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中国经贸 ·2017年11月26日 20:43

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法律问题与对策建议

【摘 要】“三农” 问题一直以来倍受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和政府不断推进和深化农村改革,极大的改善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状况。随着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快速的发展,“三农”问题中最重要的土地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自古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保证,因此,农村土地问题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大局,应该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农村土地; 经营权流转; 问题; 对策

2008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要建立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允许并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多种形式进行土地流转,以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进程。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

1.农民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认识模糊,流转意识不强,有较多的顾虑

在农民的传统观念里,土地是最为稀缺和不可再生的资源,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是他们的安身立命的本钱,甚至没有了土地就没有了一切。这种小农经济意识,也使得他们宁可粗放经营,小规模耕作,也不愿将土地承包出去,加之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一系列惠农政策陆续实施,土地价值大幅提升,农民在得到实惠的同时,对土地流转产生了更多的顾虑。

2.分散地塊不利于土地流转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传统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造成了许多农户的土地呈现条块状分布,过于分散的土地直接导致规模化经营难以实行,也增加了土地流转的成本和难度。

3.土地流转以后被改变用途,致使土地价值遭受损毁,引起纠纷

有的承包人承包土地后为了短期内实现较大的经济效益,擅自把土地用作建筑、种植林木等其他用途,这种掠夺性开发很容易造成土地价值损毁并难以恢复原貌,从而引起发包方与承包方的矛盾纠纷。

4.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市场不规范

当前,大部分乡镇还没有建立起正规的流转中介组织,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农户与农户、村与村、乡镇与乡镇、县与县之间的流转信息对接困难,有意流出的找不到受让方,需要土地的找不到转出者,生产要素无法高效合理流动,导致流转成本增加,土地资源配置低下,影响了土地流转的规模、速度和收益。

5.土地流转操作不规范,产生纠纷难以解决

农村土地流转缺乏规范的操作,大多数农民文化程度偏低,法律意识淡薄,农户之间不愿意主动签订书面流转合同,只作口头约定;有的农户之间虽然签订了流转合同,但内容简单随意,相互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约定不明确;再有合同管理不规范,丢失、损毁现象时有发生。这就导致一旦发生矛盾纠纷,没有明确的依据进行调处,纠纷难以解决,更有可能使双方矛盾激化升级,难以收拾。

二、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1.加强土地流转政策宣传,改变农民传统意识

针对农民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和对土地流转认识的模糊,要对农民加强土地流转改革的宣传,帮助农民明确土地流转的意义和目的,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集约经营、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经营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树立起现代化农业意识,使农民对土地流转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需求。另外,要继续加强法制宣传和业务指导,要宣传普及《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使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知法懂法用法,在进行土地流转的同时,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增强流转的信心。

2.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

要建立制度化、规范化、市场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市场服务体系,促使土地能够在市场作用下自由流动。由于土地这种生产资料的特殊性,该市场必须要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公益性。有形市场仅以指导服务为宗旨,是政府对土地承包管理职能的一种延伸,不以盈利为目的,不向流转农户收取任何管理费用;二是公平性。土地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政府依托有形市场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使农户成为流转市场的主体,自发形成流转价格,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流转真正的公平交易;三是服务性。有形市场要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提供信息,政策咨询,合同签订,纠纷调处,逐步建立起健康的市场服务体系。

3.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备案登记制度

依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颁证工作,对在二轮土地承包中存在的诸如登记有误、四至不清等问题及时核查清理,预防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并在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两级完善土地承包登记和备案制度,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逐步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4.开展农村土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开创发展新型农业主体,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鼓励有能力的农民建立新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引导广大农民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可以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这样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土地零散、分散的问题,也通过整合土地和资本,实现了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大幅提高,将更快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玉婷,黄贤金,程九苗.农地流转效率研究进展与启示.中国农业资源与规划,2016,(06):229—236.

[2]刘莉君. 农村土地流转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社会科学版),2013,(01):95—99.

[3]樊帆. 影响和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08).

作者简介:

邸永飞(1974—),女,汉族,籍贯: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 ,职称:农经师,本科,研究方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管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

2008~2017 家电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