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商场现代化 ·2018年08月25日 06:09

摘 要:洛阳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由于重视及开发利用不够,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应采取重视顶层设计、加大项目带动、搞好宣传营销、注重体制创新等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洛阳;文化产业;问题;对策

洛阳是国务院首批颁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有近5000年的文明史和4000多年建城史,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建都史长达1500多年,被誉为“千年帝都,华夏圣城”。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积淀,给洛阳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和名胜古迹,也为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洛阳市文化产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从2014年数据对比来看,洛阳市与杭州市旅游人数基本相当,但旅游收入杭州是1880多亿元,洛阳市只有600多亿元,不到杭州的三分之一,这与洛阳的历史文化名城地位极不相称。本文在分析洛阳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洛阳市的文化资源得天独厚

洛阳古为“天下之中”,是最早的“中国”。盘点洛阳的历史文化资源,最珍贵的当属七张金质名片。

一是华夏文明肇始地。河图洛书,乃河洛文化之标志,先民思维之成就;河洛文化,乃华夏文明之源头,中华文化之正本。二是道教文化创始地。老子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他在洛阳生活长达50年之久,他的著作《道德经》是诸子百家学说的先导。三是儒学文化兴盛地。公元前518年,孔子千里迢迢来到洛阳,专程拜见老子请教礼乐之事,这是中国历史上儒道两位大师唯一的一次会面。四是佛教文化首传地。白马寺,创建于公元68年,有近2000年的历史,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方佛教寺院,素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五是理学文化渊源地。程颐、程颢是宋代理学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洛阳是他们主要的居住、讲学、著述地,亦是理学渊源所在。六是牡丹文化中心地。洛阳牡丹甲天下,洛阳市自1983年开始举办洛阳牡丹文化节,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成为全国闻名、海内外有影响力的节会品牌。七是世界遗产集成地。洛阳拥有龙门石窟、大运河、丝绸之路3项世界文化遗产,是国内少有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市。

二、洛阳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影响洛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顶层设计缺位

第一,缺乏总体规划。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一个科学、明晰的总体规划,各县(市)区也各自为政,各行其事,影响了文化产业的整体合力。第二,缺乏创意策划。国内不少城市并无历史文化资源,但是由于重视创意策划,善于无中生有“编故事”,把文化产业搞的风风火火。而洛阳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博大精深,却因缺乏创意策划而默默无闻。第三,缺乏统筹融合。洛阳市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协调发展不够,文化与旅游、休闲、园林等关联产业的融合发展水平不高,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动力不足。第四,缺乏政策体系。目前洛阳市虽然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在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等方面效应不好。特别是在土地、规划、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缺乏一套完整的、管用的政策体系。

2.开发利用滞后

第一,项目建设滞后。洛阳市重点文化项目建设由于资金、规划、文物、征地、拆迁等因素制约,招商引资落地率较低、实施效果不好。缺乏文化产业项目领军人物和团队,缺少市场运作的高手。第二,缺乏龙头企业。洛阳市文化服务业法人单位1335家,重点企业仅有21家;洛阳市从事文化产品及设备生产的工业企业单位229家,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18家,市场竞争力不强。第三,资源“隐型化”瓶颈。洛阳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代历史遗址众多,但绝大多数为“隐形”资源,能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资源还不多,没有形成文化产业优势。第四,自然资源缺乏文化内涵。洛阳自然资源丰富多彩,但缺乏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比如,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园林绿化的档次很高,但由于缺少隋唐时期文化元素、文化内涵,使游客只能观其景,而不能知其魂。第五,忽视衍生产品开发。洛阳市文化、文物资源丰富,但在文化衍生产品的研发上投入不够,目前仅有唐三彩、青铜器、牡丹瓷系列产品有一定知名度,但是产业规模不大,效益不好。第六,保护与管理滞后。洛阳市有不少文化资源还处于未开发的原始状态,有的甚至未得到有效保护,象老城区的文庙、文峰塔等,“养在深闺人未识”,造成文化资源的极大浪费。

