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推出圈子功能,发帖与芝麻信用分捆绑,甚至只限女性。白领和校园标签的圈子,只允许女性发动态,而这些动态内容含有很多露骨的图片和暗示性语言。她们真的是学生吗?从此校园生活不在宁静?
一、大学校园恋爱不靠谱之毕业各奔东西
毕业必分手已经占领了大学校园恋爱不靠谱榜单之首,相信很多人都没有争议,什么我考上研究生啦你要去找工作,久而久之我们所接触的人和事务不一样了,所以分手啦;什么大学校园内的学生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学校的时候在一起不会考虑你是哪里来的,反正我们天天在学校见面;什么我父母希望我回到家乡考公务员,而你希望留在大城市打拼!
二、大学校园恋爱不靠谱之爱情被细节打败
曾经一个学妹告诉我说,她很标配版的说出了以上观点的原因:“我曾经的校园内的辅导员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荷尔蒙作用,最多也就是200多天;一般情况下,我们大一的时候开始恋爱;大二的时候处在热恋期;大三的时候大家处于一个迷茫期;大四的时候就开始双方嫌弃期,大部分的人在大三的时候就开始出现相互嫌弃的情况,一个小细节就有可能分手”
三、大学校园恋爱不靠谱之被同学、朋友、闺蜜挖墙脚
俗话说低头不见抬头见,24小时里14个小时里你所见到的人接触到的人大部分都是朋友,难免出现我的女朋友被我的兄弟挖墙脚、你的男朋友被我闺蜜挖墙脚的事情出现。
四、大学校园恋爱不靠谱之恋爱影响学习
大部分学生在上学期间,家长都有说校园内禁止恋爱,会影响学习;在热恋的时候什么看到你就想笑,没事的时候就想你,什么学习根本不在我的眼里;只要一有空就想你在一起;热恋综合征直接的表现就是学习成绩下滑,复习的时候你的一个电话就丢下书本飞奔找到你~~~
其实靠不靠谱都没有关系。我们都知道很多人的校园恋情都是初恋,虽然因为种种原因两人并没有修成正果,但是这对他们而言是一座里程碑,是一段值得纪念的时光,他和她是不会忘记的。他们从彼此的身上第一次感受到了爱情。
校园恋情并不是不可靠找到对的人,无论会经历什么,两个人都会走到一起。分开只是证明他/她并不是最合适你的那个人。
11月27日支付宝校园日记功能悄然上线,引发了不小的社会舆论。原本为大学生群体提供服务的社交平台,竟然充斥着各种大尺度照片和淫秽信息。本周二,大学生杂志社通过“中国大学生网微信公众号”对“支付宝校园日记”进行了微信投票调查,截至30日零点, 500多名大学生参与了本次调查。
就在投票进行的同时,支付宝发出了道歉信《错了就是错了》,信中表示“向所有信任且陪伴支付宝的用户、合作伙伴道歉!有心也好,无意也罢,校园日记事件伤害了大家的感情。将所有打擦边球嫌疑的圈子立刻解散;恶意发布突破底线图片的用户永久封号并永久不能注册;团队内部讨论整顿。想清楚并写下来,我们要什么不要什么,严格执行;请大家继续鞭笞。”
既然“错了就是错了”,那就好好看看大学生群体对这次“女大学生校园日记”的态度和反应吧。
大学生对网红“不感冒” 82%大学女生拒绝“校园日记”
2016年互联网最火的莫过于网红和直播,以papi酱为例,2200万的贴片广告使其被成功打造成新媒体的第一个标王。网红变成一部分年轻人追逐的梦想,网红经济由此而生。不过通过本次调查,大学生群体对“网红”并不感兴趣。在调查者中,82%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不会参与进去,93%的大学生表示不会对这种行为进行打赏。
数据可以说明,大学生群体并未迷失于互联网的“圈子”,能够在学习与生活娱乐之间找好平衡。
58%大学生给“校园日记”差评
在调查中,58%的大学生给支付宝打出了“差评”,他们对支付宝的好感度直线下降。49%的大学生认为支付宝是在利用“女大学生”这个话题进行商业炒作。
大学生作为支付宝的主要用户人群,受到“特殊照顾”自然也是理所应当。可是利用大学生进行炒作低俗甚至淫秽的炒作,拔高自己的人气,支付宝这么一做是不是有点对不起自己的“衣食父母”呢?
