显现出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情况,也就不能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而公允价值是以市场价格为基础不断的进行更新变化,说明了企业的资产负债随着时间推移的真实价值,更加符合“决策用用观”,可以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因而做出更好的决策。

2.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金融创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意味着金融界承担的风险变得巨大,并且与财务会计的处理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传统的历史成本并不能有效的规避风险。而且,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并不是固定的,它会随利率、价格、汇率的变动而变动,同时,还要对其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进行估计。而公允价值计量刚好能满足它的这一特点,有利于金融工具的核算与创新。

3.公允价值符合配比原则,能使企业的经营成果更加真实、全面

成本费用的发生要与相关的收入想配比。企业的利润由配比的收入、费用计算得出,在历史成本计量下,收入根据现行价格确定,但是成本费用却采用过去的信息,这种价格差显然不能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但是公允价值却能是成本费用和收入相配比,使成本费用转化为现行的市场价格。同时,公允价值计量下企业的利润包括没有真正实现交易但是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而引起利得或者损失的部分,是的企业的经营成果较之历史成本计量下更加的真实、准确。

4.公允价值计量满足企业的资本保全需求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任何时间耗费的生产能力均按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量,得出的金额即使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也可以购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不但维护了企业的实物资本,而且使得企业的生产可以在正常的状态下进行。

四、公允价值的主要弊端

1.公允价值的可靠性较差

公允价值是并不是一个确定的价格,在存在活跃市场时,以活跃市场的价格为基础进行估计,但是,往往市场环境是瞬息万变的,因此,公允价值的取得往往难以确定并且较为复杂,并且带有人为的主观成分,进而损害会计信息真实性、客观性的要求。同时,公允价值的定义中指出公平有序的交易为其前提条件,但若是在金融危机或者经济衰退的情况下,许多的企业被迫清算保护,这往往就不属于有序的交易,那么公允价值取得的前提也随之消失。公允价值本身最大的难点就是难以做到公允。

2.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差

同样,作为一种估计价格,公允价值估计存在三种方法,也就是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一般来说,市场法是最常采用的估计方法。但是如果某项资产或者负债不存在市场交易的话,那么公允价值的估计技术往往就很难操作,那么此时折现法将会成为估计公允价值重要的技术手段,但是往往由于未来的现金流量、货币时间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操作的难度往往很大,这也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不易推广的原因之一。

3.公允价值计量会给利润操纵留下空间

由于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差,因此,在进行估计时,使得公允价值的确定实际上是一种臆断的主观决策,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管理当局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同时,公允价值计量多用于金融资产,若是人为的将金融资产分类不当,比如说,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那么借用估计的公允价值就会给利润操纵留下极大的空间。

五、公允价值的发展前景

公允价值曲折的发展道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其光明的前景。它并没有金融危机中倒下去,而且证实了“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属性,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属性”。日后,各种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将会蓬勃兴起,不论是金融机构还是非金融机构,或多或少都会选择金融工具作为投资和避险的手段。可以说公允价值弥补了历史成本的缺陷。同时,在公允价值计量方面还存在些许弊端,因此,今后应该尽量完善公允价值的不足,努力提高可靠性、可操作性。

六、结语

本文从发展历史、含义、优越性、弊端,发展前景五个方面对公允价值进行了探讨。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虽然公允价值不会取代历史成本对于一切的资产和负债加以计量。但是,结合公允价值的优越性可知,它将会被运用的越来越广泛。同时,从公允价值产生至今,它处于不断的发展完善之中,针对其主要的弊端,我们相信其将来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消除这些弊端。

参考文献:

[1]黄学敏.公允价值:理论内涵与准则运用[J].会计研究,2004,(6):17-21.

[2]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J].会计研究,2006,(9):7-14.

[3]刘东生.公允价值与其他几种计量属性的比较分析[J].当代经济,2009,(18):162-163.

[4]董必荣.试论公允价值的本质及其计量的可靠性[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25(6):57-61.

[5]赵鸿雁.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2008,(13):72-73.

[6]葛家澍.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7,(11):3-8.

[7]王玉兰.对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26):154-155.

[8]赵璇.公允价值的利弊分析[J].商业经济,2014,(22):104-106.

[9]凌辉贤.金融资产分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商业会计,2011,(7):64-65.

[10]刘杰珊.金融工具会计计量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

作者简介:王嫣婷(1995- ),女,湖南邵阳人,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会计学本科生

2008~2017 家电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