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全面风险管理路径探析

来源:商场现代化 ·2018年10月03日 17:32

摘 要:本文阐述了农信社全面风险管理路径。

关键词:农信社;风险管理;路径

农信社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紧密围绕发展战略,制定风险管理战略目标,健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完善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创新风险管理方法,加强风险管理队伍建设,培育风险合规文化,逐步构建覆盖全面、管理科学、运转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一、全面推进信用风险权重法

计划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全面推进信用风险权重法计算。具体推进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一是计算各类表内风险加权资产时,要从资产账面价值中扣除相应减值准备,然后乘以相应的风险权重。二是计算各类表外风险加权资产时,应将表外项目名义金额乘以信用转换系数得到等值表内资产,再按表内资产的处理方式计量风险加权资产。三是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根据《资本办法》规定,对各类非信贷资产和表外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并准确计提监管资本。对于借助通道投资形成的资产,要按照“穿透原则”采用基础资产的风险权重;对于委托贷款、委托投资、非保本代客理财、远期资产购买等表外业务,要按照实际承担风险计提资本。四是要确定现金类资产、对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的债权、对公共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债权、对一般企业的债权、对符合标准的小微债权、对个人的债权、股权和非自用不动产等的划分标准和流程,做到分类准确,对应的加权风险资产计算精确。

二、建立信用风险限额管理办法和建立信用风险内部报告体系

要建立风险限额管理办法,分别确定重点客户限额和组合限额的设置方法和具体流程。建立限额监测报告制度,设置相应监测指标,重点监测接近限额的重点客户和组合客户的风险情况,并深入分析,提前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对于突破限额的,要认真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降低信用风险。同时要建立限额主动调整机制,限额变化必须经高级管理层审核通过。对于集中度风险,要建立集中度风险管理流程和风险缓释工具,对行业、地区、单一客户等集中度指标进行限额管理,并制定突破限额的风险处置流程。

要建立信用风险内部报告体系,明确各类信用风险报告标准格式、报告流程、报告频率、报告岗位和报告责任人。明确信用风险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信用风险总体情况、不同类资产的迁徙情况、监管资本变化及变化原因等,要确保董(理)事会、高级管理层、信用风险主管部门能够及时掌握资产组合信用风险变化情况,为防范信用风险提供决策依据。

三、开展市场风险标准法建设

风险管理部门牵头,相关配合,建立健全市场风险治理框架、确定账户划分管理办法和市场风险管理政策。

1.健全市场风险治理架构。根据董(理)事会承担对市场风险管理实施监控最终责任,风险管理部门负责落实董(理)事会审批市场风险的管理战略、政策和程序,落实董(理)事会确定可以承受的市场风险水平;根据高级管理层负责对本机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落实高级管理层定期审批交易账户的交易策略和银行账户投资策略,确保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发生的业务与董(理)事会批准的风险偏好保持一致,及时掌握本机构市场风险管理情况,对于可能发生的重大不利市场风险变动及时做出应对策略。明确计划财务部在推进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的职责。计划财务部要准确划分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识别交易中交易对手风险,采用金融质押品和净额结算等手段进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部门要及时监测和定期评估市场风险,制定市场风险管理办法,修订管理流程。审计部要定期对市场风险进行内部审计,及时评估风险情况并提出整改意见,跟踪整改情况。

2.确定账户划分管理办法。计划财务部负责制定银行账户、交易账户划分标准、管理政策和程序,根据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的性质和特点,分别采取相应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方法,并按照监管要求计量市场风险资本。

