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很火热的3D打印为什么现在没有人提了?

来源:头条 ·2018年05月19日 12:42

前年媒体都在宣传3D打印,感觉是一个可以开创一个新世纪的产品,可一两年过去了,现在貌似没什么人关心了,大家现在都在谈区块链,说这才是巅峰性的技术,感觉现在热点变化太快了,跟不上了。

3D打印的当年的“火热”只是一个骗钱的忽悠,和后来的纳米技术以及现在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差不多。

“3D打印”本身不是忽悠,那个“火热的宣传”才是忽悠。
兄弟的本行是搞机械设计,业余才码字,虽不干3D打印,但和这个行当往来非常多,算半个行家。

第一次和所谓“3D打印”接触是在24年前的1994年。一次帮富士通公司做计算机显示器基座,他们提供的东西除了图纸和设计数据之外,还有一个1/4尺寸的玲珑剔透的小模型,那就是3D打印出来的,只不过那时叫“热成型”。

切莫以为3D打印是什么了不起的新技术,那是相当古老的技术,起码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很成熟了。实现“打印”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根本上都是分层堆砌的概念。早期的方式就是用很细的喷嘴在指定的区域内喷出很薄一层塑料,这样一层一层叠加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实体形状,现在还有了能使用金属材料的,我甚至还见过一种就是一层一层地裁纸然后再粘贴起来成为实体的机器。

(a里面的塑料,通过b的控制形成一层一层的形状,最后成为实体c)

原来设计都需要制作木模,而上世纪80年代之后,设计基本上都是用计算机进行,除了少数行当之外,已经不再制作木模,而是直接在屏幕上看,但是屏幕上的显示其实和真正的东西总有点不一样,做木模又太贵,这就有人发明了这种快速成型方式。

所谓“3D打印”的热成型还有一种应用就是当产品存在反扣(under cut)的时候,一般的成型技术处理起来十分困难,还有就是存在很深的沟槽,普通的方法不管是做模具还是成型都有困难,但这种方式因为是分层粘贴,所以就不存在这些问题。

(黄色部分是产品,这个孔是倒扣,一般的模具设计要这么复杂的处理机构,但3D打印就不需要了,直接一层一层往上粘就是)

但是这种成型方式有三个问题,第一是相比起用模具成型起来速度慢,第二是因为是分层粘合所以相比起用模具成型起来强度上有问题,第三是从成型的过程就知道了产品的精度高不上去。就是说3D打印从整体上来说不如模具造型,所以一般都是做3D打印做一个实体模型让设计人员看一下究竟,来把握具体的感觉。

(3D打印放大开来是这么一回事,所以说强度和精度无法满足要求)

但是在产品批量很小而且对其强度没有很高要求的时候,直接使用3D打印的方式也是一个选择,仅此而已。

就是这么一个应用层面很小众,除去圈内人之外无人知晓的技术,在2013年2月13日之后突然走红了。因为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那天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提到了这个3D打印,说是“有变革制造几乎所有东西的方法的潜力(has the potential to revolutionize the way we make almost everything)”,还说要投资3亿美元再建三个技术研究中心。

(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到了3D打印技术)

也不知道谁给奥巴马起草的这篇国情咨文,反正学法律的奥巴马不可能知道3D打印是个神马玩意,就只管照本宣科读就是。

(念完了国情咨文,奥同学还跑到南加州大学去做了一个自己的3D打印模型来现身说法)

这对资本市场是太大的利好了,资本市场需要的不是技术,而是故事。技术满世界都有,但炒作不出来,有了故事才能炒作,这一下就满世界都是3D打印了。当时美股里面3D Systems、Stratasys, Ltd.、ExOne Co.和Proto Labs, Inc.这几个和3D打印有关系的公司股价飞涨,但是后续的故事讲不出来了,到现在股价也就那么回事,基本上2015年之后都是一路走低,可怜了那些接盘的。

中国也是这样,炒作各种概念骗钱不是什么稀罕东西,而且传媒记者中很少有学工科懂制造业的,于是所谓“3D打印”就成了一个很高大上的东西,比如刚刚还在悟空问答里看到有胡说“F-35是3D打印出来”的,估计此人是觉得F-35很高大上,所以就应该用同样高大上的3D打印来制造,反正两样都不懂,而且大家都不懂。

这样全世界各地有意无意的骗子像雨后的狗尿苔一样全冒出来了,一时间一说就是3D打印,要解决什么问题就是3D打印,到处设局骗钱。

骗局之外的3D打印本身还是只有那样的功能,也没有什么变化,该干什么能干什么还是在干什么,仍然在那个小众领域默默地工作着,留在外面的是一个笑话。

展开全部

3D打印的确是前几年很火热的一个话题。跟近段时间的区块链,无人货架等一样,是“热炒”的领域。近些年来,整个市场的氛围还是比较浮躁的,遇到一个有潜质的项目,各路资本都会蜂拥而上。3D技术也享受了一把这个待遇,这就是为什么3D打印技术前几年非常火热的原因。

概念炒作,资本游戏可以说是近些年中国市场的主旋律。除了题目中说的3D打印技术之外,共享经济,新能源汽车,新零售和区块链等等概念,都被炒得非常火热。所谓的“炒”,说白了就是投机。重视新技术带来的新机遇是一件好事,但是太多人都带着玩票的性质来的,趁着概念火的时候进场捞一笔,最后留下一地鸡毛。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项目乱象重生。无人货架也是一地鸡毛。区块链和虚拟货币很可能会是下一个大坑。等概念炒作热度过了,我们就会发现,整个市场能存活下来可能就是一两家优质企业,更有甚者连一家能活下来的都没有。比如说团购网站曾经风靡一时,场面极为火爆,被媒体形容为“百团大战”。最终,除了转型成功的企业,当年团购网的玩家基本全部在市场消失。

了解了大背景之后,3D打印技术火热一时却没人再提就很容易理解了。3D打印并不是什么新技术,也没有突破性的技术进展,并不存在大规模普及的基础。前几年的火热现象,只不过是机缘巧合下的概念炒作罢了。3D打印技术本身是有用的,但是,应用领域不广。有一点类似于无人机,虽然看起来高大上,但是整个市场并不是很大。3D打印在当年被热炒了一把,但是市场就那么大,故事讲不下去了,自然就降温了。没有故事可讲了,没人炒作了,自然就没人提了。

技术创新是市场的重要驱动力量。但是,炒作“概念”只会带来虚假繁荣。技术创新需要的是重视和支持,而不是狂热和吹捧。3D打印技术,回归平静才是正常的。而现在炒作的绝大多数概念,很快也会熄火的。

2008~2017 家电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