当然也不乏对此类事情无感的学生,38%的大学生认为“校园日记”并没有影响到对支付宝的好感度。这部分同学表示“在如今炒作泛滥的年代,我们所关注的一件事、一个人都有可能是有组织、有安排的精心策划,已经见怪不怪了。”看来炒作已经让不少大学生习以为常了。
别拿“女大学生”炒作
另外,此次调查者中近97%的大学生对“校园日记”圈子里女大学生的真实身份持怀疑态度。一直以来,“女大学生”被冠以各种含义,社会人士对其也有多种态度:“不知其他人怎么样,反正我身边没有那样的人”“为了变红毁了清誉,估计没有哪位女学生愿意这么做吧”“为博眼球这样做好吗?我们女大学生招谁惹谁了”“为了打赏赚钱也是可能的吧”……
不知从何时起,女大学生与“女大学生”之间竟开始了一场无声的博弈。
很显然,作为存在于大多数人手机中的应用,支付宝这次的社交平台尝试并不成功。也许支付宝本意不是如此,也许他们只是单纯的想做个社交平台抗衡一下微信微博,也许真的是为了大学生好。但是事实不容争辩,当代大学生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支付宝还是尽早收手来的合适。
展开全部支付宝上线的两款产品——“校园日记”与“白领日记”。支付宝称,这是针对大学生和白领人群上线的两个社交圈子。奇怪的是,这个圈子的评论区仅对女性和芝麻信用满750分的男性开放。更让人没想到的,就在本周末圈子里不断流出大尺度照片,一时间舆论哗然,有人调侃:支付宝变成“支付鸨”了,也有人说,支付宝这是要干掉陌陌的节奏吗?难道这又是马云既春节支付宝社交化之后又开始酝酿的一大营销手段?
一夜刷屏过后,还剩下什么?
其实撇开支付宝在社交领域的又一次尝试又多狗血这个问题不谈,我对芝麻信用这个分数的使用场景一直是抱有期待的。
但从今天的情况来看,这里面有个问题,如果你的支付宝(芝麻信用等)透露出了过多你的财富状况的信息,包括消费情况啦,余额宝的量级啦,理财投资啦,你以后还敢用支付宝支付么?你还敢把钱放在余额宝里么?你还敢通过余额宝购买其他的理财产品么?
但是有效信息透露的不足够多吧,你用什么去进行匹配社交呢?或者,怎么在社区里嘚瑟呢,怎么拉开层级呢?大家都750分,都可以评论,美女回复谁呢?在多和少之间,自以为能驾驭平衡的支付宝高级PM很可能就会玩火自焚。
我们都是寒窗苦读12年来到大学的,在大学的4年里,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样度过的,但我很遗憾的是今天在这个圈子里有这么多女孩为了打赏而不停的发着自己的照片,更令人不耻的是,有些女孩竟然发出尺度极大的照片。
我真的很遗憾你们这样做,我相信你们的父母一样也很遗憾,难道我们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就是为得到打赏?
其实我们的价值永远不是几块钱可以衡量的,你把自己看得越宝贵,你就越值钱,希望亲爱的女孩们不仅能尊重自己,还能让自己越来越升值。
不过,支付宝圈子里存在另一种现象——很多美女性感图片并非是出自本人,而是一样的图片,不一样的ID。其实很多图片都是从百度图片中搜索出来。
盘点阿里在社交方面努力,最知名的是推广“来往”。强推“来往”失败后,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把社交接力棒交给了支付宝,希望支付宝能增加社交属性。
2016年春节期间,支付宝就通过一张“敬业福”,使很多用户自发加好友,交换福卡。不过,很多用户在热情付出后,因所得很少,最终对支付宝也很不满。
此次750分芝麻信用分的设置,也是为激发支付宝用户添加好友的热情。
实际上,支付宝上线9.9版本后,功能标签往后靠或进行折叠处理,生活服务和朋友社交被放到首页显眼位置。
但对很多用户而言,使用支付宝主要是使用其支付功能,随着支付宝越来越像微信,其原有功能还不容易找到,这给用户带来很大困扰,反而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