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为什么用莱卡镜头,徕卡镜头好吗?

来源:头条 ·2017年12月11日 09:05

有什么优势让华为专打莱卡牌?还是一种嚼头和营销手段?

如今的智能手机市场早已是红海。「竞争激烈」这一点在中国市场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2015 年之前,我们见证了开创销售新模式的小米的突飞猛进;2016 年,我们则看到了 OPPO、vivo 的策马狂奔。

最近几年,中国市场走过了「百家争鸣」、走过了「两强争霸」,来到了「三足鼎力」。只是不管市场如何变化,华为都是其中绕不开的话题。业界关于这家以通信设备起家的公司传闻和争论有很多,有人对华为的企业文化推崇备至;有人则对其技术不那么感冒。

抛开以上的争议,华为进入智能手机行业已有多年,目前最能代表其手机终端技术高度的自然是华为在刚刚过去的 MWC 上发布的 P10,搭载了徕卡的相机之后,对于华为手机来说,增添了什么色彩呢?

拍照:这台手机有三个徕卡镜头

从去年的 P9 用上徕卡双镜头开始,华为对于手机拍照的重视就显露无疑。而到了 P10 这儿,其徕卡镜头的数量更是达到了三个——前置摄像头也有「徕卡」加持。

徕卡之外,华为 P10 的摄像头参数依然保持了 Mate 9 以来的高水准:

  • 主摄像头——1200 万像素(彩色)+2000 万像素(黑白),F2.2 光圈,徕卡镜头,支持 OIS 光学防抖
  • 前置摄像头—— 800 万像素,F1.9 光圈,徕卡镜头

当然,对于一台手机而言,拍照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画质决定的。所以,我们直接来看样张。对了,由于爱范儿在此前的 P10 上手中,已经测试了前置自拍,所以本文将只关注其主摄像头表现。

以上第一张图为人像模式开启,第二张图则为人像模式关闭。可以看出,P10 的人像模式对于画面整体质感的改善是十分明显的,但注意看模特的头发部分,抠图仍旧有些不够自然。

二倍变焦后的效果如图。画面的细节基本没有损失,对于模特的构图也更加合理。只是,人像边缘细节较多的地方,仍略不自然。

在普通模式的日常拍摄中,华为 P10 的表现也是颇为不错的:整体鲜艳明快,对比度高,夜景的噪点控制也较为不错。要说问题的话,一是,在画面反差较大的地方,宽容度略不够;二则,夜景的亮度仍有提高的空间。

上月初,市场调研机构 IDC 发布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显示:

2016 年,华为以 1 亿 3930 万的出货量牢牢地排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第三的位子,相比去年的 1 亿 700 万,增幅为 30.1%;市场份额也从 7.4% 提高到了 9.5%。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在 2016 年第四季度,以 4540 万的出货量拿下了 10.6% 的市场份额。这也是华为首次突破 10% 的市场份额。

而在中国国内市场,华为在 2016 年一直以两位数的稳步增长速度保持在市场 TOP 3。2016 年第四季度,华为以 2290 万台的出货量和 16.9% 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二位。

华为自家的财报也显示,华为消费者业务预计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 1780 亿元,同比增长 42%,连续五年实现稳健增长。

以上的数字足以展现华为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绚丽成绩。但在余承东看来,华为「盈利能力不足,利润增长太慢」。

在 P10 发布前夕的华为内部讲话中,任正非希望把华为积累的图像技术应用到终端产品上,并且鼓励华为法国美学研究所参与到产品的开发设计中。

多彩、时尚、坚持设计传承和融入新元素,华为 P10 手机本身,便可以看成是华为在美学上的一次突破和新审美的开始。

设计之外,华为 P10 各方面的表现都没有明显的短板,也可以说这是典型的无所不强的「全能型」手机。这对于大部分消费者的日常使用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如果华为 P10 能在保持实用性的基础上,再出现一些在此前的华为旗舰上没有出现过的全新技术,这对于更追求新鲜感的年轻消费者来说,诱惑力会更强。

展开全部

徕卡镜头好吗?当然好,华为不傻,既然选择打徕卡牌,肯定就有他的道理。就相机镜头来说,徕卡在光学方面有着绝对地位。就比如说,50定焦镜皇,很多人会想到Leica Noctilux 50/0.95,超大光圈的定焦镜头,很多人心中的梦幻逸品。

我可以拿这支镜头来说明一些问题,文章直接从我们公众号“君峰徕卡”上复制粘贴过来的:


《为什么它值9台iPhone X——强毒Leica Noctilux 镜头》

我们知道,徕卡有支镜头一直是许多摄影爱好者心中的梦幻逸品,若问“最想拥有的徕卡镜头”,十有七八会答“夜神”——Leica NOCTILUX 50/0.95,然而它近8万的售价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前阵子 iPhone X 发布,近万元的价格引起一片争议,摄影圈内则不动声色地扔出一张图,让很多圈外人惊诧不已:这是什么镜头,为什么那么贵?!

