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的特征、影响及对策研究

来源:商场现代化 ·2018年10月10日 19:42

商业研究投稿利率市场化对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张志祥 龙梦琦

摘 要:截止2015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我国全面进入利率市场化的时代。探讨利率市场化的特征,其对商业银行、中小企业的影响,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

利率管制和利率市场化是两种较为常见的利率管理体制。1982年之前,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相适应,我国一直处于利率管制状态,在这种利率体制之下,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制定管理;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萌芽,进而发展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的利率管制体制逐步转变为有限浮动的利率管制体制,在这种利率管理体制之下,金融机构利率水平在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有限的进行上下浮动。截止2015年10月23日,央行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我国利率管制基本放开,进入全面利率市场化的时代。

一、利率市场化的内涵

利率市场化的概念源于罗纳德·麦金农(Ronald I. Mckinnon)提出的“金融深化论”,他认为政府部门对金融体系的管制,尤其是利率的管制,使实际利率提高,无法充分反映资金供需状况,解除利率管制,实现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改革,促进现我国金融业转型的重要手段。

所谓利率市场化是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金融机构够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与市场动向来自主制定并调节利率,最终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利率水平,形成合理市场利率定价机制。其内涵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首先是放松利率管制;其次是形成市场合理的利率水平。

二、利率市场化的特征

1.金融机构够的二重性,既是利率的制定者,也是接受者

在利率完全市场市场化的状态下,各金融机构根据能够自身的资金状况与对经济形势的预判决定相应的利率水平,各金融机构是利率的制定者;而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情况下,利率完全有市场竞争形成,各金融机构只能是市场利率的被动接受者,即利率的高低主要由资金供求关系确定。

2.由市场自由选择利率的数量、期限及风险结构

与商品交易相比,金融交易除了数量结构的价格差异之外,其期限结构与风险结构得差异也值得考虑。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利率并不能完全反应不同时期资金的供求关系,资金收益并非由市场决定;同时,在期限结构一致的情况下,不存在绝对的利率市场风险。在市场化的条件下,金融市场针对需要利率的数量、期限及风险结构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机制。

3.央行是金融资产利率的间接调控者

正如市场经济离不开宏观调控一样,利率市场化并非倡导放弃政府的间接调控。但在利率市场化的状态下,央行对金融的调控只能依靠间接手段调控市场化资金供求状况或者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影响商业银行资金成本,进而对市场利率进行调控,从而改变市场利率水平。

三、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1.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使得商业银行的存贷利率收窄。在利率市场化的状态下,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加剧,为了提高自身的经营绩效,降低贷款利率同时提供存款利率使得银行利差收窄。我国贷款利率早已市场化,其均衡水平由银行吸纳的存款数量和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量共同决定的,短期内只能承受利差收窄,即使在存款利率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各银行之间为了吸纳更多的存款,亦不会降低存款利率,扩大利差。

2.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商业银行信用贷款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而在存款利率完全放开以后,商业银行通过提高存款利率吸纳更多的存款,贷款市场上可供投放的资金量增加,驱动贷款利率下行,在短期内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可以看做是固定的,根据市场供需理论可知中小企业可以降低贷款成本,促进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具体来说,商业银行一直以大企业、大客户为目标对象,中小企业一直处于其战略目标之外,而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城市商业银行由于资产及网点规模劣势,必然将中小企业作为服务对象,立足细分市场,提供特优质服务,抢占信贷市场,这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对策

1.健全商业银行风险评估体系,提高利率定价能力

利率市场化的全面改革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提供定价能力。我国商业银行长期处于利率管制的状态,定价基础薄弱,研究较少,独立定价能力的较低,亟待提高。面临利率市场化的冲击,商业银行需要自身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体系,选择合适的定价方法,逐步提高利率定价能力。

2.推动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升级

面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商业银行必须改变经营理念,形成以经营绩效为核心的精益化经营战略。在利市场化的条件下,单纯依靠存款和贷款利差和存贷规模获得利润的传统经营模型已经无法适应金融市场化的发展,商业银行必须进行业务转型升级,同时根据自身的资产与经营情况制定相应的存贷款利率,提高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3.加强对商业银行市场利率的间接调控

利率市场化条件是计划经济周期向市场化经济周期的转变,商业银行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最重要主体,必须在间接的金融监控下才能有效的发挥政策传导效用。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进行宏观调控才能增强商业银行对基础货币、基准利率的调控敏感度,从而根本上改善间接金融调控的宏观效果,这也是形成合理的市场利率定价机制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任晓聪,赵东明.利率市场化改革相关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及政策建议[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01:99-107.

[2]巴曙松,严敏,王月香.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27-37.

作者简介:张志祥(1989- ),男,江苏南通人,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工程与管理

2008~2017 家电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