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全面从严治党“1+3”

来源:中国经贸 ·2017年12月15日 08:40

坚决有力抓好全面从严治党论贯彻落实甘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摘 要】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来,赤峰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经济、文化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总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赤峰市当前仍然面临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建设和发展的经验充分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1+3”,对于“十三五”时期加快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从严治党;“1+3”;经济发展;制度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已经把赤峰市建设成为蒙东地区的核心城市和京畿要地。赤峰市的发展和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赤峰市的今天。

一、全面从严治党“1+3”制度的内涵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向人民做出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庄严承诺,立下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军令状。这是我们党90多年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从严治党八项要求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立即制定了从严治党“1+3”制度体系,从制度层面贯彻落实总书记从严治党八项要求。自治区党委从严治党“1+3”制度体系是:自治区党委制定下发的1个《意见》和党委办公厅印发的3个配套文件。这4个文件构成了完整统一的从严治党的制度体系。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建工作面临新形势、承接新任务、构建新格局的情况下,自治区党委制定出台从严治党“1+3”制度体系,对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推进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新常态下赤峰市经济发展现状

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已经正式告别30多年的高速增长进入到常态增长阶段。速度由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度转变为7%左右的中高速度。

“十二五”的5年间,内蒙古GDP增速始终高于全国,但从增幅的走势却与全国有很大不同。首先,相对全国,内蒙古GDP增幅几乎呈现连年下降趋势,而全国GDP增幅却波动较大。其次,内蒙古GDP增幅呈现与全国逐步靠近的趋势。赤峰市在这种背景下,包括GDP、财政收入、CPI等在内的各项经济指标在2011年以后也都开始回落。

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1.8亿元,增长6.9%,按可比口径增长9.8%;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469亿元,增长1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0亿元,增长9.9%;城镇和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36元和9517元,分别增长8.5%和8%。

1.五大任务全面落实,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2016年淘汰钢铁落后产能31万吨、煤炭落后产能30万吨。持续实施去库存系列措施,房地产市场总体稳定,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0.7%,待售面积下降17.7%。开展了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专项行动,有效防控了金融风险。加大实体经济扶持力度,全面推行“营改增”政策,实施企业登记注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改革措施,累计为市场主体降低成本17亿元,新增市场主体5.1万户。

2.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稳步发展

(1)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能源汽车、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合作签约,智慧赤峰建设全面启动,蒙东云计算中心入驻企业达到86家。

(2)第三产业

清洁能源产业:落实了京津冀1000万千瓦的新能源电力市场消纳承诺,赤峰(元宝山)至华北500千伏输电通道列入国家“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国电投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和26万千瓦新能源电力项目建成竣工。旅游业:与南开大学建立了旅游创新发展战略合作关系,阿斯哈图石林景区通过国家5A级景区资源评价,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两家,全年接待游客1453万人次,旅游收入228亿元。宁城县和克旗进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行列。玉龙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商贸物流业:全市物流园区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红山物流园区获国家示范物流园区称号。左旗、林西县、克旗、翁旗、敖汉旗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试点,红山区被纳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

3.社会事业和民生发展取得新突破

(1)脱贫攻坚开局良好

投入资金84.3亿元,实现了5.76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十个全覆盖工程”基本完成。3年累计投入资金512.6亿元,村庄覆盖率达77.4%,农牧民人口覆盖率达92%。全市民生支出346.3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78.8%。

(2)民生建设加强

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了北京双创服務龙头企业,共同打造“赤峰安快创业谷”。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农牧民转移就业70.6万人,完成各类就业创业技能培训3.7万人次。完成城乡医保整合工作,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492元和301元,为75.6万户低收入农牧户发放取暖用煤补贴,为低保家庭大学新生发放1.5亿元就学补助。

4.落实全面从严治党“1+3”,政府效率大幅提升

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推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完成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强化财政资金监管,通过财政投资评审、公共资源集中交易节约资金69.3亿元,全市“三公”经费支出下降2.6%。深化以“放管服”为重点的审批制度改革,向社会公布了市县权责清单和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有效规范了行政权力运行。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主动向人大报告工作,制定了市政府重大事项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制度,加强与政协的沟通联系和民主协商,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93件。endprint

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1+3”是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

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也是赤峰市成长的70年。我们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一系列方针政策,代表了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这也是70年建设与发展的根本经验,对于在“十三五”时期加快赤峰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打造创新驱动的制度环境

打造规范权力、保护市场的制度环境,是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保证。赤峰市坚持围绕中心、务求实效的原则。深入贯彻落实《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落实《赤峰市委、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的意见》《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科技事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案》《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意见》《赤峰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促进本地区科技发展的规范性文件,为创造有利于创新驱动的制度环境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

权力寻租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毒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很多有大大小小权力的人都在吃拿卡要,为个人利益人为制造障碍,或者搞利益输送、暗箱操作,怎么会对经济发展有利呢?”赤峰市应该坚持惩治腐败力度不减弱、零容忍态度不改变,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促进在行政审批、执法司法等重点领域秉公廉洁用权,严格落实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的规定。加强基层违纪违法线索排查,严查面向市场、服务企业一线公职人员“雁过拔毛”式的腐败行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3.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提升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干部作风不过硬,尤其是为官不为、敷衍塞责,就会贻误经济发展良机。赤峰市把改进作风和服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2016年6月通报3起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和2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017年4月通报6起“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的典型案例。切實实行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苏木乡镇(街道)和嘎查村(社区)五级联动,明确各级领导干部引领、联系点,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系服务群众组织网络。

4.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培育廉洁诚信的市场主体

自《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实施以来,赤峰市各级工商质监部门把实施经营异常名录管理作为强化信用约束的重要手段和事中事后监管的有力抓手。截至2016年11月23日,由于未按期公示年报,未按规定公示即时信息,在公示信息中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等原因,有13527户市场主体已通过赤峰市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其中企业5453户、个体工商户608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994户。同时,各类市场主体对信息公示制度的社会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市场主体和专业机构开始使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已引导督促了一批受到信用约束和惩戒的违法违规市场主体主动守法、修复信用。

经过70年的艰苦奋斗,赤峰市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总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赤峰市与兄弟市区相比发展差距仍然很大。“十三五”时期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内蒙古蒙东地区重要城市的赤峰市当前仍然面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发展方式、粗放、结构调整空间有限的问题。因此,加快发展,缩小差距,振兴赤峰已经是赤峰各族人民的心愿。新征程赋予新使命,新目标呼唤新攀登。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守望相助、一往无前,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加快赤峰跨越崛起的步伐,谱写好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赤峰篇章。

参考文献:

[1]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名词解释[J],实践(党的教育),2016(12).

[2]吴俊瑶,新常态下扩展赤峰市经济增长点的对策研究[C],“学习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6.

[3]郭松,从CPI走势看内蒙古经济发展形势[J],北方经济,2015(3).

[4]吴俊瑶、严岩,一核、一带、两翼——十三五时期内蒙古赤峰市产业园区发展对策建议[J],时代金融,2016(5).

[5]胡敏谦、史润林、陈晶海,党的领导与内蒙古经济发展[J],实践,2001(4).

作者简介:

吴俊瑶,女,蒙古族,中共赤峰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生,区域经济学。endprint

2008~2017 家电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