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天湖怪事多

来源: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8年06月12日 19:31

西藏天湖醉游人

徐知乾

纳木错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湖(纳木错的藏语语义)。它位于西藏中部,南面有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侧有高原丘陵。湖面海拔4718米,湖的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其周围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

其实天湖之美不仅仅在于湖水清澈纯净,还在于湖中有5个岛屿,以及岛屿上的奇特景象。岛上分布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岩洞,还纷杂林立着无数石柱和奇异多彩的石峰。不过,天湖以往仅仅是以美著称,现在却因湖水的奇妙变化而以怪异著称了。

那么,天湖的湖水因何变得怪异起来了呢?

湖水逐渐在增多

科学家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天湖遥感图像的对比发现,最近40年来,青藏高原内陆地区的一些封闭湖泊的湖面竟然有所扩大,蓄水量显著增多,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天湖了。20世纪70年代,天湖的面积为1941平方千米,现在湖泊面积已扩大到2017平方千米,蓄水量提高了4%。更有趣的是,有的湖泊的蓄水量是这几年才提高的。例如位于藏北高原腹地的封闭湖泊——兹格塘错,2002年还处于不断萎缩中,但4年后面积就扩大了很多,水位竟然上升了1.8米。

湖水的大幅提高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农牧民的生活。如湖水越过湖岸,向四周的优质草场蔓延,多处牧民的房屋和畜圈被淹,呈愈演愈烈趋势。

那么为什么在近些年,天湖等湖泊的蓄水量会大幅提高呢?为破解这个谜团,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在天湖建立了综合观测站,常年开展对纳木错区域的气象、冰川融水、河川径流、湖水蒸发和湖泊水位等项目的观测。先前有专家认为,降水量增大、蒸发量减少,是湖泊扩张的主要原因,因为气象资料显示,1998年起青藏高原的降水量就开始增多;同时,大气云层的覆盖度也不断增加,这使得湖面的蒸发量减少。

后来,有专家认为这个观点不够全面,认为天湖蓄水量增加,不仅仅是降水量增多和云层覆盖度增加的贡献,最主要的贡献者应该是纳木错旁边的念青唐古拉山脉的冰川,因为在天湖近年来增加的水量中,冰川融水占了较大比重。

那么,为何冰川融水会增多呢?科学家认为,这很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因此,从总体上分析,是全球气候变暖让天湖的水慢慢增多了。

一部分湖水不见了

科学家在观测天湖之水的过程中,还发现一个怪异现象,就是天湖的水虽然汇聚得多,但并没有能够把这些多增加的水大部分保存下来,总体上呈现出聚多存少的特点。

天湖水的聚多现象,体现在湖水量收与存严重不平衡。以2008年5月~10月为例,纳木错湖水收入(降水量、径流量)比正常支出(蒸发量)多了800~1200毫米。而存少现象体现在多收入的湖水并没有支持相对应的上涨量。科学家认为,这么明显的聚多存少现象,完全不能用统计误差来解释,因为统计误差根本不可能这么大,只能说明湖水并没有很好地存储住。

科学家认为,这个现象的确怪异,因为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大都认为,封闭湖泊通常没有大量的地下渗漏,而天湖是典型的封闭湖泊,所以大量的地下渗漏几乎不太可能。既然无渗漏,那么为什么天湖会存不住水呢?

经过反复推敲,科学家认为,由于湖泊没有地上出口,天湖的水只能通过地下渗漏而减少。具体的数据显示,天湖湖水的渗漏速率为每秒120~190立方米,相当于每天5~8毫米的湖面深度,也相当于西藏一条大河的流量了。这表明天湖并不是原来的真正无地下渗漏的封闭湖泊了,湖底产生了断层。

科学家打算利用同位素等化学证据,来追寻那些“走失”的水。破解渗漏水的去向,不但对于青藏高原水文水资源和水环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地质变化,也将具有参考价值。

2008~2017 家电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