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新闻播报员对着镜头前,是不是有字幕打出文字?

来源:头条 ·2018年04月21日 19:00

看他们说话好像很轻松似的

《新闻联播》是很多人每天必看的电视节目,很多人看到新闻主播在播报新闻时口齿伶俐,一丝不差通常会吃惊于主播的记忆力,因为很多人都以为新闻稿是主播提前背下来的,实际上事实并非如此,我看过一期综艺节目,里面几乎呈现了新闻播报的过程。

《新闻联播》节目从开播以来,基本上播报的都是国家级的政令或者重大决策,上级或者编辑已经定下来的稿子必须要一字不漏、一字不错地播报;一篇几千字的大稿,之前可能一眼都没看过,一般情况下都是提前十分钟拿到稿子,有时甚至提前一两分钟还要换稿子,所以提前背下来根本不可能,就算主播有强大的记忆力,也没有时间背下来。

既然不是提前背下来的,那主播是怎么做到一字不差播报出来的呢?

原来主播在播报新闻时,在主播的正前方有一个叫提词器的东西。需要播报的东西都是提前准备好,而且为了播报准确每页上只有九个字,所以每次播报你以为主播是倒背如流,其实他们只是在读而已!

下面这个就是提词器。



但不是有了提字器任何人都可以做主播,新闻联播首先一定要保证播报的准确性,为了保证直播的准确性,要求主持人具有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知识积淀。很多新闻主播都是在科班毕业后要经过至少10年打磨才能正式播报新闻。以海霞与康辉为例,他们都是92年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央视,而正式成为新闻联播主播,则是07年的事情了。

而且为了播报的准确性,一旦在播报过程中出现失误还有可能面临处罚,比较轻的是罚款,撒贝宁曾透露过,《今日说法》的标准是讲错一个字罚50元,而他最多一个月被扣了800元,而且央视节目组往往实施连坐制,主持人犯错,主任也会被扣钱。而到了《新闻联播》这个级别,处罚措施就更加严格,主持人的口误会被分A、B、C、D四类,最严重的A类错误号称“就地死亡法”,如果出现无法挽回的错误,主持人当天播完新闻,第二天就得下岗。

所以新闻主播是一项责任重,压力大的工作,并不只是大众表面看到的那么光鲜。

展开全部

镜头前,是有一个提词器的。

我曾经去央视做过几次嘉宾,如果是随便谈话的节目,面前就空空如也,只有几个固定机位的摄像机,在远处多角度拍你;还有一个由摇臂控制的移动摄像机,时不时从你头上转过去,弄得人挺紧张,措辞就谨慎起来。

还有就是做讲座,是在新央视大楼(大裤衩)的四号演播厅(厅号有可能记错),厅的面积不大,不到一百平米,前面是监控室,坐着编导、技术等人,后面经过一个起到隔音的甬道,推开一个很厚的门(也是为了隔音),就是演播厅了。

里面有几个机位没太留意(有的摄像机不需要有人操作),工作人员就两位,一位摄像,还有一位,他的工作就与这个题目有关,他干嘛呢?坐在电脑后面控制提词器。

(提词器)

对了,我在镜头前侃侃而谈,原来没有一个观众!就对着一个提词器。

早些年我做电视记者时,镜头感就没好过,对着镜头宛如木鸡,十分呆板。不像对着人讲话那么灵活自如。但在讲座时,却要做出一个面前有听众的神态,一会飞眉,一会抬手,还要自己逗趣,作幽默状。

(这是本人2015年在央视“法律讲堂”节目试讲的画面)

你从电视机里看我,以为我在看你,其实我看的是提词器,上面正走“台词儿”呢!同理,电视上的许多人,都是一本正经看词儿的。

所谓“台词儿”,就是讲者事先拟好的稿子,根据他本人的语速,一节一节地往上移动,讲的人一停,词儿也停——我前面已经交代了,有一位专门在旁边控制呢!

(提词器广泛用于电视传播中)

但照着词儿念,不能给人留下明显的念稿的感觉,得做出一些表情和动作,就像对着人讲似的,有点演的意思。对于我这种镜头感不太好的人,提词器太重要了,用它也有利于提高“讲”的效率,方便控制节目时长。

我挺佩服有些老师,提前背熟了稿子,在摄像机前开讲,就跟在教室里对着学生讲一样,生动自然。这也是一种能力。

对于我国的播音员,提词器也很重要。

我们知道,播音员播的许多稿子,特别是时政类新闻,是不容许出一点错的(严重错误会构成“新闻事故”),而且极其讲究播报时“自信的仪态和从容的语速”(所以基本上是看不到播音员们出现肢体语言,除了嘴巴,他们哪儿都不动),这时候,如果离开提词器,直是“玩”不转的。

2008~2017 家电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