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3月7日媒体披露的“有望在今年赴港上市”,快手与以往对待传闻的态度一样,依然不予回应,但这并不影响短视频行业的飞奔与竞争。根据猎豹大数据2016年度App报告,快手以周活跃渗透率7.107%位列行业第一,较第二名西瓜视频的前身头条视频高出124%,在周人均打开次数上,快手达到122.7,为头条视频的9.4倍,2016年的快手为名副其实的短视频霸主。 时隔一年,竞争环境已大不相同。在各方数据中,短视频第一的称号也并不再是快手的专利。根据第三方互联网行业研究机构比达咨询(BDR)发布的《2017年第2季度中国短视频App产品市场研究报告》,快手月活跃用户达7937万人。排名第二的西瓜视频为4838.5万人,第三名为美拍,月活达2222.4万人。 不过,在2017年猎豹大数据年度短视频类App排行榜中,快手与西瓜视频排名互换,前者位列行业第二,周活跃渗透率和人均打开次数分别为12.316%和378次,相比2016年分别增长73.3%和208.1%。西瓜视频在2017年周渗透率则为15.4241%,增长403.7%,周人均打开次数为142.2次,较2016年增长985.5%。 快手虽然在2017年获得了来自腾讯领投的D轮融资,但是却是孤军奋战。而可以肯定,无论快手上市与否,短视频这个江湖仍将风起云涌,快手的竞争压力也很难在短期内释放。 短视频霸主遭遇残酷竞争,快手上市仅是危机下的狂欢?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快手为什么被称为霸主,又为什么遭遇残酷竞争,我们来看一下短视频江湖的浮沉。
鉴于有的人从来不玩快手,光听名气可能还感觉不出快手的火热,我们直接用一组数据来直观了解下短视频霸主快手的能量。快手从2013年开始涉足短视频领域,到了2017年底注册用户超7亿人,日活跃用户超1亿人。这样的数据在社交领域,是仅次于微信、微博的存在。
快手为什么这么火?因为他给每个人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这样一款展露生活原貌的APP成功打入中国广袤无垠的农村地区。我们都知道,快手上80%的用户是三四线城市居民。主流价值观是快节奏而且无情的在发展,很大一部分人是适应不了这样高速发展的社会。
因此,不被重视的个体,他们的人生诉求在快手这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上得到了很好的释放。我们看到快手上有很多奇思妙想甚至令人咋舌的生活,生活的精彩让快手称霸短视频领域。每一个赚钱的行业都躲不过残酷竞争,因为你赚钱的时候别人也在眼红。
抖音、西瓜、各种短视频领域的后来者已经在分食快手的江山。一向所向披靡快手在春节和今日头条旗下的对手们展开了营销大战,双方在春节期间在广告方面均投入不菲。可以看出,快手的优势将逐步下滑。
2018年快手完成10亿美元E论融资,估值180亿美元,传闻要赴港上市,这也得益于香港同股不同权架构的落地。快手曾表示,未来要拓展游戏、社交、电商等领域的业务。每个创业公司都不可能一劳永逸,不拓宽自己的边界就会遭遇残酷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