对徕卡而言,“0.95” 并非代表一个数字这么简单。

众多周知,Leica Noctilux-M 50mm f/0.95 ASPH.是目前徕卡的最大光圈镜头,它也远不止是徕卡的一个产品,更是代表了徕卡镜头的最高光学品质。

徕卡相机镜头设计总监彼得·卡伯,同时也是50/0.95的总设计师


从1966年最早的50/1.2,到现在的50/0.95,NOCTILUX 历经50年岁月变迁、三代更迭,已经成为了一段传奇。人眼的 “最大光圈” 不过在 2-3 之间,光圈到 F1 已然超过人眼感知度的极限,这枚镜头大胆突破了 1:1 的光学极限


以前小编给大家分享过徕卡镜头的制作过程,其实这则视频就是用来说明 “Leica 为什么这么贵”,比如下面这张视频截图上的文字写的 “100种不同种类的光学玻璃”

别看是小小一片玻璃,其实光是玻璃镜片本身的原料就已经是难上加难的高科技工业。

以 Leica 镜头来说,里面使用的镜片光是玻璃配方就有超过百种(还有一些以前用过,现在已经停产的),在经过配方融解、混合、凝固之后,还必须经过非常长时间的「退火」,也就是让玻璃从融解高温降到能用手拿的程度。

限量特别版50/0.95


由于玻璃退火速度越慢越能提高镜片的折射率,因此 Leica 的玻璃退火需要六周,差不多是每小时降温一度。这不仅意味着做一颗镜头要很久(约五十二周),再加上Leica坚持不用化学药剂帮助玻璃融解、精密控温等,直接造成 Leica 镜头成本与售价暴涨。

这也是为什么一枚夜神能卖到8万,正是成本过高所致。

既然对玻璃质量那么在意,那么严格检查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Leica 宣称这些玻璃将接受老经验技师的 60 项检查,不过请不要以为都是像上图这样用肉眼检查,当然还会配合各种不同的仪器来检查玻璃的质量,毕竟 Leica 镜头都那么贵。

拆镜头时看到的蓝色或绿色胶质,就是避免螺丝松脱用的


在确认玻璃质量符合要求之后,经过精密的电脑控制器材打磨、抛光,才能制作出 Leica 镜头的粗胚,之后再经过镀膜、边缘处理、胶合之后才能组装成镜头。

你可以看到镜头上有个英文 “ASPH” ,意思是非球面镜片抛光,根据 Leica 的说法,非球面镜片制造是一开始 Leica 独家开发的技术。

完成抛光之后,镜片才会呈现晶莹剔透的外观。上图是镜片正在超声波洗净机里面清洁,这是为了稍后的镀膜作准备,避免在打磨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影响镀膜质量。

我们知道,紫边与色散是镜片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之一,改进的方式可以用特殊制作的玻璃,也可以利用两片玻璃黏合在一起的方式校正色散。

上图就是用胶合方式处理,针筒挤出来的是镜片专用特殊胶水,涂上去之后会直接把另一片玻璃放上去黏合。

在视频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步骤:「帮镜片的边缘上黑漆」

视频上并没有详细说明是干嘛用的,不过老师傅说,这是用来避免镜片内反射与镜筒反光。

镜筒内部涂黑可以防止光线进入后发生反射造成照片上出现鬼影。这个黑漆原厂使用的都是独家配方的墨水,绝对不是自己拿个黑色油笔涂一涂就能了事的!

镜片完成之后还要再经过一次测试,这部分除了用仪器测试之外,也要经过肉眼测试才能完成。

不过想想徕卡镜头在二战时期的镜头到今天依旧相当有竞争力,天晓得在那个没有电脑的时代是怎么做出来的…

Leica镜头外壳都是金属制造+CNC刻印,这点是 Leica 与日系镜头最大的不同之处。

很多人都会以为制造镜头只有镜片属于精密工业,但实际上镜筒制造的精密度要求并不亚于镜片!

Leica SL+M-50/0.95


根据知名 Leica 图鉴作者 Erwin Puts 的书中所述,Leica 某些镜头的全对焦行程只让内部镜片前后移动0.75mm,足见镜筒制造工艺的重要。

完成镜筒之后,还要经过电镀、烤漆等工序才能打造出我们常见的银色/黑色镜筒。

镜筒组装起来之后就像上图这样,是一种一筒套一筒的复杂结构。不要小看镜片结构,每收一级光圈,镜片玻璃配方和结构都要重新设计,而且困难呈指数式增长

NOCTILUX 能收到 F0.95,天知道做一枚这样的镜头得费多少功夫。

最后就是镜头组装啦!Leica镜头到今天还是手工组装(所以做一颗平均要52周),想想看,如果镜头便宜到只要两三千就能买到,全手工组装怎么可能划得来?

适当的转移产地、降低劳动成本、引进自动化机械、简化镜片生产(例如塑料镜片)等都是现在很多镜头制造厂的必修课,但这也是徕卡镜头不同于其他镜头之处,因为比起成像,我们第一眼看到的,更是镜头本身的质量啊!

一颗拿在手上沉甸甸的镜头对我们来说的满足感才是最高的~

如果说徕卡只是卖情怀,那么光凭情怀就能卖这么贵,为什么其他相机厂商不这么干?单纯靠情怀又能支撑多久?

我想,答案尽在这支镜头中。

2008~2017 家电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