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企业间实施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

来源:商场现代化 ·2018年10月11日 16:39

王梦曦+刘通

摘 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关键性的生产要素,供应链中高效的知识转移和共享成为供应链中各企业以及整体供应链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供应链企业间实施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机制,为顺利实现知识转移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供应链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机制

在现代社会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环境背景下,知识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其推动企业进步的作用力已远远超过资本、劳动、土地等传统资源。对知识进行获取、存储、开发的能力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供应链是从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到终端消费者连成的一个功能整体,其中各节点企业之间能否顺利实现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保障知识在供应链系统中高效流动,是提升整个供应链运作效率和各成员实现合作共赢、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一、供应链企业间实施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1.知识本身显性与隐性程度

显性知识是指规范化、系统化的易于编码、交流和分享的知识,一般以数据、公式、原理、说明书等形式存在。而隐性知识相反则不易编码、传递和分享,具有高度个人化、更深层次的特点,以心智模式、技术诀窍、主观信仰等形式存在。因此知识本身存在的复杂性、隐性化和不确定性,加之很多价值大的知识属于隐性知识,不易编码和分享,形成了供应链中企业实施知识转移的一大壁垒。知识的隐性程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和水平。

2.供应链系统的复杂性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所以,整个大的供应链系统极具复杂性和动态性,会受混沌现象、牛鞭效应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不同性质的独立企业构成了供应链整体,而企业内部成员又有不同的教育背景、价值观和技能,没有扎实的知识共享基础。

3.沟通与信任程度

利己因素是人性中客观存在的弱点,人们总是倾向于对自己通过多年辛苦工作积累而得到的、并且不被其他人现时掌握的知识保密,尤其是对于存在当他人拥有同级别知识后影响自身在供应链中或者企业中地位的可能性的时候,会拒绝共享自己有价值的知识。而且,在知识转移已形成交易的情况之下,人们倾向于低谷对方知识的价值而高估自己的,因而降低了知识转移的有效性。

在相互融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沟通模式有利于促进各成员间信任机制的建立,而在感性认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任机制进一步促进了供应链中各成员间知识转移与共享的意愿与动力,从而提升知识转移总体绩效。

4.知识转移渠道的丰富性、技术平台的先进性

供应链成员间在知识转移的过程中,对知识转移机制、方式、手段等利于促进知识转移的途径进行有机组合,形成知识转移渠道的丰富性。知识转移渠道包括电子邮件、电话联络、视频会议、团队协作、人员转移、培训研讨会、当面洽谈等等,知识转移渠道越丰富,越有利于知识在供应链成员间的成功转移。

知识的有效转移有赖于先进的技术支持。要想实现知识标准化自由流动和知识价值的充分转移,就必须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在供应链成员间搭建先进的统一知识转移技术平台。在支持知识识别、获取、提炼、存储、共享和传递等数据信息处理的基础功能之上,支持知识选择性传递和隐性知识显性化传递,并能促进沟通、降低信息获取时间和成本、改进文件查询、改进个人或组织的知识。

5.供应链各成员的知识吸收能力

知识吸收能力是指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只是接收方对知识传送方所传递知识的理解、消化、复制、转化和应用的能力,能否对传递的知识有敏锐深刻的洞察,将影响知识传递的效果。

6.知识转移成本

对知识转移成本进行准确的考量和控制是知识转移能否发生、转移效果的重要前提。若知识转移成本明显低于转移后企业绩效,则会强烈促进供应链成员间的知识转移。

7.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供应链的范围,将其触角和网络延伸至世界各地。目前供应链成员企业跨地区、跨国家连结在一起,存在语言、文化背景、地域的巨大差异,地理因素为沟通和交流增添了障碍,尤其对于隐性知识的传递加大了难度。

二、供应链企业间实施知识转移的运行机制分析

1.内部市场机制

供应链中的主导企业为提升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和质量,倾向于采用有偿方式,如向上下游企业投资、技术和专利转让等,以此向供应链中其他企业提供其生产所需的技术和知识,从而帮助提高上游企业提供产品的质量和下游企业输出的服务质量,进而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和质量。供应链中的非主导企业为提升自身竞争力、确保自己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也需要通过主导企业或其他节点企业有偿获取所需的先进的技术和知识。除此之外,供应链中企业为了各自在供应链知识转移中获得好处,成员间建立内部交流机制以提高效益。

2.外部市场机制

对外部知识进行有效的内化、转化为供应链企业的内部知识是供应链中各企业知识转移的重点。在供应链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企业有权利和责任不断优化、重组供应链的构成,通过将知识陈旧、不能紧跟供应链发展趋势的、技术水平落后的成员淘汰,对供应链中各成员企业为生存施加压力和动力,促使他们源源不断的从外部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吸纳和利用供应链外部先进的知识。

3.合作创新机制

供应链成员间只有加强合作和沟通才能更大、更快的提升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建立以主导企业为中心的知识交流平台、研发小组和合作项目小组可以扩大合作空间,并形成主动交流沟通技术和知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这种建立在沟通与信任基础之上的合作创新机制,使隐性知识的转移得以顺利实现,并且促进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

4.学习培训机制

供应链中各企业为保障自身在供应链中的地位,需要同主导企业保持互补性和协调性,在拥有与主导企业业务合作所必须的技术和知识基础上,努力在战略目标、经营理念和组织文化等方面同主导企业保持一致性。因而供应链各成员企业会不定期的外派职员去到主导企业短期工作、组织职员到主导企业参观、邀请主导企业相关专家到本企业进行培训讲座,以此更多的了解主导企业,学习其先进的知识和技能。

5.知识转移激励机制

良好的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激励机制可提高知识转移的运作效率、增强各成员参与知识转移主动性和创造性。

(1)在供应链成员间建立良好的信任机制

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在利益出发点和背景方面存在差异,且倾向于在交流中保留本企业相关知识,造成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必须在相应机制的保障下在各参与企业间建立信任机制,既能使各企业维护自身核心知识以保证竞争优势的同时,促进各企业参与到知识共享进程中,努力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和优势。

(2)增加各种物质和非物质奖励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最终目的,企业参与供应链知识共享主要是为了通过更好的利用外部资源争取更大的利益和竞争优势。为保证供应链知识转移参与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须对为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作出巨大贡献的企业给予充分的物质或非物质奖励回报,才能使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激励机制成功落实。

三、小结

知识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供应链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也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供应链应超越对传统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管理模式,实现供应链企业间知识流的转移和整合,提升供应链整体的优化和效率。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有待进一步改善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易加斌.供应链成员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与绩效评价模型研究——基于知识转移过程视角[J].物流技术,2012.

[2]李建明.我国中小高技术企业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8.

[3]谢进栋.基于知识供应链的高校知识转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

[4]江积海,宁红英.基于四度模型的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

2008~2017 家电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