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方法下各注册类型工业企业创新绩效研究

来源:商场现代化 ·2018年07月17日 10:41

...2 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及结构 -鄂尔多斯日报社...

摘 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能否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是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企业既是科技研发的产出地,更是科技成果的转化地。大中型工业企业是我国工业乃至国民经济的支柱。本文从工业企业的创新投入和产出角度出发,运用DEA方法,分析2011年每种类型企业的技术效率和松弛量,并通过分析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创新;工业企业;DEA

一、引言

技术创新效率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最主要指标,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最主要因素。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 周黎安等(2005)以中国1985年-1997年各省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为依据,得到企业规模对创新有促进作用,但主要来源是非国有企业。孙斐、黄卉等(2010)以 2004年-2006 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自主创新投入和产出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R&D 人员全时当量、当地政府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和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企业创新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将创新成果投入使用,对企业的生产活动产生影响。本文笔者打算从投入与产出角度研究工业的研发能力。首先,企业创新的投入主要体现为企业的研发投入( 即 R&D 经费和人员的投入) ; 其次,创新活动的直接产出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产品和生产工艺或技术的革新(专利数量产出); 最后,创新活动的绩效最终将体现在企业增加值上(新产品产值)。目前,提升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迫在眉睫。既要摆脱资源投入不足的约束,又要逃脱资源配置机制的束缚。所以我们有必要系统全面的剖析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不高的深层原因,找到合适的政策和建议。

二、模型与数据指标选择

1.DEA基本模型

1978年由著名的运筹学家A.Charnes,W.W.Cooper和 E.Rhodes首先提出了一个被称为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的方法,去评价部门间的相对有效性(因此被称为DEA有效).他们的第一个模型被命名为CCR模型.从生产函数角度看,这一模型是用来研究具有多个输入、特别是具有多个输出的“生产部门”同时为“规模有效”与“技术有效”的十分理想且卓有成效的方法.1984年 R.D.Banker,A.Charnes和W.W.Cooper给出了一个被称为BCC的模型.是用来研究生产部门的间的“技术有效”性的.后来又有研究具有无穷多个决策单元的CCW模型.这些模型可以将CCR模型中确定出的DEA有效决策单元进行分类或排队等等.这样,BCC模型就把未处于最佳规模和生产技术上的低效率分离开来,得到的纯技术效率比CCR模型下的技术效率更准确地反映了所考察对象的经营管理水平。

2.指标选择

作为创新活动的基本要素,R&D 资源在技术创新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国内学者在研究技术创新成果时,一般选取 R&D 投入经费和 R&D 人员作为技术创新的投入指标。本文选取的输入输出指标如下:输入指标: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输出指标:新产品产值、专利申请数。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2012。

3.原始数据分析

(1)R&D人员稳步增长,R&D经费投入逐年提高

科技创新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企业创新最重要的资源,企业创新活动最终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投入强弱。而可以用有R&D人员全时当量来作为反映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人力投入的指标。

2011年,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R&D活动人员148871.3人,比上年增长7.4%;有限责任公司R&D活动人员582652人,比上年增长37.4%; 私营企业R&D活动人员345095.1人,比上年增长123%。从中可以看出国有企业的研发人员增幅较少,这与国家的经济调控有关。其他股份制还是私营企业都在增加R&D从业人员,注重自己的创新能力,不再是一味的购买别人的技术,试图走出一条创新之路,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在现今这个社会中,R&D人员对企业绩效比资本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R&D经费投入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表现,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竞争力的核心指标。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4678394.4万元,有限责任公司R&D经费支出13533642.1万元,私营企业R&D经费支出9440009.4万元;后两种注册类型的工业企业的经费投入都远远高于国有企业。企业在R&D活动中占据了很强的地位,成为R&D经费来源的主体。

(2)高投入、高回报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私营企业的人员数量和经费投入最大,它对应的产值产出和专利数量产出也最大。这与我国各注册类型工业企业中私营企业数量众多,已经形成规模效应有关。

(3)新产品产值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255

339267.9万元,产值最高,这是广大有限责任公司员工努力创新的结果。

(4)发明专利申请日益活跃2011年专利申请数量总体上比2010年有了很大提高,各个注册类型的专利保护意识都越来越强。

三、实证分析

对所选指标运用DEAP2.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1.利用综合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以及规模效率值进行分析

从下表可以看出所有样本的综合效率值都处于0.6以上,说明行业整体发展效率还是比较好的。并且有crste(综合效率)、vrste(纯技术效率)和scale(规模效率)都是1的三种工业类型: 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说明这3个DMU相比其他DMU是有效的,表明这些类型工业企业的创新资源投入和产出无论在技术还是规模上利用都达到了最优。

