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QQ音乐、虾米音乐、网易云音乐,这三者的优劣势有哪些?

来源:头条 ·2017年11月28日 12:41

因为虾米买断了我最喜欢的艺人的版权,所以不得不用,然后充了一年的会员,真心虾米的app做的很差,比它更差的就是虾米的电脑版和网页版,后来发现虾米并没有买到我喜欢的那个艺人的日文歌的版权,所以被逼开始用qq,发现没有以前那么差了,准备充豪华年费绿钻的时候犹豫了。qq和网易的曲库对于我来说几乎一样,但是网易的歌单和评论十分有趣,而绿钻可以装逼?免广告?豪华绿钻(送一年音乐包)值得充吗?

作为一个因为工作原因需要三个客户端同时使用并且都是会员的人,我的使用方法大概是这样的:下经典老歌去虾米准有,找不到又要付费的新歌去qq音乐应该能找到,歌都找到以后不知道节目里说点啥去网易云音乐看看大家都说啥,借鉴一下。


使用的主观感受大概是:


QQ音乐:歌好多啊,啥都有啊,作为音乐下载曲库挺好的,然后...没有然后了?


虾米音乐:别家下不到的经典歌只有你们这儿有我知道,但是会员下歌每个月有限制?虾米好贵!电脑端的客户端用了三年,终于更新了!?(主观感受)


网易云音乐:他家的歌单好好,可以找好多相似的歌。他家的评论好好,可以有好多种感受。他家的歌越来越少了...哇有新歌了!——应版权方要求,当前专辑需要单独付费。

(当然付费专辑三家的会员都需要单独购买)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音乐软件鄙视链可以大概知道三个软件的人群:


号称有情怀的中产阶级网易云音乐用户瞧不起用QQ音乐的音乐商品消费者和虾米音乐里的过时流行音乐,虾米音乐的重度发烧友们瞧不起QQ音乐的大众流行新歌和网易云音乐的小众流行新歌,QQ音乐的音乐爱好者们瞧不起网易云和虾米的那些跟不上潮流的叔叔阿姨们。


用户群体:

QQ音乐:

从周围人的感受来讲,QQ音乐的用户年纪是偏小的,大概集中在高中和大学生。因为其实现在的高中大学生都在QQ上活动,他们觉得微信是“老人家搞事情的地方”,所以为了满足他们的受众,同时也发挥腾讯加的优势,QQ音乐上有很多年轻人的爆款新歌,比如很多欧美歌手资源的独家,比如中国有嘻哈的版权、明日之子、梦想的声音的版权,很多当下的热点他们一定都会尽力照顾到。这一点,其他两家从资源和版权来讲都很难企及。


虾米音乐:

一开始虾米音乐其实经常站在音乐客户端鄙视链的顶端,因为很多重度歌迷都会上虾米,不仅仅是因为虾米最早的推荐功能,而是因为虾米独立音乐人的计划,在初期给了很多独立音乐人扶持和推荐,所以上面有很多国内的民谣歌手、电子音乐人、饶舌歌手在上面发布,在这些音乐早期还是非常小众的时候,可能也只有在虾米上面才能找到,所以这个时期收获了很多拥趸。而且对于一些国外的小众音乐人,在虾米搜索也能有很多惊喜。另外在后期阿里音乐的背景搞定了很多老牌唱片公司,导致如果你想听滚石的歌手,李宗盛、林忆莲,几乎都是虾米的独家版权,这一部分造就了核心的用户群。


网易云音乐:

网易云音乐很多的用户,很多都是因为口碑推荐吧。

“身边看起来很爱音乐的朋友都在用网易云耶!我也要试试!”

