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舆情调查报告

来源:商场现代化 ·2018年08月27日 02:17

赵欣

摘 要:中原经济区舆情反映了社会公众对我党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和政策的态度和意见。2011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明确指出,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和平台。中原经济区舆情调查报告介绍初级阶段河南发展现状,有利于今后建设中原经济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关键词:舆情;中原经济区;调查报告

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是指根据舆情信息在党和国家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依照舆情发生、变动、结束和残留等规律,通过从事舆情信息工作的个人和结构,采用社会统计等科学方法,对舆情信息进行汇集、加工、分析、报送和反馈的工作方式。本文在《中原经济区蓝皮书》和《河南蓝皮书》中对中原经济区现状、变化发展趋势的舆情分析总结出中原经济区在初级阶段的发展调查报告。

中原经济区是指以河南省为主体,包含山东西南部、安徽西北部、河北南部和山西东南部这一中原综合性经济区。这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明显,位于“两纵三横”的城市桥梁通道轴线和北京航道轴线,经济区的战略模式的交叉口,覆盖河南省及周边地区,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一个重要的中国中部崛起的基础,该区域被定位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中心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区,使支撑国民经济良好的新的经济增长板块的快速发展。这个地区的市场潜力巨大,因为是我国改革开发后在内陆设置的经济发展板块区域,因此其市场潜力巨大,能够实现对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起到辐射作用。这个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传统的艰苦奋斗的良好精神,这种传扬几千年的良好文化底蕴,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从《规划》发布起中原经济区开始加快建设,迄今为止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2014年《中原经济区发展报告》和《河南蓝皮书》中笔者了解到了中原经济区的现状、变化以及发展趋势。2013年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的重要一年。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各有关地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稳定增长、调整结构、促进改革、惠及民生、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使全区经济呈现出速度稳中趋升、质量稳中有进、后势稳中向好的态势。首先,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结构效益稳中向好。其次,发展环境仍然复杂,经济基础尚不稳固。最后,仍在累积积极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

201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在全国工业增速超预期回落的情况下,河南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在适应经济新常态中坚持促进发展、改中激活,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内部结构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活力增强,经济发张稳中求进,结构效益稳中向好。中原经济区其他县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也持续跟进。根据2015年《河南工业发展报告》中了解2014年河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累计增长1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增长较去年虽明显缓慢,但是更加平稳,已经级入到中高速增长的经济新常态,为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提供了一个良好环境。在这种格局下行业发展持续分化,高技术产业同比增长18.8%,六大高成长产业累计增长12.7%,五大传统支柱产业累计增长9.5%,六大高载能产业累计增长9.9%,产业结构分化持续,结构出现积极变化。这些均表明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规划下率先发展,带动其他省市规模以上工业持续发展,同时也表明国家一系列调结构、促转型政策正在发挥作用,产业转型升级见效。2014年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等投资增速回落对能源、建材、冶金等传统产业拉动力减弱,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传统产业比重偏大,许多企业经济效益受冲击较大。正是这种格局也在倒逼工业企业拓展新空间、培育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发展新业态,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一格局也打破了河南工业结构,形成了由传统产业格局向新型产业格局发展。

二、农业农村农民

在2015年《河南农业农村发展报告》和2014年《中原经济区发展报告》中关于农业农村的现状有着详细的介绍,至2014年,中原经济区为首的河南省农业农村发展整体呈现“稳定增长、强化基础、提高效益、增加活力”的态势。2014年河南夏粮实现“十二连增”,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实现“十一连快”。继续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启动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农业机械化等投入力度,持续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全省农林牧副渔固定资产投资达1264.80亿元,同比增长44.8%。继续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立足资源、基础、产品等比较优势,围绕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的主攻方向,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区域优势、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产业化集群,并启动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积极推进农业业态创新。全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借助新媒体载体微博、扩展线上交易,建立网络宣传、出售平台,农业效益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强化开放带动,着力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食品农产品出口再创新高。同时全面深化全省农村改革,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统筹城乡发展实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等,农地流转加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快。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人力资源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是劳动力转移输出第一大省。全省农村劳动力总量为4800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为3200万人,其中转移就业规模达2700万人。主要表现在:

