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构建女大学生企业创业的长效机制

来源:商场现代化 ·2018年09月24日 19:04

温柔++林靖云

本论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构建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长效机制研究”(编号SH1311)阶段性科研成果

摘 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本轮着重论述了构建女大学生创业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女大学生创业的阻碍因素及长效机制的构建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不甘于现状的创新创业人才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性推动力量,因此众多高校日益重视创业教育,无论在教学计划还是教学方法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关于女大学生创业方面的教育,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都明显缺乏针对性。

一、构建女大学生创业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1.严峻就业形势的迫切要求

高等学校扩招以后,由于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女大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据厦门大学女性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统计,在相同条件下女生就业机会相对于男生低13个百分点,初次就业率相对于男生低19.7个百分点。在就业质量方面与薪资报酬等方面,女生更是远远低于男生。

2015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一方面是解决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实选择,也是将中国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过度的必然选择,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迫切需要。作为女大学生来说,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路径就是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创业意识。

2.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迅速提高,尤其是新科技革命以后,伴随着人力资本理论推动的高等教育普及化运动,整个社会的个人素质得到明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毋庸否认,没有妇女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社会进步的速度将难以达到当今水平。

作为整个社会中备受瞩目的女大学生,从就业机会到就业结果,应该与男生处于相同水平,或者其误差在社会可接受范围之内。但是冷酷的现实告诉女大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创业活动,加入到创业队伍,增加对社会的贡献程度,才能真正赢得属于自己的地位和尊严,才能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女大学生创业的主要障碍

政府、社会、学校、自身等诸多因素制约着女大学生走向创业的道路,究其要者,主要在于社会观念与自身主体意识两个方面。

1.社会观念障碍

董仲舒罢黜百家之后,儒家文化中逐渐在文化制度上巩固了“男尊女卑”的社会思潮,女性“相夫教子”的性别角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与接收。作为21世纪的知识女性,女大学生正在积极改变传统观念,通过自身行为打破职业性别歧视,但实践中仍然有许多女大学生将自己的人生定位为贤妻良母。

从整个社会范围内来看,即便世界各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女政要、企业家和各种优秀成功之人,但是在中国人的思维中,许多人将女强人看作是“第三性”。偏颇的社会观点导致许多女性最终屈从于大众评价,以牺牲事业为代价成全家庭。

2.主体意识欠缺

受制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大多受到父母温柔婉约、清纯可人方面的期望与教育,形成了依赖性人格,缺乏独立自强的个性特征。具体表现在就业与创业方面,主动性相对较差,对成功的渴望程度也低于男生。

由于在社会竞争尤其是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许多女大学生不断弱化自己的竞争意识,以裁剪、烹饪、服饰、化妆作为主要的课余活动项目,从而达到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之目的。

三、构建女大学生创业长效机制的路径

1.优化创业环境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该不断完善女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并力争将这些政策落到实处。因为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并且可以引导舆论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优化女大学生创业环境责无旁贷。尤其是解决项目落实,减少审批环节,解决创业资金融通等方面,应该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2.加强创业教育

各个高等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必要性,各个高等学校应该根据自身优势与专业特点,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引入女性创业课程模块,加强理论方面的教育。具体的说,可以组织创业社团,举办创业论坛,将优秀的女性创业成功校友介绍给大学生,形成示范效应。在课程见习或毕业实习时,鼓励女大学生到女性企业家所在企业参观、实习、就业。

3.转变传统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彻底转变观念,才能真正构建女大学生创业的长效机制。转变传统观念,首先是家长要转变观念,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在充分肯定女性传统角色的基础上,适时增加女孩子竞争、自强、奋斗、拼搏方面的个性教育,形成创业方面的个性倾向。通过家长身体力行的支持,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逐渐改变女性“相夫教子”的简单角色认同。

新一届政府在创新创业方面的高度重视,必将为女大学生创业方面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女大学生在创业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只要广大女大学生能够真正摒弃传统思维,树立创业理念,积极投身创业实践,必将开创属于自己的职业领域。

参考文献:

[1]陈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

[2]徐杰玲,徐朝亮.女大学生创业的阻碍因素及对策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4(33).

[3]张飞.科学发展观视域下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5(1).

作者简介:温柔(1985- ),女,江西宁都人,新余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林靖云(1977- ),女,江西新余人,新余学院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

2008~2017 家电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