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心态下载了客户端。其实在音乐版权大战中,没有BAT的支持,也没有独特资源的网易云,能够持续出现在大家的讨论中实属不易。因为他是生生靠着个性化歌单推荐、评论的热度,和少量的独家版权撑到现在的。有些人的角度看起来好像是全民都在用网易云的状态,但其实在所有播放器的下载量排名中,网易大概只有排名第十。只是因为网易的用户却是是比较有网络话语权的用户,导致的一种看似火爆的现象。说白了,大概是依靠人性化的设置、情怀和社交,一直维持着所谓的用户粘性。


其实说起来,三家音乐的特点也完全符合他们背后的基因,作为产品来说,QQ音乐更像是腾讯旗下的一款分类产品,在腾讯的音乐产业里,和全民K歌并驾齐驱,社交上有微信、QQ,以及延伸到各行业也的触角,每一款产品都有自己的核心功能,所以QQ音乐在娱乐性和社交性上并不会过于注重,只是单纯的想要做好和音乐相关的事情。所以如果简单的当成一个发掘音乐资讯,下载新歌的产品,是非常好用的。


虾米音乐也继承着阿里的基因,虽然现在的DJ Party功能也引入了听众的参与度,想要加大听众的参与感,但作为一款文化产品,商业气息还是过于浓厚,除了背后巨大的资源变现野心以外,阿里对于线下演出市场的布局也和阿里的会员形成呼应,推出了演出年会员功能,据说可以拿到线下演出的折扣门票。阿里也尝试过社区,但是以垂直大V的方式来告诉你怎么听歌这件事情,好像是失败了。听歌这件事情本来就是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没有对错,凭什么你就是大V啊!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博主来教你买衣服!网红来教你买东西!(收)


网易云音乐更像是一个独立的音乐世界,像网易旗下的产品一样,追求着情怀与精致,对于文化产品来说,网易都挺用心的。歌单的功能让很多人仿佛打开了新的世界,评论的功能让很多人都可以参与,网易云音乐像是一个完整的生态,还有这比较深度的社交功能。私信或者评论,也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也相当成功,是三家音乐社交性最强的。但是随着QQ和虾米的打通,越来越少的歌曲版权,看着歌单里收藏的歌灰掉的点不开的越来越多,也会流失很多听众。毕竟作为音乐软件,失去了听自己喜欢歌的功能,也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QQ和虾米都只是腾讯和阿里旗下的产品线,而网易是一个独立的音乐世界,只不过在商业的力量下,没有核心资源,也没法走的太远,希望下次版权合并的时候可以加上网易,可以让这个不止于音乐的软件,可以走的远一点。

毕竟现在版权局已经约谈过音乐公司了:要求授权公平避免独家版权。


对于我们来说是好事啊,以后我可能不用买三个会员了。(那个...我有付款截图..能不能报一下)


反正不管怎么说最终方便大家听歌才是最实在的,独家或者垄断到最后,受伤的也只有歌迷...希望音乐行业越来越好吧,版权上已经跨出了第一步,付费意识已经有了,以前想想音乐下载还要钱简直是不可能的吧!虽然现在也是被逼的...不下听不到


所以最后如果你想冲会员,结论是:看你的需求而定,看你喜欢哪种类型的歌,或者你喜欢什么样的听歌感觉,来选择音乐软件。

展开全部

2015年是数字音乐的变革年。整个唱片行业愈渐显的式微,在线音乐市场开始规范化。腾讯、阿里两家巨头在音乐版权上掀起了腥风血雨的竞争。与此同时,以QQ音乐,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为首的几款明星产品,也在各自埋头寻求产品模式和用户体验上的突破,在原本同质化的市场中尝试一些差异化的创新。

1.市场格局

QQ音乐上线于2004年,是目前市面上最老牌的播放器之一。从QQ空间早期时代开始,陪伴了一批70、80后成长,拥有最庞大的用户基础。

网易云音乐是在线音乐领域的后起之秀,2013年上线,效仿了Spotify的radio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基于私人FM、歌单、社区的音乐发现体系,凭借其独特的产品体验和良好的社区氛围获取了许多忠实粉丝。

虾米音乐上线于2008年,创始团队是一群热爱音乐的阿里系同学。虾米最初的定位是音乐分享社区,所以具有浓重的贴吧氛围。同样拥有一群忠实粉丝,但虾米更加年轻化。

从应用排名上,我们可以清晰了解目前在线音乐领域的市场格局:

