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pdf
唐艳红
【摘 要】差额拨款医疗单位在履行政府职能、公益服务时,经费由国家按差额比例承担,列入财政预算。它的劳动工资管理制度便与国家整体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劳动工资是工作人员基本的生活保障,劳动工资的管理也是贯穿于整个事业单位运行始末的一项基本工作内容,无论是对于工作人员还是整个单位的发展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本篇论文就差额拨款医疗单位劳动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差额拨款;医疗单位;劳动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重要作用;解决措施
一、引言
医疗单位作为国家事业单位机构的一个分支,其运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取利润或者扩大生产和发展,而是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全面、更便捷的服务。医疗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劳动工资的管理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即不以盈利为目的,又不能获得全额财政补助。那么,就我国目前的事業单位劳动工资管理工作来说,差额拨款的医疗单位究竟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呢?以下是笔者就差额拨款医疗单位劳动工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以供参考。
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工作人员管理意识淡薄
差额拨款医疗单位管理劳动工资的工作人员,其工作模式仍受到传统劳动工资管理模式影响。很多人认为,工资的核算和发放并没有需要多留意的地方,只要根据现行工资标准以及劳动人员的请假等情况进行计算即可。这种观念对于医疗单位的发展以及内部劳动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来说,都是十分不利的。
2.劳动工资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自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实行评聘分开后,事业单位工资按聘任等级和履职年限发放,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等级由专业技术职称决定。实际工作中高职低能的人可能享受了较高的工资待遇,低职高能的人只享受了较低的工资待遇。随后的几次工资标准调整,在提高了岗位及薪级工资的同时,下调了基础性绩效工资,使得提高10%基本工资标准的医院护理人员与医院同级别的其它岗位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差距进一步加大,最终导致低职称护士的基本工资高于上一层次职称医生的基本工资。这与在科技强国的主基调下强调提高医疗技术服务广大人民的要求显然是不太相符的。
3.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差额拨款医疗单位执行着国家统一的事业单位工资标准,又得不到财政的全额补助,有效的激励才是单位正常运营的保证。基本工资的提高,基础性绩效工资的降低,一方面保障了医疗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待遇,稳定了“军心”;另一方面使得不想努力的人躺在单位编制内安逸地吃着大锅饭,失去了“士气”。补足财政与实际人员成本的差距,促进医疗单位的不断发展,现有工资的发放标准与模式显然无法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
三、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管理工作问题的解决措施
1.强化和矫正劳动工资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
在差额拨款的医疗单位中,工作人员首先就要在思想意识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做好劳动工资的管理。财政补助远远不足以支付人员基本工资,加上编制的管理,使得医疗单位编制外人员占比逐年增大。在执行事业单位工资标准,做好同工同酬的前提下,还要保障医疗单位的发展,劳动工资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意识到工资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能动性。综合利用多种考核和管控手段,实现工资效用的最大化。
2.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管理工作高效、顺利展开的有效保障。只有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劳动工资管理人员工作才有章可循,全体单位工作人员才有明确的努力目标。差额拨款医疗单位的评聘分开,对单位聘任管理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要实现按能聘任,避免高职低能的人员享受高标准工资,避免低职高能的人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可以考虑在德、能、勤、绩、廉等事业单位考核项目下,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考核细节:如增加评定层次以科室评定与院级评定相结合,合理设置评定周期以月度实绩评定与年度综合评定相结合,严格开展岗位竞聘,最终实现人岗区配,对工作人员进行岗位聘任。
差额拨款医疗单位虽然是事业单位,但是在劳动工资管理方面,依然能够通过合理管理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样一来,可以借鉴企业单位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结予医疗单位一定自主权,可以根据不同的岗位、不同级别乃至不同工作内容和贡献的劳动人员,实现工资差异化。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医疗技术人员感到自己在工作岗位上的价值,从而保障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的公平感。
3.完善医疗单位内部的激励机制,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我们应该相信,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其工作人员都会有争取更多工资,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价值的理想,更何况是差额拨款的医疗单位,在履行救死扶伤的天职的同时,如何保证医疗技术人员自身的幸福感、价值感?完善的激励机制是非常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内容是要根据单位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发展目标适时调整的,比如:医院发展初期以工作量、工作质量为重要因素来作为岗位聘任的重要因素;随着医院的逐渐发展就应该以新技术的开展、患者的就医感受来作为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如此一来,不仅避免了工作人员吃大锅饭的散漫的工作状态,还为单位的运行带来了许多人才和创意。内部激励机制的不断探索和完善,才能提高并保持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4.加强对于劳动工资管理工作中的监督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财政补助部分由国家按在编人员情况拨付,因此劳动工资管理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拨付条件进行数据上报,并严格工资发放政策,杜绝“吃空饷”情况的存在,自觉接受监督和审查保证国家政策的执行和财政资金的安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差额拨款医疗单位的劳动工资管理工资不仅关系到工作人员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也同样关系着整个单位的运行,甚至影响到相关政府部门、国家机构的发展及其形象问题,是医疗单位运行过程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准确找出单位内部劳动工资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及时的修正,才能够维护单位形象,更加全面、细致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并且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聂爱红.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探讨[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7):128-129.
[2]张瑛琦. 对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问题的相关思考[J].商,2015,(50):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