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方向分析

来源:中国经贸 ·2017年12月27日 01:19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分析研究.pdf

陶莉

【摘 要】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也就是选择人民币汇率制度,对于外汇经济市场、社会经济发展均会产生十分关键的影响,必须结合国家实际情况、考量经济承受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而进行,因此本文针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方向展开探讨。首先,阐明“811汇改”背景下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其次对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方向展开分析,主要从坚持现行制度、央行干预汇率中间价、由市场供求决定汇率以及创建年度宽幅目标区域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方向

一、前言

在全球化趋势下,我国与国际经济之间的联系日渐紧密,且2014年后国际经济市场环境日渐复杂,同时国内经济下行情况显著,投资、消费、出口增长明显乏力。在这一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对于社会经济、金融市场的稳定及发展均产生了不利影响,由此出现了2015年的“811汇改”,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实际上其中仍然存有一定不足,因此需要围绕人民币汇率改革展开更加深入的探讨。

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必要性

“811汇改”即2015年8月11日央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其中提出当日人民币兑换美元中间价需更进一步参考前日收盘价。“811汇改”所面临的背景是2014年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金融市场潜在危机、短期资本流出现象,以及美元汇率持续升值的国际经济形势,为了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实施了“811汇改”方案。到目前为止,“811汇改”获取了一定的成效,汇改的整体方向是十分明确的,旨在改变长期以来的人民币贬值预期状况,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秩序。但是就目前来看,“811汇改”存在不足之处是不可否认的,其汇改的时机不恰当,与当时股市不景气、美联储加息共同造成了金融市场的巨大波动,并且央行所采用的持续干预方法有待完善,外汇干预的手段将造成央行外汇储备大幅度下降。在这一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三、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方向分析

1.坚持现行制度

坚持现行制度也就是每日人民币汇率等同于前日的收盘价格,央行则以公开市场干预来对汇率进行调节,避免造成更大面积改革所引发的不确定性因素。但是,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仍将持续下去,需要央行用出售外汇储备的方式促使汇率保持平稳的状态。从2014年年开始,我国外汇储备从将近4万亿美元,逐步下跌为3.2万亿美元左右,其中很大一部分用在央行公开市场干预之中。如果选择这一改革方向,央行不断启用出售外汇储备的方法,则会引发恶性循环,因此有待完善。

2.央行干预汇率中间价

人民币汇率改革中,回归“811汇改”之前的状态是选择方向之一,也就是由央行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进行干预的方式。2016年两会期间,央行曾发布消息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篮子汇率与前日收盘价将同时作为人民币中间价参考要求,然而应当引起注意的是有关于两个参考因素的所占的比重却未有提及,这就意味着央行存有对汇率中间价重新干预的可能性。如果选择这一改革方向,则完全背离了“811汇改”所获取的成果,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实际需求并不相符,可能会诱发人民币汇率的市场价、中间价两者之间产生偏差,对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预期过高,而对于金融、经济的稳定发展是较为不利。

3.由市场供求决定汇率

市场供求决定汇率必然会引发大幅度的汇率贬值,市场会分化人民币汇率运动预期,随后持续性汇率贬值、升值预期的现象都将不会再发生。但是应当引起注意的是,改革后所引发的大幅度汇率贬值所引发的后果是不确定的,因此出现金融风险是极有可能的,尤其是存有美元债务的公司可能会面临倒闭。实际上,基于当前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背景来看,由市场供求完全决定人民币汇率的方向并不完全符合国情,因此选择这一改革方向的可能性并不高。

4.创建年度宽幅目标区域

央行创建年度宽幅目标区域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方向之一。创建年度宽幅目标区域意味着设定相应的人民币汇率浮动区域,如设置9%为目标区域,当人民币汇率处于9%目标区域之中,则汇率浮动由市场供求所决定,央行则不对其进行干预和调控;相反,如果人民币汇率超出或者低于9%的目标区域之外,由央行参与其中进行市场干预,确保人民币汇率处于9%的宽幅目标范围的之中。选择这一改革方向是对人民币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波动中的优势进行有机结合,兼顾稳定性与灵活度,人民币汇率运动预期相对能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此外,近年来国际市场中,创建汇率目标区域的方式是较为常见的,而创建年度宽幅目标区域改革中,市场作用机制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改革也呈现出市场化趋势,美国等其他国家产生抵触的可能性低,因此这一改革方向的优势较为显著,可行性强。

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无论改革方向都不能无视央行对于跨境资本的大力监管,避免短期资本大量流动所引起的汇率超调、资产价格大幅度波动等金融风险,因此需要央行采取价格、数量等手段对短期资本大幅度流动进行控制和监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国内经济下行、美元资产收益变陡等复杂的国际形势共同作用下,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巨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更加凸显出其价值。因此,尽管“811改革”获取了初步的成果,但在未来发展中仍然面临着不确定因素,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切合实际的改革方向,并且对短期资本流动进行大力监管,通过这样的方式,尽管完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优化。

参考文獻:

[1]邢庆伟,朱建明.完善人民币汇率“稳定锚”机制——基于参照点效应理论的研究[J].南方金融,2017,(01):39-46.

[2]李建伟,杨琳.影响因素、管控机制与人民币汇率波动趋势[J].改革,2017,(01):85-98.

[3]张慧莲.人民币汇率与资产价格、外汇储备的关系研究[J].经济纵横,2017,(06):108-116.endprint

2008~2017 家电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