易观智库-移动音乐领域应用排名

以上截图,是易观智库移动音乐领域应用排名榜单。QQ音乐稳居榜首,云音乐第六,虾米第十。同时,在活跃人数与使用时长上,云音乐和虾米都显示出了上涨趋势。这一特质在前十榜单中并不普遍。

完整的市场份额数据很难找到,只看到一些报道中提到:“易观国际发布的《中国移动音乐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5年第1季度》中,网易云音乐排名第十,市场份额只有2%,远远不及行业三甲酷狗(18.4%)、酷我(17%)、QQ音乐(15.7%)”。而按照目前一、六、十的排名,可以得出从一季度到四季度,三款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上都有大幅提升的。QQ音乐超过了酷狗和酷我,市场份额应对会到20%左右;云音乐从第十升至第六,推测份额可能在5%左右;虾米排名第十,如果以云音乐一季度份额做参照,则虾米目前的份额大概为2%左右。

以上为三家市场占有率的总结。同时,另一个重要市场背景,是三家对音乐版权掌控。腾讯在前期积累了大量的数字音乐版权,独家代理了华纳、索尼、杰威尔、福茂等知名音乐厂牌的流媒体播放版权。2015年腾讯与网易达成协议,将其月150万首以上的音乐版权,授权给网易云音乐使用。虽不是网易自己买下,但这一合作还是对市场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腾讯把具实力的竞争拉入赌局。自己大赚一笔版权费,同时还推动了在线音乐市场朝良性竞争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虾米这边,依托于阿里的巨大靠山,同样在15年拿下了大量版权。与三大唱片公司合作,并且与相信音乐、滚石音乐、华研国际、BMG、寰亚唱片等多家知名唱片公司牵手,拥有这些公司的独家版权。

2015年过后,音乐版权的争夺基本告一段落,众厂商遵守了游戏规则,纷纷下架无版权音乐。而产品间的竞争才刚刚开始,高昂的版权费用带来的是巨大的商业化压力。2016年,各大平台必然会在产品策略与体验上寻求突破,属于互联网人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2.目标用户群体

回顾2015年的在线音乐市场,有两大趋势让人印象深刻。第一是上面已经提到的版权化、规范化,第二则是使用场景的移动化。移动互联网的风吹了好几年,但用户对于音乐产品的使用习惯,直到去年才发生巨大改变。之前移动端的音乐产品,仅仅是把PC端的音乐播放器搬到了手机上。

音乐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以及用户使用习惯的改变,推动了移动音乐产品的变革。同时,版权的规范化给玩家们带来了盈利的压力,在产品模式上突破显得愈发重要。所以,云音乐和虾米在一众新产品中异军突起,而QQ音乐也积极地改变自己。三个产品在演进的过程中,逐步将各自的特点放大,逐渐形成差异化竞争。

百度指数-人群属性

上图数据来源于百度指数,三款产品在用户群体的基本特征上存在一定差异。

可能由于同属腾讯互娱事业群管辖,QQ音乐的用户群体特征和QQ空间非常类似,什么年龄段的用户都有。正如进入界面上的slogan“听我想听的歌”一样,QQ音乐的定位,是用最佳的基础听歌体验,与好看的交互方式,服务于最大的用户群体。所以,基于这样的定位,可以看到QQ音乐在社交和音乐发现上没有令两款产品做的大胆,反而很重视基础的听歌体验。

网易云音乐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承了网易系产品的态度与情怀。云音乐迎合了大量80后乃至95后的男性用户的口味,评论和社区板块里有非常好的氛围,常常能看到触达人心的深刻文字。而作为比较早尝试歌单的产品,在歌单运营上也有一些独到之处。

至于虾米音乐,从百度指数的截图上可以看出,它的用户群体更加年轻化,也拥有更多的女性用户。所以,虾米以一种类似信息流的方式呈现推荐内容,让用户在碎片化信息里,快速获取音乐。

3.产品功能对比

以下是我整理的三个产品的功能列:

QQ音乐功能清单网易云音乐功能清单虾米音乐功能清单

可以看到,三者在基础的播放功能上是非常类似的。这种类似体现在:

1)播放器都隐藏在页面底端,点击进入播放界面;