对于DEA无效的公司,有的是由于纯技术效率低引起的,有的是规模效率低引起的,大多数都是两方面原因共同导致。10家中有2家即 联营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效率值达到1,规模效率值小于1,而有限责任公司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说明如果扩大生产规模,那么就会降低其总体运营效率,反之则可以降低生产规模以提高其总体运营效率;单从规模收益上看,有5家公司处于规模效益递增状态,2家处于规模递减状态,3家规模效率为1。纯技术效率值没有达到1但大于规模效率值,包括股份合作企业、其他企业,这表明这2家公司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规模问题,而且这2家都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则可以降低生产规模以提高其总体运营效率。

从总体上看以上各种工业企业中,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所占百分之三十,说明样本中工业企业都形成了适当的规模,不适合由此带来的规模效应。以其他企业为例,他的总体效率为0.732,处于DEA无效状态,其中纯技术效率为0.964,规模效率为0.759,处于规模效率递增状态,说明一方面可以提高投入要素的生产利用效率,另外一方面还可以缩小生产规模,以达到DEA有效,反之则可以扩大生产规模。

2.投入角度和产出角度的松弛量

产出不足主要是从新产品产值,这个数据来看,股份合作企业少了157431.116万元;其他企业少了1208353.283 万元。

从R&D人员全时当量这个投入来看,国有企业多投了3859.581人;股份合作企业多投了373.793人;其他企业多投了1882.343人;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多投了27499.097 人。从R&D经费这个投入来看,股份有限公司多投了322546.112万元。可以看出我国工业企业的创新人员投入已经饱和了,注意提高人员的总体科研层次水平。

四、建议

1.加大国有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

技术创新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据统计,世界平均每个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占其销售额的只有10%~20%。而我国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1.4%左右。因此要激励国有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加强自主创新,培养其可以转换到企业中的科学技术。中央政府应当加大R&D扶持力度,努力提高R&D投入和产出水平。

2.政府要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特别是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增大他们的财政划拨比例,也可以颁布相关法规,让这些企业可以从银行得到资金。有限责任公司在我国数量众多,且大多是中小企业。他们活跃市场,有创造力,并且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职位。从样本我们看到,他们的科技创新也做得很好,但是缺少资金,不能扩大规模,享受规模递增带来的经济效益。

3.建立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

一要国家科技研究项目和企业、高校联系起来。把企业的重大科技需求及时上报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计划,并把可行、经济效益和外部性大的进行科研研究。二要有效激励企业的创新行为,并给与资金支持和政策的优惠。再有号召同行业共同创新,大企业带动小企业共同进步。三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论坛和定期的会议讨论,让新的想法不断涌现,新的实用的创新成果得以实现。

4.建立国家技术创新平台

一是努力建立一些中介结构,如网络平台和协会组织,让工业型科研爱好者和企业这个创新成果转换地紧密联系起来。二要打破传统部门所有的壁垒,多做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筹建技术创新基础设施。三要建立以供科技基础平台和公共信息、公共数据的有效共享,提高高科技基础设施利用效率。

5.建立一种创新的企业文化,形成强烈的专利保护意识

样本中的外商投资企业的DEA有效,告诉我们:不仅要加大创新人才和资源量的投入,更要注意比例的配合和对从外部引进的新技术的吸收。企业要把创新作为企业文化,鼓励员工进行创新,不仅要行为激励,更要金钱支持。同时要及时申报企业研发出的专利数量,注意要有维护自己专利的意识。不轻易泄露自己的商业秘密和自己企业的知识。

结合我国工业企业的实际情况,我国工业企业的创新意识也在逐渐加强,创新也有了一定的成效。作为创新的人员投入我们也相对不少,但是资金投入和项目选择上有待加强。我们缺少的是把专利的转换成实际经济的能力。还有买来的技术不能很好的加以运用。今后我们要在资金上给小企业更好的融资渠道,在重要的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多样化创新平台,更多的进行产学研合作模式,并把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参考文献:

[1]ARELLAN0M, BONDS. 1991. Some Tests of Specification for Panel Data: Monte Carlo Evidence and an Application to Employment Equations [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4):277-297.

[2]周黎安,罗凯.企业规模与创新:来自中国省级水平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季刊)2005(3).

[3]孙斐,黄卉,辛江龙.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 (2).

[4]沈能,潘雄锋.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工业企业创新效率评价[J].2011(5).

[5]张海洋.我国工业R&D生产效率和影响因素[J].科学学研究,2008(5).

[6]段伟.西南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数据包络分析[Jl.云南财贸学院报,2004(12).

[7]吴延兵.R&D存量、知识函数与生产效率[J].经济学,2006(4).

[8]段云龙,王荣党.我国省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0.

[9]竟玉贞,卢方元.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商学院,2012.

