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信用卡消费行为研究

来源:商场现代化 ·2018年09月28日 15:51

潘晓婷

摘 要: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温州市高校在校大学生信用卡使用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当下在校大学生使用信用卡动机、认知情况、使用行为等,并提出了优化大学生信用卡消费行为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信用卡;消费行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发展,信用卡业务普及,大学生作为潜在客户群体,高校大学生已经成为各商业银行拓展信用卡市场重要对象。2004年广东发展银行发行了第一张大学生信用卡,2005年招商银行则是推出国内第一张双币中大学生信用卡,即“young 卡”,随后中国工商银行的牡丹卡,建设银行的龙卡名校卡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信用卡在高校大学生间的普及应用。

然而,近年来亦有陆陆续续的新闻报道大学生因每月消费大大超出相应额度而无力偿还,这与信用卡鼓励大学生超前消费,而大学生群体本身没固定收入,两者之间存在矛盾,而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大学生不理智消费行为,大学生歪曲的消费观,攀比炫富从众的心理问题,甚至影响着其职业生涯的职场态度等。

笔者以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为方法,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分析当代大学生信用卡消费行为,其中包括现状研究以及问题研究,同时在此基础上,从商业银行系统和大学生自身两个维度提出优化大学生信用卡消费行为的相应措施。

一、大学生信用卡消费行为及分析

1.大学生持卡动机与认知情况

与普通储蓄卡不同,信用卡具有可循环信贷特征,可以先透支消费再还款,用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开放,大学生中持信用卡人数越来越多。其中62.1%的学生办信用卡是为了临时应急消费,21.2%则是享受当前消费,并认为这是前卫新潮,时尚消费。当然也有少数的学生办理信用卡是出于要学习理财的观念。

大学生持信用卡52.9%用于网上购物,认为信用卡可以用来增长理财知识的比例也逐渐增加。22.4%的学生认为信用卡是平时消费的一部分,已经习惯性用信用卡消费,35.8%学生认为信用卡与普通储蓄卡同步使用,没有形成对信用卡的依赖性,12%的被调查者则称自己还未涉及信用卡,认为信用卡可有可无,并认为信用卡是在自己有经济能力和还款能力之后才使用更有意义。

在被问及对信用卡相关信息的了解程度时,包括信仰卡使用原则,使用条款,信用卡还款规定以及使用程度等,超过70%的学生表示不了解,也没有认真有意识的去认知,均属于被动型灌输,即银行来到校园宣传信用卡时,才去不经意的了解。在使用过程中的相关条例,比如:大学生可贷款额度,还款时间,还款程序,如何申请提高额度等,则会有较多的比例学生会去了解,去掌握,他们认为这与使用信用卡息息相关。

2.大学生使用信用卡消费行为分析

在分析大学生信用卡消费行为方面,本次调查从消费额度、使用频率、还款情况、透支情况、以及办卡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解。

消费额度,即大学生所持的信用卡月刷卡消费额度,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月信用卡消费额度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8.1%的被调查者称有月透支超过5000元经历。在进一步深入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办理信用卡前后大学生消费水平有所变化,38.9%的学生声称在使用信用卡之后每月消费有较没办卡之前增加,极少数学生出现超额消费现象。而办了信用卡的学生消费要高于没办信用卡学生消费。可见信用卡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大学生进一步消费。以月为单位,,调查大学生信用卡使用频率时,我们发现多的学生达数十次,而一般学生2-3次。88.7%的被调查者声称自己没有出现不能还款情况,均能如期还款,当然也有极个别学生出现不能及时还款,需要父母帮忙的情况。

在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基本生活的消费占据信用卡消费大额度,其中包括学习性支出,衣物,书刊杂志等,另外娱乐性质的消费包括:电影、音乐、旅游等正呈逐渐上升趋势。

3.大学生办理信用卡途径

通过“校园代理”办理信用卡的学生占38.2%,银行系统结合促销活动直接在校园里给学生办理的高达58.1%,两者占了大学生办理信用卡途径的主要方式。这两种途径方便大学生,不需要自己去银行办理,只需提供学生证、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另外现场填写申请表,在核实信息无误之后可以直接办理,不需要经过额外的审核程序。但是就银行角度来看,信用卡存在坏账风险,所以一方面便利学生办信用卡的同时,在审核学生信息、还款能力以及额度设定方面都需仔细慎重。