2)基础的播放、暂停、上一首、下一首、播放模式,无疑是一样的;

3)对于任何一首新的歌曲或者某种形式的歌曲合集,都可以直接加入到播放列表(队列)中;

4)在播放功能附近都做了相关歌手/专辑/歌单等的推荐;

5)都可以查看歌曲评论;

6)调整歌词进度、翻译、免流量等附加功能。

当然,你会觉得我在功能列表里列了这么多东西,难道涉及到播放功能的都一样么?如果非要问有没有区别,我可以告诉你,是有区别的。比如:

1)QQ音乐在播放界面中做了弹幕

弹幕功能在知乎上引起的广泛的讨论,总的来说,知乎网友几乎是一边倒地嘲讽这一功能,尤其是爆出该功能在刚上线时盗用了网易云音乐中的评论。我自己的看法是,这个功能的设计,符合腾讯以用户价值为依托的理念。首先,弹幕的开关是隐藏得很深的,所以如果你不喜欢它,是完全不会受它影响的。其次,这个功能,对那些孤独的、在音乐中寻找陪伴感的用户而言,是很暖心的。

2)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都做了歌词图片,虾米没做

当听到/看到两句能表达自己心情、感受的歌词时,人们总会在社交网络上分享它们。而QQ音乐和云音乐则把它做成了功能,让你直接分享。最终生成的图片在设计感上二者有些许不同,在后面会具体分析。虾米没做,可能是需求没排上期,但是它好处太多不言自明,虾米错失了一个机会。

但这两点区别,对于单纯只是搜索音乐、听音乐的用户来说,是没有太大差异的。所以总的来说三者在播放功能上的差别并不大。对于如何播放选中的歌曲这件事,用户已经形成比较坚固的习惯,所以大家做得类似也很好理解。

而三个产品关键的区别,主要在于各自所构建的一套音乐发现体系。新音乐有好奇心的用户,会顺着产品的引导来发现好的音乐。对于移动音乐产品来说,接下来拼的是谁能更好地引导用户发现音乐,让用户玩起来。

我从2011年年中开始用这个模型来判断各种新出现的互联网产品,一直用得很顺手,命中率较高。这个模型由三个特征组成:

一、碎片(Fragments)这个产品中的主要内容,一定是碎片化的,而且碎片是同构的。比如Twitter把“一切事物”碎片为140个字、新浪微博把“一切事物”碎片为140个字+一张图、Pinterest把“所有美好的事物“碎片为一张图+一小段描述+一个URL、蘑菇街把“所有美好的女性商品”碎片为一张图+一小段描述+一个商品购买地址(包括线上和线下)。

二、组织(Organize)为什么要碎片?因为同构的碎片很容易以各种维度被组织。组织的方式越自由,信息流动的速度越快,相应的也无法获得沉淀。

三、再组织(Re-Organize)当信息碎片按某种形式组织好之后,这样的产品还会允许用户用非常自由的手段重新组织信息碎片。比如新浪微博的“转发”功能,就是把别人的信息碎片重组到自己的时间线中。

这个模型,还算比较好理解吧。下面我开始对三款产品的发现模型进行打分:

1)碎片:QQ音乐4.5分,云音乐4.5分,虾米音乐4.5分

音乐产品与社交/内容产品不同,社交/内容产品的碎片可能只会是一条动态或是一篇文章。而音乐产品的碎片是很多样的,可以是一首单曲、一张专辑、一个电台等等。它们都可以以独立的形式推荐给用户。目前三款产品所包涵的碎片类型有歌曲、专辑、歌单、电台、专栏内容五种。

这五种碎片,三个产品都有做,但是做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QQ音乐最大的优势在于内容上的能力。借助腾讯在产品运营上的领先理念,以及娱乐行业的优势资源,QQ音乐可以产出更丰富、高质量的内容。从表象的产品结构上看,QQ音乐更加突出专栏与MV内容,基于此打4.5分。