作者简介:江蓓(1989- ),女,安徽桐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

对于DEA无效的公司,有的是由于纯技术效率低引起的,有的是规模效率低引起的,大多数都是两方面原因共同导致。10家中有2家即 联营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效率值达到1,规模效率值小于1,而有限责任公司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说明如果扩大生产规模,那么就会降低其总体运营效率,反之则可以降低生产规模以提高其总体运营效率;单从规模收益上看,有5家公司处于规模效益递增状态,2家处于规模递减状态,3家规模效率为1。纯技术效率值没有达到1但大于规模效率值,包括股份合作企业、其他企业,这表明这2家公司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规模问题,而且这2家都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则可以降低生产规模以提高其总体运营效率。

从总体上看以上各种工业企业中,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所占百分之三十,说明样本中工业企业都形成了适当的规模,不适合由此带来的规模效应。以其他企业为例,他的总体效率为0.732,处于DEA无效状态,其中纯技术效率为0.964,规模效率为0.759,处于规模效率递增状态,说明一方面可以提高投入要素的生产利用效率,另外一方面还可以缩小生产规模,以达到DEA有效,反之则可以扩大生产规模。

2.投入角度和产出角度的松弛量

产出不足主要是从新产品产值,这个数据来看,股份合作企业少了157431.116万元;其他企业少了1208353.283 万元。

从R&D人员全时当量这个投入来看,国有企业多投了3859.581人;股份合作企业多投了373.793人;其他企业多投了1882.343人;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多投了27499.097 人。从R&D经费这个投入来看,股份有限公司多投了322546.112万元。可以看出我国工业企业的创新人员投入已经饱和了,注意提高人员的总体科研层次水平。

四、建议

1.加大国有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

技术创新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据统计,世界平均每个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占其销售额的只有10%~20%。而我国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1.4%左右。因此要激励国有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加强自主创新,培养其可以转换到企业中的科学技术。中央政府应当加大R&D扶持力度,努力提高R&D投入和产出水平。

2.政府要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特别是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增大他们的财政划拨比例,也可以颁布相关法规,让这些企业可以从银行得到资金。有限责任公司在我国数量众多,且大多是中小企业。他们活跃市场,有创造力,并且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职位。从样本我们看到,他们的科技创新也做得很好,但是缺少资金,不能扩大规模,享受规模递增带来的经济效益。

3.建立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

一要国家科技研究项目和企业、高校联系起来。把企业的重大科技需求及时上报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计划,并把可行、经济效益和外部性大的进行科研研究。二要有效激励企业的创新行为,并给与资金支持和政策的优惠。再有号召同行业共同创新,大企业带动小企业共同进步。三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论坛和定期的会议讨论,让新的想法不断涌现,新的实用的创新成果得以实现。

4.建立国家技术创新平台

一是努力建立一些中介结构,如网络平台和协会组织,让工业型科研爱好者和企业这个创新成果转换地紧密联系起来。二要打破传统部门所有的壁垒,多做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筹建技术创新基础设施。三要建立以供科技基础平台和公共信息、公共数据的有效共享,提高高科技基础设施利用效率。

5.建立一种创新的企业文化,形成强烈的专利保护意识

样本中的外商投资企业的DEA有效,告诉我们:不仅要加大创新人才和资源量的投入,更要注意比例的配合和对从外部引进的新技术的吸收。企业要把创新作为企业文化,鼓励员工进行创新,不仅要行为激励,更要金钱支持。同时要及时申报企业研发出的专利数量,注意要有维护自己专利的意识。不轻易泄露自己的商业秘密和自己企业的知识。

结合我国工业企业的实际情况,我国工业企业的创新意识也在逐渐加强,创新也有了一定的成效。作为创新的人员投入我们也相对不少,但是资金投入和项目选择上有待加强。我们缺少的是把专利的转换成实际经济的能力。还有买来的技术不能很好的加以运用。今后我们要在资金上给小企业更好的融资渠道,在重要的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多样化创新平台,更多的进行产学研合作模式,并把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参考文献:

[1]ARELLAN0M, BONDS. 1991. Some Tests of Specification for Panel Data: Monte Carlo Evidence and an Application to Employment Equations [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4):277-297.

[2]周黎安,罗凯.企业规模与创新:来自中国省级水平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季刊)2005(3).

[3]孙斐,黄卉,辛江龙.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 (2).

[4]沈能,潘雄锋.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工业企业创新效率评价[J].2011(5).

[5]张海洋.我国工业R&D生产效率和影响因素[J].科学学研究,2008(5).

[6]段伟.西南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数据包络分析[Jl.云南财贸学院报,2004(12).

[7]吴延兵.R&D存量、知识函数与生产效率[J].经济学,2006(4).

[8]段云龙,王荣党.我国省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0.

[9]竟玉贞,卢方元.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商学院,2012.

