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及管理对策

来源:商场现代化 ·2018年09月27日 03:01

摘 要: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是我国经济不断进步的必然趋势,消费信贷发展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到国民整体经济水平。要实现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提高各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必须将提高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发展起来。消费信贷业务是我国支持、鼓励人们提前消费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随着消费信贷业务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消费信贷风险越来越突出。因此,如何对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消费信贷特点以及消费信贷风险类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消费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并针对有效管理消费信贷风险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

消费信贷也称信用消费,它是一种特殊的消费方式,主要是指个人向商业银行或投资机构购买消费品或者某种贷款,以促进消费者进行消费同时解决消费者暂时购买力不足等问题,最后将未来的部分收入用作还款的一种信贷方式。本文提到的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是仅仅针对为个人所提供的信贷服务。商业银行通过自身所具有的信贷能力,按照行业的严格管理规定,将大额款项借贷给信用度较高的个人,使消费者能够超前消费,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然而随着消费信贷业务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消费信贷风险也越来越突出。

一、消费信贷风险分类

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是指国家在进行经济的宏观调控时,根据实际的国家经济情况来进行的重要举措,制定相应的政策规章,引起市场的变动从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在消费品市场中,与个人息息相关的往往是住房、汽车、家电、保险等行业,在国家进行政策变动时,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做出巨大的波动,从而影响消费信贷业务。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目前银行面临的最大、最棘手的风险。它指在业务进行后,贷款方没有按照约定来履行自己的还款义务,导致银行亏损的现象。有的借款人(包括企业和个人)本身就是带着欺骗的方式来与银行进行交易,在各种欺骗手段下交易成功后,银行再找不到此贷款人,从而导致企业的亏损。也有的借款人确实是真实的向银行借款,但是由于借款后自身出现种种原因而没有能力再还款或者不能按时还款,就导致商业银行很难再收回借款。

3.物品价值风险

物品价值风险主要是指借款人通过固定资产来抵押自己的贷款,而在还款期间内,物品的价值遭到贬值,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而借款人也没有其他能力来偿还贷款,使银行亏损的情况。我国目前大多数借款人依然是通过抵押物品来进行借款,在还款日期截止之时,如果自身无足够能力来还款,就会将抵押物进行处理变现来支付所欠贷款。不言而喻,物品在商品经济中受到市场影响而导致价格变化的情况非常多,本身就带有很强的风险性。有很多时候物品在遭受到自然灾害或是人为灾害后甚至变得一文不值的情况都非常多,所以,在个人与银行进行交易的时候,双方都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存在的巨大风险。

4.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进行交易活动时如果没有满足或者违背遵守相关的商业法则和法律原则而导致其不能履行合同时所产生的风险,致使商业银行造成经济亏损的风险。而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不健全,在保障借款人利益的同时没有充分考虑到银行的风险,当借款人因某些情况逃债躲债不还债时,银行只能承担损失。所以,在没有规范的法律支撑的这样一种交易体制下,风险更大。

二、消费信贷风险形成原因

1.外部因素

(1)消费信贷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尚不完善

2010年《个人贷款暂行管理办法》被推出,在这一办法中,分别对个人贷款流程、贷款支付的管理理念、合同的有效管理、贷后管理以及贷款人的法律责任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使消费信贷业务的贷款流程得到了有效的监管,进一步提高了进入服务质量,促进了消费信贷相关法律体系的构建。然而,目前国内针对银行消费信贷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对较少,现有的消费信贷法律法规大多都像《个人贷款暂行管理办法》对贷款流程、贷后管理等做了详细的规定,而缺少专门保护消费者、销售商、金融机构三方权益的相关规定,且对于个人贷款出现失信行为也没有明确处罚方式及处罚力度。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商业银行面临的消费信贷风险。

(2)国家政策频繁变动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的开展程度与国家的政策走向息息相关,国家政策频繁变动,则会使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所面临的环境频繁变化,这无疑是不利于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商业银行需要根据新颁布的政策调整战略,进而加剧了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稳定的政策环境有利于消费信贷业务的扩展,而新政策的颁布实施,会导致商业银行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应对消费信贷业务环境变化。一方面,商业银行遵循国家政策方针,一方面又要确保银行的收益,政策环境的频繁变动增加了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开展的难度。

(3)借款人信用以及债务偿还能力的变化

借款人信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商业银行能否顺利收回贷款资金。商业银行在成功贷款给个人后,借款人的信用与偿还资金的能力也直接影响着贷款资金的回收。现实生活中往往信用状况较好的人违约率较低。此外,借款人在借款后,若出现职业变更或其他原因造成借款人收入减少也会影响商业银行资金的回收。因此商业银行在贷款给个人的时候应严格考察借款人的借款资格、信用状况以及偿还资金能力。