网易的优势在于新闻、媒体能力,所以一般网易系产品都会有一些自生产内容。这一特性在云音乐上的体现方式,就在于电台的运营上。与另外两款产品不同,云音乐的电台叫做“主播电台”,是真的有主播主持节目的电台,质量远优于普通的歌曲合集,所以也打4.5分。

作为独立创业公司,虾米的资源相对有限,在内容上占不到什么便宜。但是虾米在碎片的展示方式上做了创新。在原有的基本信息+图片的碎片结构上,增加了用户对碎片的文字描述,可读性更强,可以说是更深度的碎片划,所以我还是给4.5分。

2)组织:QQ音乐5分,云音乐4.5分,虾米4分

总结三个产品对五种碎片的组织方式,如表格所示:

组织维度对比

QQ音乐在栏目运营上有很多想法。从其组织碎片的方式上可以看出QQ音乐的运营重点,即围绕明星、音乐时间(选秀节目、事件等),生产有影响力的音乐内容。此之,相比其他产品,QQ音乐更加注重MV的运营。

云音乐的特点是关注用户的口味和需求,私人FM、每日歌曲推荐、推荐歌单、主播电台推荐四个栏目都基于用户的使用习惯而产生。

虾米音乐在碎片组织上相对较弱,但是也有鲜明的特点,即突出音乐主题。更多电台横向还有三个按钮,每天不同时间推荐不同主题的电台音乐。在围绕音乐人、事件和拥护偏好上的碎片组织不强。

3)再组织:QQ音乐2,云音乐5,虾米4

所谓再组织,就是将别处发现的碎片放入自己的board或timeline,让关注者获取更丰富的、经过筛选过的信息。QQ音乐在这方面是做的最弱的。没有社区板块,用户只能获取系统推荐的歌单(大多来自于音乐达人)。而普通用户收藏的单曲、歌单,很难被其他用户看到,基本不存在再组织场景。

而云音乐社区+歌单的音乐再组织体系,是我目前看到的最理想的产品框架。云音乐采用了一种类微博的方式搭建音乐社区,这种社区模式从两个方面促进了碎片的再组织:第一,社区内的信息再组织。以音乐+图片+文字的形式将信息碎片化,放入信息流,用户可以自由发布、转发,让优质碎片进入自己的time line。第二,更重要的是建立了用户间的关系链。相互关注的用户可以被引导查看对方整理的歌单,从而有机会产生更深度的碎片重组。

虾米同样有社区模块,但是结构与云音乐不同,采用了same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具备高度灵活性和可扩张性。话题板块和内容本身不会受到产品结构的束缚,可以很方便地扩展,甚至像same一样产生新的碎片形式(比如打卡、语音、红包等等等等)。而任何话题下的人都能都可以自由交流,没有关系链的限制,信息流速度会很快,用户也有机会快速交流。但这种模式的弱点也同样明显,用户间只有基于话题的关系没有强关联,沟通也只是基于一个小碎片信息,很难在音乐收藏上产生交互。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产品结构怎么搭、社区做还是不做,都是基于各自定位与目标用户来看的。同样的微博式社区,放到虾米里可能效果就没有那么好,因为虾米的用户群体更需要点到点脉冲式交流。把same式社区放到云音乐里,那些80后用户可能点都不会点开。而至于QQ音乐不做社区,同样有其道理。用户规模如此之大,加一个社区的效果很难预测,肯定会对影响到一大片用户的体验。

4.功能交互分析

(1)首屏&导航栏

首屏对比

首页的方案体现了产品定位的不同。QQ音乐把「我的音乐」设为产品首屏,而云音乐和虾米的首页则是推荐Tab页。关于我的音乐的讨论会放在后,这里先分析首页定位的逻辑。QQ音乐的逻辑应该是,大部分用户把QQ音乐当做播放器使用,进来直接播放本地歌曲的流量占比很高。如果把推荐页设为首页则有损用户体验。

而云音乐和虾米的用户,对在移动端发现音乐的接收程度可能更高。新鲜的互联网产品更容易在大城市传播,而生活在大城市的用户拥有更高的Wi-Fi覆盖率和更低的流量费用,也更容易养成新的使用行为。

