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是个鬼故事?

来源: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8年05月02日 22:07

桃花源记是个鬼故事

白琉璃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写了这样一幅画面:一人,一叶扁舟,数朵桃花,一个峡谷,阡陌交织。我由此想到了一个理想中的世外桃源。但与众不同的你却因里面的一句“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的桃花,联想到了桃花是用來辟邪的,因把“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中的“阡”理解为“通往墓地的小路”,进而猜想《桃花源记》讲述的其实是一个鬼故事。

世界上许多趣事都因为你我所考虑的角度不同而发生。

你我的世界各不相同

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布置作业,让每位小朋友带一条鱼来观察。第二天,大多数小朋友都带来了装有小金鱼、泥鳅、娃娃鱼的小鱼缸,但却有一个小男孩带了一个菜盆,里面放了一条死鱼。结果瞬间,他就被大家孤立了—在你的眼里,鱼是活生生的小动物,在我的眼里,它可能只是一条砧板上的死鱼。

一个在警校上学的漂亮姑娘,排队的时候总喜欢低着头。两个同系男生都挺喜欢她,于是纷纷找她“谈话”。一个暗恋她许久的男生师兄甲,忍不住赞叹她的低头行为:“感觉你很特别,对现在的生活不是特别满足,有巨大的抱负!”,而另一个男生师兄乙则开导她说:“你长得挺美,但应该自信一点儿,高傲的女生应该抬起头。”女生听了一脸尴尬,表示:“我只是头发有些长,心虚怕被队长发现而已。”—你认为我自卑,他认为我骄傲,其实我只是怕被发现头发长。

同样一句“晚安”,由于是鲁迅说了,那么就有不一样的解释了。一位语文老师是这样解读的:“晚安”中“晚”字点明了时间,令人联想到天色已暗,象征着当时社会的黑暗,而在这黑色的天空下人们却感到‘安,侧面反映出人民的麻木,句末的感叹号体现出了鲁迅对人民麻木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说真话,随便的一句“晚安”,难道鲁迅先生就想得如此复杂?

认知偏差和过度解读

你我的世界为何各不相同?心理学家将此解释为认知偏差,即对事物或者现象做出错误的解释或者判断。幼儿园带鱼事件,警校事件和鲁迅话语解读事件,这些事件产生的原因均可以用认知误差来解释,但是,它们却又属于不同的认知误差类型。

生活中发生的例子,上文提到的幼儿园带鱼事件,属于近因效应,意思是最新的事件会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对此事,大家一看就会明白,其实这个“带死鱼”的错误发生不在于小朋友,而在于小朋友身后的家长。换句话说,这是小朋友爸爸出现的认知误差。

此事大火于网络之后,当事人也就是小朋友的爸爸笑着解释说,最近一直在钓鱼,所以,小朋友说带鱼,就自然而然想到让他把自己钓到的大鱼带到学校去了。瞧,这是近因效应惹的祸:砧板上的死鱼一直在爸爸面前晃悠,这个近因给他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所以才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第二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警校事件,它是由认知偏差中的投射效应引起的。什么是投射效应呢?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的效应,即用自己的想法来推断他人的想法。师兄甲根据经验判断,女生应该是有抱负或者对什么不满,才低头的,而师兄乙则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得出了不自信的判断。他们并没有站在女生的角度去考虑事情。

对于第三个鲁迅话语解读的实例,想必在校的学生有更大的体会,语文解析经常是这个样子的,动不动就得对一句话或者一段话进行长篇大论。为了解释而解释,其实很容易产生晕轮效应,即当一个人对外界事物形成好的或者坏的印象后,再评价其他相关事物的时候,喜欢用之前形成的印象来评价。像在鲁迅的实例当中,因为鲁迅经常在文章中写暗语来映射旧社会的黑暗,所以即使对于简单的一句“晚安”,有人也会联想到很多。这就是我们熟知的“过度解读”。

有意思的是,生活中过分解读被认为有病,文学中过度解读却时常被认为有才,比如上面的最后一个例子,解释了那么多,似乎还真挺带劲的。但过犹不及,为了体会到作者真正的意思,解释的时候应该结合语境,站在作者的角度,并注意不要过分地曲解。这样你才能知道,《桃花源记》的“阡陌”不是指坟墓,而“桃花”也不是为了驱邪,它并不是一个鬼故事。endprint

2008~2017 家电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