(4)抵押物价值变动

抵押物往往都是一些固定资产,而固定资产在时间流逝中的价值变动是很难估计的,所以银行在承担这方面的风险上也是很大的。其次,由于事故变动,抵押物是否能在当时的环境里顺利、合法、足额的变现也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这关系到银行能不能顺利收回成本利息。由于我国在消费信贷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都还没有完善,因此还有很多业务上的漏洞不能及时很好的弥补。比如一个借款人向银行借款买房,但是在期限内,该人无力偿还这笔贷款,而银行虽然在这时有权对该房进行收回变现,但是社会上哪里会有那么多去买房的,因此,房屋抵押形同虚设,银行也只能蒙头承担亏损。

2.内部因素

(1)内部人员的业务素养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流程复杂,尤其是在对借款人的相关信息的核实这一环节,往往耗费了银行太多的人力、物力。首先,贷款流程复杂,操作环节多,有的消费信贷业务人员为了图简便而进行不规范操作,进而使商业银行面临着潜在的风险。其次,不少消费信贷业务人员都缺乏专业的操作训练,缺乏风险意识。在实际消费信贷业务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水平低下而造成操作误差。可以说,消费信贷业务内部人员的业务素养与消费银代业务面临的风险也是紧密相关的。

(2)贷款管理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消费信贷的时候缺乏“事前管理”。我们能看到,商业银行往往是在业务出现问题以后才开始重视、才开始想办法解决,而在业务进行之前、业务进行时都没有进行很好的事前监督和管理。而往往当问题发生以后,很多事情更难解决,甚至没有办法解决。所以,加强事前监督、事前管理尤为重要。对贷款来说,银行首先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审理程序,宁愿贷款前多付出人力物力财力,不愿贷款后承担亏损的风险。然后银行需要将贷款人、中介机构的风险进行严格的识别,做好万无一失的风险防范措施。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银行消费信贷贷后管理很被动,很多时候银行被诈骗以后没有进行总结,很多诈骗的方式手段都大同小异,然而银行却没有发现问题,直到很多年以后才开始追索债权,这时候已经是面临无法换回的局面。

(3)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

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主要是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方针,在国家政策规定范围内并根据自身的发展方向以及其经营占率进行市场经营和金融产品销售的一系列计策与谋略。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对自身发展和消费者贷款的多少以及业务质量都会有影响。比如,银行会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将贷款分为高、中、低三种类别,针对中高端的贷款业务,银行会通过降低贷款利率的方式来吸引借贷人,这对于中高端人群,他们往往消费能力很高,还款能力也很强,所以会增加银行的收入,这样对银行来说,影响其贷款的风险主要就集中在了较为低端的客户人群。

三、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对策探究

1.完善消费信贷法律法规

商业银行消费借贷业务越来越普及,我国却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与日益增长的消费信贷业务相匹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借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并且对于借贷双方的合同关系以及违约处理和责任做出详细规定。对于信用问题以及抵押物风险导致的借贷风险如何处理的问题,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保障银行权益。完善消费借贷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良性发展。

2.构建业务中介机构评价体系

由于中介机构在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影响消费信贷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想控制消费信贷业务风险必须做好对中介机构的评价。目前国内对业务中介机构的评价不够全面,不能全面的反应业务中介机构业务真实情况。对业务中介机构应该建立定量和定性评价体系,对中介机构的业务数据以及整体表现情况教学评价通过两种评价方式综合评价中介机构的情况。降低因中介机构信用问题增加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风险。

3.进一步完善担保和保险制度

在消费信贷业务中风险问题除了借款人信用问题风险还有一个主要风险来源是抵押物风险。抵押物风险往往不在银行控制范围内,如何才能规避风险,目前最为商业银行接受的方式是和保险公司合作由保险公司为公司的担保物提供保险。与保险公司合作使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风险。此措施既让商业银行规避了风险又让保险公司有了一项长期业务,让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双方都受益。

4.提高内部人员业务素质

贷前风险控制对于消费信贷业务来说是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必须要充分了解借款人情况以及抵押物情况,通过征信系统等方式对借款人进行客观的评价。加强内部人员的业务素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定期对业务人员就行相关培训,市场在不断的变化必须要定期组织培训让信贷人员具有良好风控意识。(2)面谈制度落实到位,信贷人员必须要认真做好和客户的面谈工作。信贷人员要有技巧的和客户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取有效信息。(3)加强对客户资料的调查,对于客户提供的相关资料信贷人员要能够认真的甄别并做出评估,提高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才能做到如实评估客户资料。

参考文献:

[1]李慧娟.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2]李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与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3]汪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3.

[4]孙浩.对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作者简介:张顺杰(1990.09- ),男,苗族,重庆彭水,长江师范学院,财务管理(金融与投资)专业2013级

2008~2017 家电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