在导航栏上,QQ音乐和云音乐都使用了类似的顶端双层导航栏。而虾米音乐音乐产品架构的设定,顶端导航栏只有一层。

为什么三款产品都采用了顶端导航+底端播放器的设计呢?大多数用户的习惯都是右手持机,大拇指触控。在手机的四条边界上,底边,尤其是右下角是最容易点到的地方,所以这里应当放点击频次最高的按钮。大多数音乐产品都默认对播放的控制是产品的核心功能。而顶端Tab可以左右滑动,不存在点击的问题,所以这套结构被大量音乐产品沿用。

在这套结构的使用上,云音乐相比QQ音乐会吃点小亏。因为云音乐的首页是推荐页,那些上来想直接听歌的用户,需要划过四个Tab页,或者从边框开始滑动,才能到「我的音乐」,难免有点繁琐。

(2)播放器

在播放器的整体设计上,三款产品的相似度很高。播放控制按钮仍然是放在了底端,方便大拇指灵活操作;都使用了播放列表的概念,可以轻松地控制后面的播放顺序;QQ音乐、云音乐都采用拟物设计(模拟实体唱片播放),圆形展示封面,边播放边转;QQ音乐和虾米都做了当前歌词的露出。

播放器界面对比

而在细节上,三者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例如三者左右滑动和轻触所查看的内容就完全不同。QQ音乐的设置是,左滑动查看歌曲信息和相关歌单,向右滑查看歌词,轻触查看更多选项。

QQ音乐播放器

QQ音乐的播放器的界面交互方案,让人感觉非常趁手。没有隐藏很深的内容,所有歌曲相关的控制、收藏、推荐功能,要么直接展示在播放首页,要么只用滑动、轻触就可获取。这样的交互效率比传统的按钮方案高很多。尤其当用户右滑查看歌词后,很可能会习惯性左滑,查看更多内容,给推荐内容更高的曝光度。

而云音乐左右滑动是前后切歌,轻触展示歌词。没有QQ音乐那种抽屉式的效果,把收藏、下载和查看歌手、专辑、歌单的功能,全部都整合到代表更多选项的“三个点”的按钮里:

云音乐播放器

下载和收藏在播放界面里就有,影响不大。但那些音乐推荐功能会稍受影响。这样设计的好处很明显,就是简洁。播放器就是播放器,没有那么多页面起来切去的,追溯事物的原本。你什么时候见过唱片机、CD机两边还藏点东西的。但缺陷是在歌曲推荐上,露出率会比另外两家滴。可能云音乐PM宁可牺牲一点流量,也想保留最佳的体验吧。可能云音乐对用户使用产品的方式有不一样的期待:当你打开播放器的时候,就静静地听歌就好,欣赏完了,再去发现另外一首。

虾米的播放器,算是将产品空间利用到了极致。左滑是播放列表,右滑是专辑、艺人、其他精选集。可以非常方便地满足用户在任何该场景下,任何一种对新歌曲的好奇:

虾米音乐播放器

仔细地分析一下用户打开播放器的场景:在听一首歌曲时,如果我点击进播放器,一般代表被一首歌感吸引。这种基于音乐的吸引,会很自然地发展成为对歌词、歌手、专辑的探索。但对包含这首歌的歌单、精选集、电台,应该不大会有主动的好奇(只是猜测,页面埋点数据可以证明)都是一种商业手段,尤其是当你无法保证精选集质量的时候。

(3)歌单/精选集

歌单界面

QQ音乐和云音乐的歌单结构、功能非常类似,都是简单的歌曲合集,而虾米的精选集则以内容订阅的形式呈现歌曲。相比前两者,虾米精选集有不一样的定位。

歌单这一概念,实际上是从用户的自然行为中提炼而出。很多用户都有对自己播放器的歌曲分类、分文件夹的习惯,而云音乐(以及QQ音乐)做的是给用户提供相互分享歌单的功能。所以,对于云音乐而言,歌单最核心的要素是歌曲、歌单的名字(代表主题)以及歌单主人。而精选集则是更加深一层的产物,他的目的不单单是私人的音乐合辑,更多的是带着关注着去听歌。所以,歌单与精选集之间最大的区别,是歌单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行为,用户通过它交换音乐体验;而精选集是一个中心化的行为,供给方吸引需求方关注,并为其提供高质量内容。