作者简介:江蓓(1989- ),女,安徽桐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

对于DEA无效的公司,有的是由于纯技术效率低引起的,有的是规模效率低引起的,大多数都是两方面原因共同导致。10家中有2家即 联营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效率值达到1,规模效率值小于1,而有限责任公司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说明如果扩大生产规模,那么就会降低其总体运营效率,反之则可以降低生产规模以提高其总体运营效率;单从规模收益上看,有5家公司处于规模效益递增状态,2家处于规模递减状态,3家规模效率为1。纯技术效率值没有达到1但大于规模效率值,包括股份合作企业、其他企业,这表明这2家公司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规模问题,而且这2家都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则可以降低生产规模以提高其总体运营效率。

从总体上看以上各种工业企业中,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所占百分之三十,说明样本中工业企业都形成了适当的规模,不适合由此带来的规模效应。以其他企业为例,他的总体效率为0.732,处于DEA无效状态,其中纯技术效率为0.964,规模效率为0.759,处于规模效率递增状态,说明一方面可以提高投入要素的生产利用效率,另外一方面还可以缩小生产规模,以达到DEA有效,反之则可以扩大生产规模。

2.投入角度和产出角度的松弛量

产出不足主要是从新产品产值,这个数据来看,股份合作企业少了157431.116万元;其他企业少了1208353.283 万元。

从R&D人员全时当量这个投入来看,国有企业多投了3859.581人;股份合作企业多投了373.793人;其他企业多投了1882.343人;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多投了27499.097 人。从R&D经费这个投入来看,股份有限公司多投了322546.112万元。可以看出我国工业企业的创新人员投入已经饱和了,注意提高人员的总体科研层次水平。

四、建议

1.加大国有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

技术创新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据统计,世界平均每个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占其销售额的只有10%~20%。而我国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1.4%左右。因此要激励国有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加强自主创新,培养其可以转换到企业中的科学技术。中央政府应当加大R&D扶持力度,努力提高R&D投入和产出水平。

2.政府要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特别是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增大他们的财政划拨比例,也可以颁布相关法规,让这些企业可以从银行得到资金。有限责任公司在我国数量众多,且大多是中小企业。他们活跃市场,有创造力,并且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职位。从样本我们看到,他们的科技创新也做得很好,但是缺少资金,不能扩大规模,享受规模递增带来的经济效益。

3.建立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

一要国家科技研究项目和企业、高校联系起来。把企业的重大科技需求及时上报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计划,并把可行、经济效益和外部性大的进行科研研究。二要有效激励企业的创新行为,并给与资金支持和政策的优惠。再有号召同行业共同创新,大企业带动小企业共同进步。三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论坛和定期的会议讨论,让新的想法不断涌现,新的实用的创新成果得以实现。

4.建立国家技术创新平台

一是努力建立一些中介结构,如网络平台和协会组织,让工业型科研爱好者和企业这个创新成果转换地紧密联系起来。二要打破传统部门所有的壁垒,多做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筹建技术创新基础设施。三要建立以供科技基础平台和公共信息、公共数据的有效共享,提高高科技基础设施利用效率。

5.建立一种创新的企业文化,形成强烈的专利保护意识

样本中的外商投资企业的DEA有效,告诉我们:不仅要加大创新人才和资源量的投入,更要注意比例的配合和对从外部引进的新技术的吸收。企业要把创新作为企业文化,鼓励员工进行创新,不仅要行为激励,更要金钱支持。同时要及时申报企业研发出的专利数量,注意要有维护自己专利的意识。不轻易泄露自己的商业秘密和自己企业的知识。

结合我国工业企业的实际情况,我国工业企业的创新意识也在逐渐加强,创新也有了一定的成效。作为创新的人员投入我们也相对不少,但是资金投入和项目选择上有待加强。我们缺少的是把专利的转换成实际经济的能力。还有买来的技术不能很好的加以运用。今后我们要在资金上给小企业更好的融资渠道,在重要的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多样化创新平台,更多的进行产学研合作模式,并把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参考文献:

[1]ARELLAN0M, BONDS. 1991. Some Tests of Specification for Panel Data: Monte Carlo Evidence and an Application to Employment Equations [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4):277-297.

[2]周黎安,罗凯.企业规模与创新:来自中国省级水平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季刊)2005(3).

[3]孙斐,黄卉,辛江龙.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 (2).

[4]沈能,潘雄锋.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工业企业创新效率评价[J].2011(5).

[5]张海洋.我国工业R&D生产效率和影响因素[J].科学学研究,2008(5).

[6]段伟.西南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数据包络分析[Jl.云南财贸学院报,2004(12).

[7]吴延兵.R&D存量、知识函数与生产效率[J].经济学,2006(4).

[8]段云龙,王荣党.我国省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0.

[9]竟玉贞,卢方元.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商学院,2012.

作者简介:江蓓(1989- ),女,安徽桐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

2008~2017 家电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