二、优化大学生信用卡使用行为途径

1.银行方面

注重传播信用卡使用常识。信用卡不同于普通储蓄卡,他是消费个体和银行之间存在借与还密切关系,涉及透支额度,还款时间,利息换算等等与消费者息息相关问题。而大学生为涉及社会,不是经济创收者,金钱观没有健全,理财理念没有建构。所以银行系统如果只是本着要扩大市场,却未能真正从大学生角度去传播健康消费理念,把信用卡相关常识传播介绍到位,那么会影响整个信用卡的消费系统健康走向。

健全高校信用卡服务系统。大学生群体是银行拓宽信用卡的朝阳市场。如何使之健康可持续,服务是否到位,是否多元化,起着一定影响因素。银行系统通过促销进入高校,打开学生市场,通过与校园建立各个合作项目,提供多元化服务,来牢固学生市场。据悉,国内一些高校,以信用卡取代传统校园卡,集多功能于一身,包括伙食、图书馆借还书、门卡、校园通行等。可见信用卡正逐步渗透大学生生活,贯穿在高校校园中。

2.大学生方面

理性选择合适自己的银行卡。每个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同,父母经济能力与消费观念不同,由此带来的每个学生的消费情况也不一样。有些同学月消费1000元-2000元,也有同学月消费超过5000元,当然有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月依靠国家学校学院的补贴保证基本生活保障。虽然整个大环境信用卡是逐步渗透模式,但是鉴于经济能力和消费水平不同,不一定所有的同学都要跟风去办理信用卡,而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当然信用的转账零手续,网上支付功能便捷等功能得到众多大学生青睐,那么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消费习惯、消费行为等特征,选择相应的信用卡。

建立健康的消费观念。大学生虽还在消费中父母的钱,健康消费和理财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环境的熏陶下,跟风从众行为,攀比心理要杜绝,不断加强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实施自己的财务自己打点。在信用卡记录的每个月消费中,可以仔细分析自己的消费结构,是否存在不合理消费,不理性消费,包括一些非生活必需品是不是占了大部分,均应引起反思。根据消费分析,制定下个月预期消费计划。

适时学习金融知识。虽不是金融专业,却与金融息息相关,日日打着交道。基础金融知识,基本理财观念,是将来踏入社会,个体的基本技能之一。通过各种途径涉及学习金融知识,在树立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人不理财,才不理我,金钱是任何一个人都回避不了的一个弯,相反足够的金融知识促进我们平时生活质量。

3.高校方面

设置理财教育系统,传播金融知识。高校是传播知识的殿堂,大学生是学知识最佳阶段,金融课程设置,理财相关选修课开设可以促进学生去了解并深入金融知识,从而让大学生用卡行为,更加理性合理。在实地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大学商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均开始了理财相关专业。随着经济社会的越来越开放,选修该课程大学生比重在不断提高。学生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联系实际情况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经济问题,比如信用卡如何合理使用问题等。通过知识的传播可以让学生在平时信用卡使用行为过程更加有指导意义,合理化。

三、结语

随着信用卡在高校越来越普及,在校大学生使用信用卡行为越来越广泛,如何合理使用,在发挥信用卡自身优势属性同时,让大学生受益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理财理念,这需要银行系统、大学生自身系统和社会系统,甚至是家庭系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陆媛,徐广.大学生信用卡消费与理财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179.

[2]赵文婧,张玉琴.大学生信用卡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2010.(3):25.

[3]孙君芳.大学生邢勇卡消费与理财教育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8,6.

[4]陈建.现代信用卡管理[M].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5.

[5]李朗.大学生信用卡消费现象[J].当代青年研究,2006,7:123.

[6]常雅慧.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信用卡消费行为研究_以西安市西部大学城高校为例[J].贵阳学院学报,2013,2(23).

2008~2017 家电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