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工作很优秀,但经常迟到,不知道该如何处罚了
惭愧,这问题,挺适合我回答的^_^
虽然我那时不算优秀,但经常迟到,经常请假,却是一点都不假的。
话说……
那是遥远的,五六年前,而今回忆起来,想起请假的那些心理过程,犹历历在目,也是一把辛酸。
啪,醒来一看,糟糕,九点了!
而单位八点半上班……
怎么办?
反正也迟到了,反正,好困呀,如果100元能让睡10分钟,我也是会答应的。
那不如……打个电话请假吧。
于是,内心斗争了30秒,便拿起手机,清了清嗓子……
我:喂,xx吗?
XX:怎么了?
我:不好意思,领导,我家下水道堵了。家里一团糟……
XX:那好吧……
隔几天,醒来一看,哇,十点了!!这要赶到单位后,大家都去吃午饭了,我这还有什么脸去单位??
怎么办…………
再次做了一番斗争,于是拿起手机,清了清嗓子……
我:喂(亲切地,小声地……)
XX:哦,怎么了?
我:那那……谁,不太舒服,我可能得送她去医院看看。
XX:那好吧。
一周后,该死的闹钟把我吵醒,然,排山倒海的睡意,如波涛汹涌将我吞没。挣扎了30秒,失败,继续挣扎,还是失败……
于是,只好咬咬牙,拿起手机。
我:喂。(我只说了一个“喂”,我还没有开始请假)
XX:又怎么了?!
我:————
……………………
说真的,这种生活真是糟透了,我挺同情我们领导的,很不幸,他遇到了我这种人!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我经常迟到,还经常请假,但是,我常常周六日也在上班,主动地,在家里。但这些没用。
而且常常,每天回家后,我都会工作到夜里十一二点,但这些,在社会上也是没有用的!
我还发现了,只要是我在家工作,工作效率就会提高3倍,这也是我经常请假的原因,诱惑大呀!但这些,社会上也是不认的。
题目说的是“优秀的员工”,我觉得我那时一般般(跟我现在相比),因为经常迟到,动不动就请假。不过,那时的我,干活也是挺多挺多(跟我以前相比),我除了干着本职工作,每个月还要为单位写一本小书,针对孩子们的科普故事书,后来这套书再版后,还获得了科技部评的一个小奖。
有家长网上告诉我:他的孩子看我的书,看着看着就会大笑起来。
请那么多次假所受的心理煎熬,值了。
像我这种人,真的,去哪家公司,我的顶头上司都会很头大。
经常接到某人的请假电话,换作是你,扪心自问,你烦不烦?你肯定烦透了!
别说你了,我连我自己都烦!
所以,一不做二不休,不干了。
回家自己干,于是成了自由撰稿人,每天睡到自然醒。
有的人啦,他就像猫头鹰,夜越黑越来劲!那思绪,天马行空,乱七八糟。
早晨阳光明媚,他却鼾声如雷。
作为过来人,我的看法是,如果你经常下班后可以主动工作到夜里十一二点,甚至一两点钟,但却经常迟到,领导理解你还好,若不理解你,你就好好努力,使劲努力,争取有能力不用去上班还能勉强养活自己,这样的话,大家都好。
否则,你是害人害己害公司!!
害群之马。
你知道“破窗理论”吗?
20世纪80年代的纽约地铁,不但管理混乱,也是全市犯罪率最高的地方,导致很多人不敢坐地铁,到80年代未,乘客数降到历史最低。
但这种糟糕的局面,到90年代中期,突然好转,90年代未的犯罪率比10年前下降了75%,而同期其他城市则没有这种变化,纽约地铁一下子成为全美最安全的地铁线之一。
很多人认为,这得益于纽约交通局地铁运营总监戴维▪岗思的一系列新措施。
他刚刚上任时,顾问们给他提了很多解决重大问题的建议——严厉打击重大犯罪流动,提高地铁质量,等等。但岗思在最初的几年里,一直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清理地铁站里那些混乱肮脏的涂鸦上。
他们使用了新的清除油漆的技术、配置了大量清洁工,使得涂鸦者晚上刚刚完成的作品,第二天运营之前就被清洗。他还专门设了一个地铁清洗站,被涂鸦的地铁不洗干净,不准运营。
几年后,岗思的继任者继续了他这种“抓小放大”的管理方法,集中精力整理地铁逃票现象,布置了大量便衣,抓住一个逃票者,就拷上手铐,在众目睽睽之下站在一排。
为什么岗思和他的继任者认为,这些小措施反而可以解决大问题呢?因为这种治理思路来自于犯罪学家开创的“破窗理论”。
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窗户破了,却没有被修她,自然就会有人认为,这里没人管理,从而也去打破更多的窗,接着就有人乱丢垃圾、偷东西、抢劫,然后,爱好良好秩序的人开始撤离,留下的都是对生活绝望的人,犯罪率不断上升,整个街区越来越糟糕。
所以,要整理纽约地铁乱象,一定要从乱涂乱画,逃票这些虽小但人人都能看到的事入手,创造一个“有人管”的环境。
回到原问题,虽然大部分的迟到都不会对企业造成明显的损失,但迟到却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这就和“破窗”一样,被员工认为是管理不到位,会激发员工去效仿,甚至违反更严重的企业制度,最终给企业造成损失。
“所有人都看到的违规——秩序混乱——失去控制”,这三种东西是依次出现的。这也是一般企业惩罚迟到的原理。
但在实际工作中,对迟到的惩罚并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原因在于企业存在着比“迟到”更明显的“破窗”,比如任人唯亲、效率低下、派系林立、决策出现低级错误,等等。
如果假装那些大“破窗”不存在,那么“迟到”这扇小破窗,还不如别管,至少可以给某些优秀员工多一点自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