3.制定市场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市场风险报告制度,包括交易性市场风险的日常报告、非交易性市场风险的定期报告、市场风险的监控报告、估值和损益的计量报告等。建立完善的市场风险监测办法,每日监测限额使用情况。根据发展战略、风险管理能力和外部市场环境确定市场风险偏好,风险偏好要有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要以单笔交易为基础、组合交易为对象,开发适应本机构业务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的风险管理工具,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平台,制定详细的市场风险识别、计量、评估和监测等操作流程。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保证金、期权、互换、信用衍生品等工具对冲市场风险敞口。要建立重大市场风险处置流程,确定市场风险的风险限额,并在限额内设定预警值,制定突破限额预警值后应采取的措施。短期内,至少要采用头寸限额、集中度限额、敏感性限额和止损限额来进行风险管理。

四、积极推进操作风险基本指标法建设

风险管理部门牵头,各业务管理部门配合,健全操作风险公司治理体系、操作风险管理政策体系等。

1.健全操作风险管理的公司治理体系。风险管理部门负责落实董(理)事会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总体政策,向董(理)事会报告操作风险管理总体情况、高级管理层处理重大操作风险事件情况,监控和评价操作风险管理政策执行情况。负责落实高级管理层建立的与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制定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和操作规程,督促各部门切实履行操作管理职责,确保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正常运转。

2.建立操作风险管理政策体系。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按照董(理)事会、高级管理层要求制定本机构统一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建立适当的操作风险管理权限和责任,建立和完善操作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程序。建立操作风险报告程序,明确风险报告路径、频率,定期监测并报告操作风险状况和重大损失情况,针对潜在操作风险建立早期预警机制。要明确操作风险分类标准和类型,对操作风险的识别、监测、评估、控制、缓释和报告等管理流程进行详细规定,建立操作风险双线报告制度。风险管理部门要明确操作风险的资本计量方法、分配标准和考核流程。对现有和新推出的重要产品、业务活动、业务程序、信息科技系统、人员管理等,及时进行操作风险评估。建立操作风险管理在业务部门、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的“三道防线”机制,畅通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审计部负责定期检查和评估操作风险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对新出台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制度进行独立评估,并向董(理)事会报告。

3.制定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业务发展部牵头,风险合规和信息科技部门配合制定完善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从管理政策、组织架构、管理工具及预案建设(包括科技系统、基础设施)等提出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建设目标。要加强业务连续性管理政策制度、管理流程、管理工具等建设,制定和完善业务连续性管理政策、业务连续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业务影响分析模版、业务风险分析模版、预案制定模版等,明确业务影响分析、风险评估、预案建设等业务连续性管理日常工作的要求和基本流程,明确突发事件响应及业务恢复基本流程。

4.制定外包风险管理办法。信息科技部牵头,办公室、风险合规及相关业务部门配合,制定统一的外包风险管理政策,明确外包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明确外包业务范围,规范外包业务管理流程及权限,制定外包业务风险评估及尽职调查相关内容。明确外包业务的分包及转包相关事项,明确外包业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机制,对外包业务风险进行持续监督管理。

五、强化流动性风险体系建设,严控声誉风险。

风险管理部门牵头,计划财务、资金营运和办公室等部门配合推进流动性风险体系建设。对于流动性风险,应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流动性风险监测管理办法、流动性压力测试和应急预案。提高流动资产和核心负债的稳定性;严格执行流动性指标,加强流动性风险的识别和监测;加大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制定分层次的流动性资产储备、救助应急通道和应急预案,提高流动性风险应急处置能力。同时,由综合管理部门牵头,风险合规及相关部门配合,完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明确声誉风险管理的类别和等级,以及应对声誉风险的报告和处置流程,积极协调联动各方,妥善处理声誉风险,严防风险扩散蔓延。

总而言之,农信社只有通过全面推进信用风险权重法,建立信用风险限额管理办法和建立信用风险内部报告体系,开展市场风险标准法建设,积极推进操作风险基本指标法建设强化流动性风险体系建设,严控声誉风险,全面风险管理才能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作者简介:郭玉红(1969.05- ),女,达斡尔族,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1986年12月参加工作,经济师、助理会计师,中共党员,现任新巴尔虎右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

2008~2017 家电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