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冗余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来源:商场现代化 ·2018年08月15日 15:37

高新技术企业HRM系统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研究

黄镜如

摘 要:本文在对组织冗余、突破性和渐进性技术创新等相关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提出已吸收冗余对渐进性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未吸收冗余对突破性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环境动荡性在已吸收冗余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的关系间起着负向调节作用、在未吸收冗余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关系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等相关假设,并构建了概念模型,最后进行了小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组织冗余;已吸收冗余;未吸收冗余;突破性技术创新;渐进性技术创新;环境动荡性

一、引言

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产品和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面对市场和技术的瞬息变化,许多以精于管理著称的大公司纷纷陷入“创新者的困境”,无法保持其在各自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学者和企业纷纷意识到渐进性技术创新的局限性,并认为突破性技术创新将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然而,当今我国许多企业,一方面创新资源匮乏,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另一方面,长期粗放式经营,造成资源冗余,效益低下,竞争力不强的状况。而创新的过程中要消耗资源,突破性技术创新尤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因而搜寻并利用企业中的冗余资源就显得非常必要。方润生(2005)指出,组织冗余具有缓冲企业资源短缺和培养创新的潜在能力,使企业得以尝试采用新的战略、开展新的技术创新项目。而开展渐进性技术创新势必占用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所需资源,因此,对比渐进性技术创新来研究组织冗余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组织冗余的界定和划分

March和Simon于1958年最先提出“组织冗余”这一概念,他们将组织冗余定义为:一种过量的,企业能加以自由利用来应对环境变化的资源。Bourgeois于1981年将其进一步界定为:“组织可以得到的资源与实际所需要的资源之间的差额,或指超出实际需要而保留在组织内部并被个人或是小团体控制的资源”。他指出,组织冗余使组织有能力应对外部政策压力和内部调整,以及外部环境变化而进行的战略变革。关于组织冗余的分类,二维度的分类方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方润生 (2005)根据冗余在组织里的存在状态将组织冗余划分为“已吸收冗余”和“未吸收冗余”。邹国庆(2011)认为,“已吸收冗余”是指组织中超过成本需要的、不易重新配置的资源;“未吸收冗余”则指当前还没有投入使用、较容易重新配置到其他方面使用的资源,本文亦沿用该分类方法。

三、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

当前,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在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的定义。这一概念最早是由Utterback和Abemathy二位学者于1978年首次提出。而后,国外许多专家和学者分别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界定了突破性技术创新,并相继提出一系列既有联系又含区别的相关定义。基于产品视角,Kelley(2009)认为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指产品存在重大技术飞跃,性能呈数量级提升或者成本显著下降的一类技术创新;从产业和市场角度而言,付玉秀(2004提出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一种对市场和产业有巨大影响,甚至导致整个产业重新洗牌的技术创新;从技术角度出发,陈劲等(2002)指出突破性创新是建立在全新知识基础之上的一种不连续性创新,它将能替代既有技术,带来新技术主导范式。概而言之,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指根据客户潜在需求而开展的一种能带来产品性能革命性提升或产品成本显著降低、脱离了原有技术轨道、并可能导致市场结构巨大变化的不连续性创新。

四、组织冗余对突破性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的影响

已吸收冗余已经吸附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它包括半成品物料库存,熟练的劳动力,过剩的产能以及经营中过多的行政管理费用等。企业的渐进性技术创新是相对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而言的,它是指企业利用已有知识和资源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旨在满足现有顾客和市场需要的连续性的技术创新。已吸收冗余与渐进性技术创新二者具有较强的内在联系。首先,已吸收冗余能为企业和组织带来信心,当企业拥有较多已吸收冗余,如富足的行政管理费用、熟练的劳动力资源等时,在一定程度上会消除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生存状况的后顾之忧,从而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渐进性技术创新上去。其次,已吸收冗余无需转化便可直接用于特殊情境,为企业开展渐进性创新项目提供了较大空间,企业能利用既有的冗余资源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高经营规模和生产效率。此外,相较于西方发达企业,中国的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比较落后,尚处学习和摸索阶段,中国企业家的创新与冒险意识也不强,因此企业更倾向于利用已吸收冗余进行渐进性技术创新。

未吸收冗余指尚未被组织使用,可以再配置以适应组织环境变化的冗余资源,现金、有价证券、信用额度、原材料库存等都属于其范畴。企业利用未吸收冗余来进行突破性技术创新更为合适,因为未吸收冗余更容易被配置到新的领域。具体而言:突破性技术创新拥有较高的风险和较长的周期,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未吸收冗余作为能够被企业管理者有效识别与利用的资源,为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资源支持的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帮助企业有效应对突破性技术创新带来的巨大不确定冲击。基于此,笔者提出假设:

H1:已吸收冗余对渐进性技术创新具有正效应。

H2:未吸收冗余对突破性技术创新具有正效应。

五、环境动荡性的调节作用

环境动荡性是指行业所处环境或生态系统的变化性和复杂性,它具有动态性、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等特点。在高度动荡的环境中,企业需要快速而及时地调整产品和服务战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技术和市场,否则将惨遭淘汰。当企业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时,可以利用现有资源、技术和政策来解决所面临的结构性问题。由于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缓慢,企业通过渐进性技术创新便可有效提升企业的规模和效率。而当环境动荡或变化急剧时,企业将面临市场需求快速变化、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技术变化迅速等一系列挑战和威胁,渐进性创新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这时,企业更倾向于开展突破性技术创新,因为技术的动荡带来了新知识、新技术,而这为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决策与实施提供了机遇。此外,市场的动荡也会为催生新的利基市场,为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据此,笔者提出:

H3:环境动荡性负向调节已吸收冗余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的关系。

H4:环境动荡性正向调节未吸收冗余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和假设,本文构建了组织冗余对突破性技术创新影响的概念模型,如图所示。

六、小结

综上所述,已吸收冗余对渐进性技术创新具有正效应,而未吸收冗余对突破性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往往是高风险、高回报的,需要的资源量也比较大,而渐进性技术创新却相反,所以,当企业同时拥有已吸收冗余和未吸收冗余的时候,往往会倾向于利用未吸收冗余进行风险大而回报高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而非渐进性技术创新。在高度动荡的环境中会加剧未吸收冗余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抑制已吸收冗余对渐进性技术创新的正向作用。限于时间和精力,本文只探讨了组织冗余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组织冗余对企业绩效的直接作用和突破性技术创新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1]方润生,李雄诒.组织冗余的利用对中国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J].管理工程学报,2005,19(3):15-20.

[2]March, J. G. and Simon, H. A. Organizations [M]. Wiley, NewYork. 1958.

[3]邹国庆,贺胜德.组织冗余研究文献综述及发展趋势[J].求索,2011(1):84-86.

[4]Abemathy, .& Utterback, J. Patterns of Innovation in Technology[J]. Technology Review, 1978, 80(7):40-47.

[5]张洪石,陈劲,高金玉.突破性产品创新的模糊前端管理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16(6):48-67.

[6]付玉秀,张洪石.突破性创新:概念界定与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3):73-83.

[7]陈劲,凌燕,李良德.突破性创新及其识别[J].科技管理研究,2002,(5): 22-28.

2008~2017 家电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