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单位的应收账款管理与风险控制

来源:商场现代化 ·2018年10月02日 22:15

胡强

摘 要:应收账款作为企业单位的重要流动资产,享有明确的法律债权,更是企业单位自身提高管理效率于能力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企业应收账款的相关管理理论,概述了当前我国企业单位在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风险问题,在对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背景下,提出创设以内部控制为重点的全方位风险管理体系。并且,从环境控制、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与监督等环节提出强化事业单位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措施。

关键词:企业单位;应收账款;风险控制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化快速发展,企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也取得了显著地提升。然而,内外部的应收账款所占企业单位总经济资产的比重也开始日益加大,甚至对单位的正常资产管理造成影响。有些企业单位将只是单纯的将发展的重心转移到宏大的经济蓝图上,极大地忽略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导致很多资产无法顺利收回,最终成为死账、坏账。而一切无法回收的应收账款,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对企业单位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鉴于此,企业单位必须要对应收账款实现风控与管理相互依附共存的全新局面。

二、企业单位应收账款存在的管理问题

1.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部分单位至今尚未创设应收账款制度,对其管理随意性、放任型,没有形成健全的规章制度。例如,其他单位与个体在向企业单位提出借款时,并未以文本形式规定还款日期,而在事后也不催款。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借款单位与个体由于各方面原因,通过各种手段拖延还款,与此同时,事业单位的考核机制则表现的形同虚设,对所借款的重点债务人没有进行第一时间的跟踪监控,对借贷的审批权限并未有效监督,在这几种的负面状况下使得账款无法顺利追求。一些事业单位常常会因为快速完成工作,会与一些经常往来的管辖部门达到口头上的“君子协定”,而并未在具体的合同中予以体现。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很大程度上使得大量的应收账款无法对应,很难收回。

2.考核指标不合理

上级部门在制定考核指标时,并未将款项指标作为每一季度的考核的范畴。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人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考核、指导的职责,却把事业单位看成是自身的“一亩三分地”,随意的操控考核指标,很多死账也就此大面积产生。众所周知,我国的财政与审计部门是企业单位的国有监管机构,然而因人力、时间的限制,并未对相关指标展开考核。而且上级部门对收入与支出较为重视,日常管理中将收入与支出的经济指标列入唯一的考核地位,并未真正意义上认真审核保证事业单位运行的实际资金额度。

3.风险控制意识不强

现今,很多企业单位普遍是“一支笔审批”,所有事情都是一把手“一句话的事”,部分企业单位只需要上头的领导同意且签字,完全不理会对方的信用状况和合规与否。还有一些财务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账款管理与风控知识,相关都由普通会计兼任,更别说则务管理。正是由于事业单位的领导与财务人员对管理风险意识的模糊,使其在进行账款核销的过程中,出现账目不清的现象,形成一些事业单位主管单位与下属单位出现对应金额不一致的现象。单位平常都疏于对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管理,并未在每个周期和有关部门核对应收账款的产生。长此以往,形成懈怠心理,对一些应收账款不对账,不催收,严重出现了账目不实的现象,甚至认为认为反正钱是国家的,收不收得回来都无所谓,为了各方面利益只顾签字,而财会人员只顾付款记账,其最终结局是长时间挂账无人问津,对产生的逾期应收账款无法收回。

三、加强企业单位应收账款管理的可行性路径

1.及时更新与维护客户信用档案信息

毫无疑问,如果对应收账款管理只是单方面依赖于“事后”催款与进行风险控制,从本质上来说,往往很难把应收账款有效地回收。并且,大量经验证明,单位在开展事后催款工作时,通常还会产生各种新的费用,这也就导致单位有些“得不偿失”。因此,事业单位在对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控制上,必须要进行事前准备。