(1)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增幅继续下降。

(2)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增速连续趋缓。

(3)农产品价格总体温和上升,农资价格总体下降。

(4)农业业态不断创新,基础支撑有待进一步夯实。

(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快,整体规模经营水平偏低。

(6)农地流转加速,服务和监管有待强化。

(7)农业走出去增速,食品农产品出口再创新高。

(8)“美丽乡村”建设进展顺利,新农村建设规划启动。

(9)提升农民工就业技能,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扶持回乡创业,带动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三、城市

2014年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由追求速度向速度和质量并举转变,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显著增加,随着户籍改革的推进,河南省城镇人口大幅增加,城镇化率快速提升。2013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8%,与2000相比提高1.5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与全国的差距也缩小为9.93个百分点。现代化城镇体系初步建成。随着各地区行政区划不断调整,河南省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形态进一步优化,全省城市区和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按照第一、二、三产业复合和经济、生态、人居功能复合的理念,规划了16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7个全域城乡一体化试点。郑州市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不断提升,地区性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加快推进,县城规模持续壮大,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功能日益完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全省城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投资规模逐步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例如增加城市道路长度和排水管道长度、扩大供热面积、提高燃气普及率、增加污水处理厂、提高绿化覆盖率、增建公园绿地等。城乡一体化程度不断提升,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例如改造危房、完善农村环境、新建农村公路和桥梁、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推动三山一滩地区扶贫计划等都在稳中有序地进行。

四、文化

2014年既是河南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也是文明河南建设的第一年。文明河南建设全面展开,“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欢乐中原,文明河南”等文化活动亮点纷呈;华夏文明历史传承创新区建设先行公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档升级;各类群众文化活动遍地开花;大运河、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原创性文艺精品屡获大奖;对外文化交流成绩可嘉;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双十工程”初见成效,逐渐形成了传统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文明河南建设精彩开局,中原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加强,中原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河南省的文化建设正处于持续提升和健康发展的趋势。具体表现如下:

(1)以文明河南建设统领河南文化建设。2013年郭庚茂同志提出建设四个河南,即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和美丽河南。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各地采取有力措施,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推进文明河南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省人民道德素质,重塑河南形象,凝聚正能量,为河南文化发展提供了驱动力。

(2)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目前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完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和建立大河媒体融合发展机制已经取得积极进展,初见成效。而且2014年成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草拟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机制,启动试点工作。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首先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工作进展顺利;其次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通告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水平,提升了服务能力;最后文化惠民工程、文化节创办和原创性文艺精品屡获大奖也使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4)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至此河南省已拥有五处世界文化遗产,对提升国内外河南形象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5)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明确登封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区建设试点,登封已开始进行相关推介和招商引资的工作。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展示基地初具规模,在华夏历史文明研究传播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影响力提升。

五、航空经济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于2013年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是继国家粮食核心区、中原经济区之后,河南又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发展规划,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突破口,也是打造河南经济升级版的战略突破口。

在国家和河南省、郑州市政府大力支持下,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按照“建设大枢纽、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的战略定位,明确“一城五区”规划布局,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如,富士康项目签约入驻郑州航空港区,带动港区发展成为国内外信息产业开发商的投资首选地;依托郑州机场,开辟国际航线,着力提升物流产业发展层次,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布局集中,口岸发展完善。港区发展现状虽然呈现出良好态势,但是由于起步较晚,仍面临许多制约因素,例如,高端产业集聚效应尚未发挥;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自主创新能力弱,创新支撑能力不高;资金缺口大,融资渠道少等。

参考文献:

[1]龚绍东,赵西三.河南工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李英杰.中原经济区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吴海峰.河南农业农村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4]喻新安.河南经济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008~2017 家电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