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完善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的路径

来源:中国经贸 ·2018年05月11日 05:21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 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怎么填写

李雅萍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制度和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在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在不断进行调整,从粗放性经济转向结构调整,行政管理方面从行政审批转向简政放权,税务机关面临的执法风险和压力也在逐渐加大。因此,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本文分析后续管理中的不足、理念落后、落实机制匮乏等现象的基础上,从简政放权的角度,就强化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服务理念、管理体系的完善、落实机制等有关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路径

随着现代化的建设不断发展与进步,对要求也比较严格,通过简政放权,增加新型的管理模式。税收管理在国家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企业所得税是我国第三大税种,改革程度与效果直接影响我国税收管理的局面。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来,相关政策也相继出台,企业所得税的管理中心环节是后续管理,后续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完善,建立管理机制,不断提升企业所得税的科学化、专业化管理水平。本文对我国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的现状与弊端进行分析,探讨了问题的解决对策,对实现国家的改革目标和税收管理的现代化意义非常重大。

一、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现状

1.立法现状

主要的法规有《税收征管法》《企业所得税法》等,单单按照内容来看,有些法律条令并不直接针对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的,只是形成规定而已,比如《税收征管法》《企业所得税法》等法律对于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工作就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因此,我国尚未对企业所得税后后续管理统一立法,所得税后续管理的立法和相关法律的基本框架,在目前也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现行的后续管理制度,主要是从税法依赖合作的原则出发,税务部门项目跟踪管理在所得税后续管理中占据主要的地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实现管理与服务并重,因此无法放管有效结合,无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一定程度上对于简政放权需求,也不能有效的得以实现。

2.执法现状

所得税后续管理主体是税务机关-第三方-企业,税收法律和政策的执行主要就依靠这些主体。从税务机关的角度来看,最直接负责所得税后续管理主要是提供一些政策法规、技术和监督管理。大量的审批事项变成了备案事项,从而执法的风险下降,工作压力减轻。从第三方主体角度来看,几乎没有单位向第三方提供一些有关的动态信息的制度要求,一定程度上协助纳税人进行不规范的事宜。从企业角度来看,一部分企业的所得税后续管理的政策和法规不完善,也存在“经济人”的利己性,缺乏有效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体制。

二、我国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工作的困境

1.所得税后续管理理念滞后

(1)重视前轻视后的所得税后续管理意识依然存在,受到多年的影响,税务机关按照原有传统模式进行运作,重视税收审核和征管,甚至会忽视所得税后续管理工作。比如在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实方面,只重视申报和受理,从而忽视对服务的主动提醒,甚至还有些不良行为,极少数工作人员人为设置门槛,致使优惠政策没有宣传到位,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符合条件的纳税人要享受优惠政策有时也比较困难。

(2)没有及时改善重政策轻管理的思想,部分人员只重视静态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对连续和动态的企业管理没有任何的关注和重视。比如企业所得税中,备案类项目管理存在着重政策,轻服务的现象,在备案登记之后,资料进行归档保存,事后就不会再进行监督和检查的情形。

(3)信息管税的理念也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结构体系,现阶段,税务机关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的一大部分,还是需要人工进行操作,还处在“表审表”的状态下,没有采用信息化的手段,一定程度上对于数据利用效率不高、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等等问题,都无法有效的进行解决。

2.缺失所得税后续管理体系

一方面,由于法律体系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结构,对于对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具体的内容和框架,法律体系还未健全,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化的指引,容易导致各自为政;另一方面,执行体系不够详细,所得税后续管理的目标是要建立在税务机关、第三方主体和企业的各司其职的基础上,而现有的执行体系还没实现权责分明、各司其职、从而影响了他们参与的主动性,除此之外,现代企业的所得税后续管理工作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依然处于就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上,仅仅只是管理类岗位的分类和纳税人规模大小的区分,在本质上的涉税事项的分类管理并没有实现,也没有考虑到对于风险、分级别管理,导致在很大程度上,科学化、专业化的制度体系,依然没有达到最终的效果。

3.缺乏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机制

首先,企业的所得税后续管理的人才严重缺乏,近些年,随着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税务机关的工作也越来也繁重,压力也随之增大。人力无法全方面的覆盖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但是,目前部分工作人员由于自身原因,无法顺应企业的新发展,无法顺应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的新要求。其次,部门之间工作协调机制尚未形成,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工作,需要很多部门进行配合才可以有效的完成。各个部门虽然在新形势下也在不断尝试进行配合,但是完善的工作机制还未形成,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最后,没有建立健全的纳税信用评价机制,对于纳税信用评价方式的统一化,也尚未形成,对于纳税意识和法律法规的遵从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增强。

三、完善我国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的有效途径

1.坚持定期培训,学习有关知识

(1)对企业所得税的管理人员实现有效的强化作用,简单进行定期的培训是完全满足不了的,要把培训指导和岗位练兵的方式,通过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有效的成果。及时抓好日常业务的培训和基本操作水平,培养精通企业所得税业务和其他相关知识的实用型人才。

(2)重视对纳税人和税务人员的培训,要侧重于企业所得税政策和申报流程方面的知識等等,进行“接地气”的培训工作,可以有效实现有的放矢,讲求实效的积极影响。

2.堅持人机结合,加快信息应用

由于目前电子申报软件,有很多消极因素的影响:政策更新频率较快、缺乏完善健全的监管系统等等,导致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中综合征管软件中的模块功能相对简单化,统一管理的信息软件也不够健全。要使企业不断完善,发展与进步,要加强对电子申报、网上申报等系统的广泛应用,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一方面,督促企业规范核算;另一方面,为分析、评估提供准确的信息,从而促进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发展。

3.建立健全的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后续管理体系,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综合程度的运用水平,首先对于后续管理范围要明确。其中包括利润率、连续亏损,但依然持续运行的企业;跳跃式的盈亏企业;关联交易收入比重偏高的企业;税务机关要确定需要重点审核的一些企业。其次,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制度,加强对后续管理中重点的明确。税务部门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进行因地制宜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要建立具有科学性的分类方法。根据企业所得税税种特点,企业收入的总结、所得税的优惠以及汇总纳税等都是影响企业也所得税中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每一项重点操作规程,结合汇缴数据,选择重点企业,进行实施专业化管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所得税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是国家税收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做好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工作,就要树立管理与服务并重的理念,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统一管理。同时,要不断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努力构建税收管理的长效机制,逐渐改革创新的管理方式,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税总局明确三项个税取消审批事项的后续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016,(2):12.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涉及企业所得税退税有关问题的公告[J].当代会计,2016,(12):63.

[3]姜雪梅,刘光军,王浩等.关于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后续管理研究[J].商业会计,2016,(16):11-13.

[4]王艾东.企业重组中税务风险的控制——股权收购案例分析[J].注册税务师,2017,(2):11-14.

[5]黎涛.强化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及后续管理的思考[J].注册税务师,2016,(8):42-43.

2008~2017 家电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