在应收账款的行为条件被触发之后,事业单位需要第一时间整合、详尽记录客户的相关资料、经济活动、档案等。事业单位的审核部门在记录借款单位或个体户的资料时,必须要保证所核对信息的可靠性,并且,对其偿还资产的来源与经济活动展开调查,充分知晓其还款能力。系统地更新与维护客户信用档案等级评估,不仅能够让客户感知到事业单位工作管理的专业性,还能够确保应收账款可以得到有效回收。必须要重视的是,只有对评级最优的单位或个人,事业单位方可进行赊销处理。

2.落实催收责任

企业单位一定要细化对应收账款的类别,规划性地逐步开展对欠款的催收。具体来说,可以按照客户所借贷账款的多少,和归还期限的长短展开应收账款的相关分类。如此一来,能够让单位中的销售部门更可以非常清楚地知晓每一项款项的“轻”、“重”、“缓”、“急”,在必要的时间,可以第一时间对应收账款中一些额度牵涉较大的项目变现,以帮助单位的周转。除此之外,还可通过渠道、多路径的手段催收欠款。除了通过既往所用的“清收”外,适当地加入债务重组手段,以此,来处理长时间的债务异议与拖欠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单位可以强化通过法律形式进行催收账款的力度,对可以采取法律诉讼的案件,第一时间清理且迅速交给律师进行起诉。

3.加强内控机制管理

创设完善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的条件,就是最大化发挥事业单位单位部门的管理及监督职能。可按照内控机制中的相互牵制的标准,具体在财务部门下安排监督小组,保证监督小组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并对其配置符合专业标准的会计从业人员,妥善地解决好对赊销单位的资信记录,大面积采集相关借款客户的信息资料,并在此期间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专业特长,对所涉及到的任何应收账款都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核算,以此,确保保证帐帐统一。另外,也要定期地想一些赊销单位或个人寄送相关的应收账款对账单或催款通知书,保障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按照企业单位的现实状况,设计一系列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债权、债务的权责追究制度。其目的在于,在内部环境下用好单位资产,预防国有资产出现严重流失。并且,要严格地审核合同制度,管理人员在签下相关合同前,必须要对借款人偿债能力展开预先的调查并进行最终判定。唯有获取了翔实、具体、可靠的债务人信用评级,方可按照其条件拟定有关的合作与信用政策。企业单位还可以定期(可安排在30天)对应收账款的总资产余额展开校检,得知具体数额,并判断每一个客户还款水平以及是否存在违反规定的应收账款。一般情况下,单位可定期把一些明细账的余额和债务人进行确认签收,这也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定期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培训与教育,持续健全内部控制的监控体系,在执行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时是否存在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情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化快速发展,企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也取得了显著地提升。然而,内外部的应收账款所占企业单位总经济资产的比重也开始日益加大,甚至对单位的正常资产管理造成影响。有些企业单位将只是单纯的将发展的重心转移到宏大的经济蓝图上,极大地忽略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导致很多资产无法顺利收回,最终成为死账、坏账。而一切无法回收的应收账款,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对企业单位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鉴于此,企业单位必须要对应收账款实现风控与管理相互依附共存的全新局面。应收账款作为企业单位的重要流动资产,享有明确的法律债权,更是企业单位自身提高管理效率于能力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企业应收账款的相关管理理论,概述了当前我国企业单位在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风险问题,在对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背景下,提出创设以内部控制为重点的全方位风险管理体系。并且,从环境控制、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与监督等环节提出强化事业单位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措施。应收账款的风控管理对很多企业单位而言,可谓既熟悉又陌生,当前,的一众单位普遍存有内部控制制度不规范、风险控制漏洞较大等一系列问题,怎样高效地控制企业单位的应收账款的风险已然成为事业单位保持可持续化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研究应收账款可借鉴企业应收账款的视角,相信这对研究事业单位应收账款进行系统的探讨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佳佳.事业单位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2]崔孝和.事业单位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研究[J].会计师,2015,12(02):33-34.

[3]黄德伟.加强事业单位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的几点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3,5(11):48.

2008~2017 家电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