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来源:商场现代化 ·2018年09月27日 22:10

摘 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罗万千,其思想精髓和奥妙始终贯穿着我国的管理实践,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越加明显,笔者主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当加大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企业管理;管理艺术职业经理人

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国文化,作为世界上几种原生性文化之一,具有文化本源的意义。众所周知,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有很深的渊源,许多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亦如此。日本企业的辉煌得益于日本人把中国传统伦理与美国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企业高层管理者手中都有《论语》、《道德经》和《孙子兵法》等书,在日本管理界是一种普遍现象,这带给我们的思考是,中国传统文化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这种魔力是如何造就日本企业高管的精英?

一、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企业根本定位

《论语》中云:“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大概是对企业最早的根本定位吧?也许我们能从我国百年老字号:“信祥和”、“全聚德”、“德发长”、“同仁堂”的名字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的定位及影响力。这些名字无一不把企业的生存与社会正当需求相结合;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著名企业家李嘉诚否决开设赌场的董事会议案,成为当代企业根本定位的经典案例。

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企业组织管理

《荀子·王制》中云:“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合群是人本能的心理属性,然而“分”是使群体变成现实稳定和谐社会组织的必备条件。“分”,就是从较大群体中继续寻求共性,不断的细分。如把企业以管理结构、组织结构和伦理结构等形式划分为小群体。近年来内地有着良好形象的私人企业,以及港、澳、台和东南亚知名华人企业,他们的管理理念及经营秘诀无不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基石。他们以以现代企业管理手段为前提,以“平均、宽容和仁爱”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这种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纳、认可并付诸实践。

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企业协调管理

《论语·学而》中云:“礼之用,和为贵。”又云:“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主张和谐,是儒家文化一向强调的中庸方法论于现代管理艺术中的重要启示,它提倡凡事需不偏不倚,“礼”是和谐的标准,始终注重大同稳定、和谐相处。孟子倡导“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国民间的“和气生财”。“人和”精神早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一项基本的管理思想,鼓励员工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存小异,以期达到“统一思想,服务大局”的良好局面。邓小平同志处理“和”这个问题很非常高明,他主张不争论,“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一国两制”就是息争求和的典范。

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企业管理方法——刚柔并济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传承过程中,一直提倡“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的控制之道,其精髓是为人处世、随和谦让。孔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主张处理实际问题时力求灵活运用、即“通权达变”。这就是当今国际企业管理中流行的“权变管理”。换言之,企业管理应遵循刚柔并济的管理原则,也是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这样方能相得益彰。

五、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企业定位的根本——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孔子说:“中也者,天下之大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不偏不倚与不走极端的处世之道正是中庸之道的根本体现。

《中兴通讯——全面分散企业风险的中庸之道》一书,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中兴通讯将中庸之道切到好处地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成就了中兴20年的成功。

作为“巨大中华”之一的中国通讯巨头中兴通讯,其企业文化因秉承“牛”文化闻名于业界,“森林原理”是中兴企业的认识论,而“低成本尝试”原则是中兴企的方法论。它不仅是东方价值观的体现,更是典型的中庸之道在中国企业中的运用。

中庸之道在日本企业管理文化也备受推崇,如松下公司致力实现中庸之道,主张以诚、宽和礼待人;反对折中和放弃原则,把社会利益作为重中之重。

我国知名企业海尔集团的管理模式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融合了日本管理模式和美国管理模式,即日本管理(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美国管理(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海尔管理模式。其中日本管理的实质也源于中华传统文化;而美国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

六、职业经理人如何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

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高层管理者的自身品德修养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较好融入企业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职业经理人,作为现代企业运营“执牛耳”者,应当在借鉴吸收西方企业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从企业生存文化需求为出发点,着手于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奥妙,在提高自身管理艺术水平的同时,开拓性构筑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管理文化。笔者认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无为而治”的思想精髓是职业经理人必须掌握的管理哲学。前者是对个人素质的综合要求,后者是一种战略思维。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于《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周易》又称《易经》,不但内容博大精深,而且智慧非凡。历来认为“易”有两层意思,首先“易”字本意是“鸟振翅”。其含义是“鸟只有不停地努力在高空中飞翔,才能飞得更高,才不会粉身碎骨”;其次“易”字衍生“变化发展”和“平等亲和”等意思,这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厚德载物是成就大事的必备条件之一。《孟子》中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作为职业经理人,最佳境界是德才兼备,其次是有德无才,最可怕的是有才无德。

“无为”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的主要精髓,其包括顺应天道,遵循自然规律的要求及有所作为的意思。职业经理人侧重于管理,笔者认为顺应天道更符合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特点和要求。

第二,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融入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胡平在《企业文化》一书的序言中指出:“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企业文化在国际企业文化交流中最具生命力。中国企业文化要发展、繁荣和昌盛,不但要吸收国内外企业优秀的文化,而且要继承把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在融合中敢于创新,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做好两种文化的对接和超越。” 职业经理人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如“企业关心员工,员工热爱企业”的企业文化理念充分反映了根植我国传统文化中“善” 和“爱”的观念,“善”是我国佛禅的基本理念之一,“爱”是儒家所崇尚的基本理念之一。这样在将优秀传统文化恰当融入到企业中的同时,又满足了企业良好文化建设的需要。

第三,定期组织企业员工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据笔者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企业只有达到较高层次的员工才有机会获得公司组织、安排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及培训,基层员工基本上没有学习及培训的机会。笔者认为只有公司的基层员工具有了较高的国学修养,才能提高整个公司的形象,才能对该公司的宣传积极有效。因此笔者认为公司应该有计划地针对各层次的管理者及职员工开展培训,如针对中高层管理者主要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作用的培训课程,以提高中高层管理者的管理境界、管理理念与管理水平;对基层人员主要组织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等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熏陶,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提高员工的责任心与道德观念。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曾经说过,要使企业文化扎根久存,企业文化必须符合民族文化。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只有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科学、先进、高效的管理理念相结合,方能成就企业基业长青。

参考文献:

[1]刘刚.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林宜龙.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

[3]马银春,吴学刚.读三国学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120- 313.

[4]唐药隐.儒家语录[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43-50.

[5]巨天中,李放.孟子智慧今说[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9:62-63.

[6]樊爱军.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影响[L].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

作者简介:张广才(1971- ),男,研究生学历,南昌工学院教授,汉语言文学专业

2008~2017 家电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