所以,云音乐、QQ音乐在界面中强调了收藏、分享、创建者主页这种具有社交属性的功能。而虾米精选集则是弱化了人的概念,注重对每首歌曲的深度诠释,吸引用户订阅。

但是,QQ音乐又有一些特立独行的地方。比如做了一个歌词本的功能,比如没有评论的功能。歌词本这个东西,我真的不大理解。唱片公司卖CD的时候,是得把所有歌词印到一张纸上,有情怀的是会做成歌词本。但是对于数字音乐而言有什么必要呢?难道用户会听一首歌的同时,欣赏另一首歌的歌词?或是会有人专程来看某个歌单的歌词?这个需求我很怀疑。没有评论功能,从产品本身找不到理由,大概是排期没排上吧。

(4)社区

三家对于音乐社区的定位、处理方式都不同,所以需要逐个分析。

首先是QQ音乐。目前在QQ音乐里,还看不到社区的影子。如果把分析范围扩大到与社交有关的元素,那就必须提到QQ音乐的弹幕了:

QQ音乐-弹幕

刚上线的时候,很多人吐槽QQ音乐偷偷抓取了云音乐的歌曲评论。但是我认为这丝毫不妨碍它成为一个好功能。前面已经提到过,QQ音乐的弹幕入口藏的比较深(在歌词界面),和其他产品的评论功能一样,是丝毫不影响其他用户正常使用的。而对于它的目标用户,却带来了优于评论功能的体验。对那些通过听歌来排解孤独、不开心的用户而言,弹幕让他们感到有很多人在陪他们一起听歌,有了被陪伴的感觉。

另外,最近QQ音乐重新优化了用户的个人主页:

QQ音乐-个人主页

看上去它有一点点鸡肋,因为没有社区,个人主页被访问的机会很少。但是从这里也看到了QQ音乐的一点野心。在第一Tab「口味」里面,可以看到比较全面的用户画像:

QQ音乐-用户画像

里面包括了用户的歌手偏好、音乐流派偏好、语种偏好、年代偏好。在用户画像的背后,是腾讯强大的大数据能力,以及运营对每首歌曲、每个歌单的标签编辑。不知道其他产品会不会有相同能力,但至少目前只有QQ音乐展示出来了。

目前,这套用户画像的潜力和价值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但是QQ音乐肯定会围绕它做一些新的玩法。

然后来看看网易云音乐。

网易云音乐-社区

在前一节已经分析过了,云音乐这套社区+歌单的分享模式,是我非常看好的。但是目前运营的并不好,用户间的关系链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很多优质用户实际上并没有持续输出内容。可以说云音乐在产品和运营上亟待突破。所以在这里,我就少讨论点界面交互,重点说说产品的策略吧。

翻看了一下自己所关注的几十个好友,主要的来源渠道有:真实的好友(通讯录、微博等),通过歌单发现的好友,明星和达人用户,以及少量在动态里推荐我关注的用户。先后顺序代表数量占比排名。这种好友结构,和早期的微博非常类似,同时基于真实好友+同好建立用户关系链。但是相比微博的内容结构,云音乐社区的传播性要逊色很多。音乐本身就是一件不大具有分享属性的东西。可以观察一下,即使是在关系链区域完善的微博里,音乐内容的互动性也是普遍低于其他类型的内容的。所以在云音乐社区,更是很少看到高互动量的帖子。这是目前社区低活跃度的一种体现。

如果重新梳理社区的场景,我认为最关键的有两个:第一,通过社区去发现新的音乐,因为关注的都是与自己同好的用户,所以更有可能发现符合口味的音乐;第二,粉丝社群,创造粉丝与音乐人之间的交流社区。这两个方向绝非我自己意淫的用户需求,而是实实在在已经存在的使用场景。

而针对这两个核心场景,我有两个功能上的建议:

