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各家航空公司陆续开放便携式电子设备(PED)在飞机上的使用,只要打开飞行模式,大家就可以尽情地全程玩手机了。可是,一个新问题产生了。据报道,英国歌手Jessie J在社交媒体上吐槽,在飞机上,中国乘客使用手机的时候,居然一边看视频一边将声音外放,带来了极大的噪音,让人非常崩溃。据悉,已有航空公司在内部检讨飞行模式开放近一周的情况,其中对于噪音问题,不排除全面采用禁止声音外放、必须使用耳机等措施。你怎么看?你认为航空公司应该禁止手机声音外放吗?你乘飞机时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看到老外吐槽国人在飞机上玩手机声音外放,干扰他人的噪音问题,先也只能欣喜地说,在火车、汽车、高铁之后,终于要轮到飞机了。这可能也是跟着整个社会进步的一个潮流,各种交通工具不断地平民化的一个结果吧。
在原来可能坐飞机是属于社会比较中产以上的阶层比较通用的一种交通工具,那现在可能对于所有人来说,就飞机是家常便饭的一个交通方式,甚至很多时候比高铁还便宜,所以飞机如今的乘客的群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会导致飞机舱内的场景和以前比有重大的不同,不同乘客的来源和身份的不同,也必然会导致各种状况环境的产生。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几年来,飞机上的各种奇葩事情越来越多,比如说往飞机的螺旋桨里面扔硬币、飞机上打架的、机场里闹事的等各种情况特别多。哪怕公众的各种批评也很多,但事实上都改变不了这各种奇葩现象。
那这些事情本身也在反映着,随着国人的交通方式的进步,但是对于交通文明的改变,没有跟着工具的进步而进步,这也是需要我们去反思的。
现在飞机上逐渐的放开了手机限制,甚至有的提供wifi,那么很容易会面临的这种大音量音乐、打电话等噪音情况。在原来可能是大家都统一关手机、插着飞机上的设备用耳机听,才会保持有安静的效果(也很难避免儿童的喧哗和苦恼、成人的聊天、打呼噜等)。
如今新的状况,这其实就是对于飞机运营方航空公司来说,其实也是有办法的,就比如说在飞机的舱内,每个位置上都配一个备用耳机(这个本来飞机上就有),同时提醒乘客,使用音响设备的话必须使用耳机以不干扰别的乘客。善加引导的话,基本上可以避免些个问题。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醒乘客的注意文明,能够不影响他人,自觉保持基本的一种文明出行方式。
展开全部买得起机票的人,为什么就不愿意买副耳机呢?
英国歌手Jessie在社交媒体上吐槽,在飞机上遇到中国乘客使用手机时,一边看视频一边将声音外放,带来了极大的噪音,让人非常崩溃。
我碰到过最奇葩的事情,就是在半夜坐公交车。五十几岁的猥琐男在看毛片儿去,居然不戴耳机!不戴耳机!结果一路就是哼——哈——咿——呀——呀——哼——哼——哈——嘿——呀——呀。
我好几次坐飞机也碰到这种不爱用耳机的家伙。一个家伙居然用iPad看黄飞鸿,扒拉扒拉吵了一路,前面一个哥们回头塞给他一个耳机!
照理说,有钱买飞机票的人不差那副耳机钱,但是,很多中国人就是不喜欢用那副耳机,特别喜欢让别人跟你“分享”。
我们一直说,公共道德还有待培养,说到底,还是中国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城市文明水平比较低,没把公共场中不打扰别人当成道德。
虽然,现在中国的城市化硬件上去了,但是,软件还没有上去,总是不觉得在一个城市的公共场所里不应该打扰到别人、不能干扰到别人的生活,不应该把自己的私事侵入到别人的生活场景当中。
这方面日本人比我们先进年,日本人有一个意识:不要随便麻烦别人。有笑话说,日本人哪怕卧轨自杀,也不会选在上班的时候给别人造成麻烦。
这两天,飞机上开放了wifi禁令,原本不能在飞机上打开的手机,现在都能打开来看视频听音乐了,感觉不戴耳机的这一群“共享族”,即将成为万众唾骂的焦点。
其实也没什么,文明病都需要经舆论谴责,才能够纠正过来。当年日本70年代经济刚起飞的时候,在海外一样叽里呱啦、扰乱社会秩序,挺被人看不起的,后来都改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