3.融资渠道不畅

第一,平台不大。资金瓶颈是困扰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洛阳市文化设施建设长期投入不足,主要是融资平台狭小,目前仅有市文物局下设的洛阳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一个融资平台,资产规模小,融资额度低,不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第二,支持不力。文化产业投资回报期长,是一个弱势产业,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洛阳市投入的财政资金少,每年用于文化产业项目发展的资金仅为300余万元,而杭州市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却高达4亿元。第三,开放不够。一方面,历史文化资源由于受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限制,不敢对社会资本开放。另一方面,洛阳市在文化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方面研究不够、包装不够、下劲不大,没有像推介工业项目那样推介文化项目。

4.体制机制不活

第一,领导体制传统保守。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时,一些领导干部不善于用市场的、法制的办法来推动,致使很多项目、很多工作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第二,经营体制效率低下。洛阳市文化产业市场化、集约化程度低,盈利水平不高,勉强维持生存。洛阳市有25个文化专业村都处于个体经营状态,还没有融合、集聚成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专业园区。多数文化资源、景点实行事业单位管理经营,机制不活,使现有的资源不能有效转化为资产、资本,影响发展的规模和效益。

三、洛阳市文化产业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针对以上影响洛阳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1.重视顶层设计

一要准确定位。洛阳市要牢固树立发挥优势、盘活资源的理念,擦亮“文化圣地、千年帝都、牡丹花都、休闲胜地、丝路起点”五张名片,把洛阳建设成为国际历史文化名城,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洛阳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使文化软实力成为洛阳的核心竞争力。二要规划先行。按照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标准,聘请国家级权威机构、知名策划团队,科学编制洛阳市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三要策划引领。聘请国内一流的创意策划大师和国际知名策划高手,对洛阳市文化产业项目进行深度策划,真正使洛阳市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四要政策支撑。认真落实国家、省出台的各项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把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推荐纳入国家、省相关发展规划和计划,争取国家、省扶持资金。洛阳市发改、财政、税务、国土、文化、规划、交通、金融等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制定落实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

2.加大项目带动

一要强力推动一批龙头示范项目。根据洛阳市实际,用3-5年时间,全力打造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汉魏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小浪底西霞院、玄奘文化园区等项目。二要谋划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如以引黄入洛为契机,对洛河、伊河、涧河、瀍河等河流两岸景观进行生态提升和美化改造,开发演艺和水上旅游观光项目。在洛浦公园建造100位历史名人雕像,展示洛阳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三要推动洛阳牡丹文化节创新提升。一是举办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博览会、展销会等重要活动,打造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节会品牌。二是建设洛阳牡丹博物馆,加强牡丹观赏与牡丹文化的融合,提升牡丹节的文化内涵。

3.搞好宣传营销

一要开展国内营销。围绕洛阳五张名片,制定宣传计划,创新宣传策略,构建推广体系,开展形象推介。二要开展国际营销。整合洛阳市对外宣传资源,联系邀请国际著名媒体以及重点客源国媒体进行文化旅游宣传,借助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覆盖全球的多语种电台广播和网络平台,在全世界开展洛阳文化旅游宣传和产品营销,吸引潜在海外客源。三要开展网络营销。利用网络、微博、、微电影等各种新兴媒体和社交网络,对洛阳的名城、名花、名品、名人等文化旅游和品牌进行文化创意宣传营销。四要开展节会营销。策划推出新的节会活动项目,引进、承办影响大、品位高的区域性、全国性和全球性节会、演出、体育赛事,开拓潜在市场。

4.注重体制创新

一要创新市场体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各方联动、企业为主”的运行体制和工作机制,增强发展活力。二要创新融资体制。一是做大做强融资平台。建议成立洛阳市政府直属的文化产业投资集团,由少量财政资金托底,整合洛阳市各类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融资平台。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三要创新人才机制。要通过招商引才、招才引智,引进一批善于文化创意、经营管理、资本运作、市场策划、宣传营销等高层次人才。四要创新统计体系。建议洛阳市统计局按照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不断健全完善洛阳市文化产业统计体系。提高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能力,把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果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来。

参考文献:

[1]胡水凤.洛阳市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商情,2013(35).

[2]李朝晖.洛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要素构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

作者简介:杜伟(1970.11- ),女,河南洛阳人,洛阳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学

2008~2017 家电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