第一,对于动态信息流中的单曲,提供加入播放队列功能。我自己会有一种使用习惯,就是扫一眼今天更新的动态,看看有哪些感兴趣的歌。假如今天更新了20条状态,如果想要听完这二十首歌,要么一直在动态里等着,要么得来回进动态20次。对动态增加播放队列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第二,猜测「附近的人」Tab页活跃度并不高,如果数据确实如此,应该可以考虑替换为一个粉丝社群的Tab页。基于音乐人维度的社群,能给音乐人充足的理由来云音乐社区,会有很多种玩法。比如李志的现场很强,可以发起一个活动,每个歌迷po一张自己拍的现场照片;陈粒的歌词脑洞很大,可以用她的歌词来写段子。

最后是虾米:

虾米音乐-社区

说实话,对于这种same模式的社区,在某个垂直领域里应用的效果,一直感到有些怀疑。same之所以能够吸引大批年轻用户,是因为其独特的基于话题(而不是关系链)的社区模式。运营可以天马行空地发挥创意,想出各种脑洞大开的话题。用户也可以肆意回复,因为没有关系链,不必再去担心隐私、名誉一类的束缚。在这种规则下,社区很容易产生众多小群体的讨论,会有很可观的活跃度。

但问题是,对于一款音乐产品而言,这种社区里的讨论内容真的很容易偏题。在热门里随手翻一翻,大多数动态都没有带音乐链接,毕竟有太多比音乐更吸睛的话题了。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虾米只是把社区作为了一个二级功能,放在乐馆Tab下。

那到底虾米的社区该不该在内容上做一些限制或引导,得看他们如何看待这个社区了。如果社区的目的是希望提供一个深度交流音乐的空间,那可能虾米需要做一些调整。如果目标是让用户爽,增加产品活跃度和打开率,那现在就是比较好的状态。

除此之外,虾米社区的交互方式与云音乐也有一些不同。首先,虾米把热门作为了一个单独的Tab页。这样的设计在刚处于启动阶段的产品中比较常见。通过优质内容可以去逐步引导用户发现并关注话题。另外,虾米社区中链入的歌曲,是支持直接放到播放队列的。用户可以在浏览过程中,随时把音乐加入到播放队列中去。

6.在线音乐的未来

近一两年,在线音乐领域出现了一些产品上变革。比如音乐社交化,比如碎片信息流式的音乐设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变革依然会持续出现。我认为主要的变革方向在以下几点:

(1)视频化、直播化

15年,用户观看移动视频的习惯已经逐逐渐被培养起来,预计移动端音乐MV的播放也会暴涨。QQ音乐已经明确提出,在16年,MV将成为非常重要的板块,已专门建立一支团队来运营MV。此外,据说QQ音乐还会在音乐直播上做出一些尝试,以秀场模式做线上音乐会,增强用户互动。从产品结构上,云音乐和虾米未见有特意布局的迹象。

(2)更深度的个性化推荐

一款理想中的音乐产品,个性化推荐应该是最关键的板块之一了。精准、丰富的内容推荐,可以让用户不必思考,一进入产品就开始沉浸于其中。

网易云音乐在个性化推荐上走得最远,整个首页都由个性化内容组合而成。这些推荐内容,基于了用户的收听纪录、歌曲收藏、歌单收藏等等用户行为,能够对用户当前口味作出迅速的反馈。但是,社区板块的内容、用户推荐才刚刚起步;首页推荐的准确度、丰富度,肯定还有持续优化的空间。而QQ音乐,则是已经为海量用户建立了口味标签,可以预见其会在个性化内容上做出一些突破。

(3)娱乐化、社交化

这是所以泛IP领域产品都在挖空心思考虑的问题,日益高涨的版权费用,带来的是越来越迫切的变现需求。变现的基础,就是用户不再仅仅只是一播放就离开,而是能够停留在产品内,进行深度社交和浏览。这就需要各个产品去探索新的能与音乐结合起来的娱乐、社交场景。

目前,常见的音乐产品变现方式主要是会员(高频音乐下载)、包流量听歌、专辑购买。未来应该会有更多的玩法出现,让那些有付费潜力的用户玩起来。

2008~2017 家电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