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任伊始,特朗普就呼吁科技公司们将制造业岗位搬回美国。但是像苹果这样的大公司不仅不为所动,反倒是为了员工签证等问题和特朗普公开互怼。 本周三,苹果公司在一份声明中宣布,将几乎所有放在海外的现金(大约2450亿美元)带回美国,为此苹果预计将一次性缴纳380亿美元的税款!
苹果要回美国了。这和之前特朗普刚上台时,公司的态度不一致。但是这并不奇怪,因为资本就是逐利的,哪有利就往哪去。
一、美国减税政策是苹果公司回流的主因
特朗普刚上台时,也确实号召过在海外的公司回到本土来,但是他说是说,这些大公司有的观望,有的反对,因为大家对特朗普的执政政策持观望态度,不能早下结论。2017年12月20日,美国税改法案通过,企业所得税从35%减少到21%,极大地减轻了企业,尤其是像苹果这样的跨国公司的财务负担。
以前,苹果公司在海外的利润不想汇回国内,因为要缴纳高额的税收,而现在,即使回来,税率也承受得起了,减税对苹果公司的影响是完全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 是真金白银。
二、苹果公司回归本土,可以促进美国就业
苹果公司就是美国制造业在海外创业的代表。如今,苹果公司能够回到本土设立新园区,公司预计能增加2万个就业岗位。这只是苹果一家公司,其他在海外的跨国公司也可能纷纷效仿苹果,毕竟这么大力度的减税,现在不回去还在等什么呢。这也正是实现了特朗普当初的想要增加就业的愿望。
三、苹果公司回归本土,可以提振美国制造业
苹果公司回到美国建设新园区后,不但能够减轻美国的就业压力,还会对苹果的上游和下游企业产生深远影响。凡是在苹果供应链上的制造企业,都会受益。美国一直想要提振制造业,促进出口贸易发展,改变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贸易逆差,类似于苹果这样的大公司回流,正好有利于达到这个目的。
展开全部对于这个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郑直认为:
这个事情很有意思,从明面上看,这是苹果和特朗普互相捧场给面子的双赢选择。特朗普可以宣布自己的减税取得了重大胜利,全球最赚钱的科技公司、美国最大的纳税人将自己几乎全部海外现金(比芬兰GDP都高)带回美国,创造就业机会;苹果公司也可以洗刷多年骂名,博得一个“爱美国”的好名声。
不过仔细一看,所谓“美国优先”战略下应该获益的本地劳工,能否真的从苹果带回来的2450亿美元现金,和所谓未来5年的3500亿美元投资计划中获取实际的好处,这可就说不准了。
苹果光是在海外的现金储备就“富可敌国”,根据美国1986年起实施的税法,这笔钱只要一天不汇回美国,就不需要给山姆大叔缴税。所以不仅是苹果,其他美国大公司也都尽量把利润留存在海外。这次特朗普把税率从35%一下砍到了15.5%,就是希望这些大公司把钱弄回美国来。
但是我注意到,2005年时,小布什政府搞过一个类似的减税方案,效果可以借鉴参考下。
当时小布什搞了个“限时优惠”的减税窗口,在那段时间美国企业只要把钱拿回来,税率只交5%。当时布什希望这些钱回流能给美国带来50万个就业岗位。
根据NBER官方2009年的统计,显然太年轻太天真的小布什还是失算了。2005年,大约3000亿美元回流美国,是往常水平的五六倍。但是这些回流的钱,并没有多少拿出来做投资,雇佣美国当地人。79%的回流资金被用作公司回购股票,13%被用来股息分红,也就是说90%的钱实际上就是被股东给分掉了。想象中的“涓滴经济学”并没有实现。
这次,在特朗普嚷着要制造业回流美国的背景下,苹果回来啦。但是苹果公布的投资计划含糊其辞,有分析师认为,苹果可能没有什么诚意,也没有明确指出哪些具体投资项目是新增的。有些过去就敲定好的投资,都被算在了3500亿计划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