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首任空军司令员和政委是谁?

来源:头条 ·2017年08月06日 03:54

如题,出于兴趣,脑补一下。

新中国首任空军司令员是刘亚楼上将。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亲自点将刘亚楼负责组建新中国的空军,并多次面授机宜。刘亚楼去世后,破例按照大将的最高规格为他举行了葬礼。

刘亚楼曾经是红军长征中的年轻师长,也是东北野战军精明能干的参谋长,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第一任司令员。他性烈如火,人称“雷公爷”,空军中曾经流行过一个口头禅:“苦不怕,死不怕,就怕刘司令训话。”

关于刘亚楼,有一则事例说明他的品格:

1959年9月,刘亚楼被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有关部门按规定想给他换一辆“大红旗”轿车。刘亚楼谢绝了这一安排,并批示办公室主任不准换车。
不久,刘亚楼到杭州开会,工作人员趁机把他那辆“吉姆”轿车送厂大修。刘亚楼回来时车子还没修好,办公室主任便领回了那辆“大红旗”,前去机场迎接。
刘亚楼走出机舱,看到了停在不远处的“大红旗”,脸上笑容立即收敛起来。办公室主任解释道:“那辆‘吉姆’正在大修,所以……”刘亚楼批评说:“我的车送厂大修了,你们可以从空司车队派辆别的车嘛,我认为没有车不是理由!”办公室主任无言以对。刘亚楼接着说:“我已反复向你们讲过,我最厌恶那种房子越住越宽敞,汽车越坐越讲究,家具越换越漂亮,心思不用在工作上,而是专门在享受待遇上打转的庸俗作风,这种在生活上很在乎的作风要不得!”最后,刘亚楼严肃地说:一升官就伸手要待遇,这是什么作风,你是个老同志,怎能如此轻率地处理问题呢?
办公室主任低下了头,轻声说:“司令员,我错了,您批评得正确,回去以后,我要作检讨,不过,现在车子已经开来了,您就坐这一次吧。”
刘亚楼坚定地说:“不行,一次也不能坐,今天我可以搭别人的车回去!”于是,他便坐着副司令员的车回到了空军大院。

1938年4月初,毛泽东派刘亚楼到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刘伯承、左权就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

1949年5月,刘亚楼被召到毛泽东住地。毛泽东说:“刘亚楼,你仗打得不错,又在苏联吃了几年面包,要你从陆地上天,负责组建空军怎么样?”刘亚楼有些惊讶地回答:“主席,我在苏联是学陆军的,怕做不了啊!”毛泽东用手指点着刘亚楼的脑袋说:“好嘛!还有你刘亚楼怕的事?不是有句老话,‘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就是要你这个自认为做不了的人做。”从此,刘亚楼肩负起新的使命,全力以赴投身于人民空军的创建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有条不成文的规定:为了保证毛泽东的安全,禁止他坐飞机。但毛泽东认为“坐飞机速度快,效率高”,多次在外出时要求空军给他派飞机,刘亚楼每次都以“空军没有好飞机,飞行员技术水平低”为由,委婉地回绝了。

1956年“五一”前夕,毛泽东再次告诉刘亚楼,“五一”后去广州要空军给他派飞机。中央研究后提出租用外国飞机。毛泽东坚决不同意:“外国人驾驶的飞机我不坐,我就要坐我们中国人驾驶的飞机。”于是,中央领导指示刘亚楼挑选最好的飞机机型和飞行技术水平最高的飞行员执行这次飞行任务。

1956年5月3日,一架“里—2”飞机在北京西郊机场待命。刘亚楼等一早就来到机场,听取飞行员的准备情况汇报,为这次航行做最后准备。8时许,毛泽东乘坐的小车驶进机场。这是毛泽东第一次乘坐空军的飞机,刘亚楼决定亲自“保驾”。月底,毛泽东乘飞机从广州回京途中,遇到雷雨天气,飞机与地面通讯中断,正在机场坐镇的刘亚楼万分焦急。当飞机安全落地时,刘亚楼跑到停机坪,没等毛泽东走下机舱就大声喊道:“主席啊,我的脑袋可都掖到裤腰里了!”

由于刘亚楼长期超负荷工作,1964年下半年,他被查出患有肝癌。毛泽东知道后深感震惊,当即决定让他停止工作,住院治疗。但刘亚楼还是带病坚持。后来终于支持不住了,才住进上海华东医院。1965年5月7日,年仅55岁的刘亚楼去世了。中央破例,按照大将的最高规格为他举行了葬礼。

刘亚楼的继任者,第二任空军司令是吴法宪。


新中国第一任空军政委是肖华上将。肖华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时候,他还不足四十岁,是新中国最为年轻的高级将领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肖华于1950年3月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委,同年6月调任总政治部副主任。1954年11月,兼任政治学院第一副院长。1956年继任总干部部部长。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监委副书记。此后,又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监委书记,1959年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秘书长。这个时期,他致力于人民军队光荣传统的研究总结和宣传,发表了许多重要文章,参与领导制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抱病创作了《长征组歌》。

文革中,他被关押长达七年半之久。1975年恢复工作后,任军事科学院第二政委,兰州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甘肃省委书记。1983年6月,当选为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分管全国政协提案工作。

1985年8月15日,肖华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

展开全部

司令员:刘亚楼

刘亚楼(原名刘振东),1910年3月12日出生,福建省武平县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闽西游击队排长,红四军随营学校学员班长,红十二军连长、营长兼营政治委员,红四军第三纵队八支队政治委员,第十二师三十五团政治委员,第十一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委员,第一师师长,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副司令员,红一军团第二师师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一九三九年赴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一九四五年回国。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东北军区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十四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兼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

1965年5月7日,刘亚楼上将在上海病逝,年仅55岁。

政委:肖华

肖华(1916-1985),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空军政委、总政治部副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肖华谱写的《长征组歌》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

建军始末:“必须加强空中力量”

1949年5月下旬的一天,当刘亚楼准备随十四兵团南下时,突然接到中央军委的通知,面见毛泽东主席。至此,进攻台湾的准备工作停顿下来,以至最终不得不在事实上放弃这一作战计划。实现国家统一,也从此走上了曲折漫长的道路。尽管解放台湾的任务被无限期推迟,但是出于国土防空的需要,尤其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必须要有空中掩护。发展空军,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毛泽东对于发展空军下了决心,决心集中财力加快建设空军的步伐。毛泽东甚至亲自与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商量,把准备购买舰艇的外汇转买飞机。朝鲜战争中国出兵后,让空军发展的步伐走在了海军的前边。

解放初期,台湾蒋介石集团不断对大陆东南沿海和一些大中城市进行轰炸,严重影响着东南沿海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秩序。毛泽东1949年12月到1950年2月在苏联访问期间,刘亚楼也去莫斯科参加会谈。

毛泽东紧握拳头,对刘亚楼说:“必须加强空中力量!”

党中央对空军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优先保证了开办航空学校的经费。中央军委也给航空学校配备了最好的政委。1949年10月25日,中央军委正式任命刘亚楼为空军司令员,任命四野十三兵团政治委员肖华为空军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任命王秉璋为空军司令部参谋长

1949年11月11日,中央军委正式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

2008~2017 家电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