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中心厨房 9 月 13 日报导,下一年开端,社保费一致划归税务部分征收。不少人心里不结壮,严厉征收会不会添加企业和个人担负?
对此,上星期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清晰,抓住研讨恰当下降社保费率,保证整体上不添加企业担负。
关于社保来说,保证和担负是一对对立,这个问题终究应该怎么看?下降社保费率,到底有多大的空间?针对咱们关怀的这些热点问题,麻辣财经专访了我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朱青教授。
作为财税专家,朱青教授从 1985 年开端研讨社会保险革新,在此范畴出书过多部作品。
朱青教授快人快语,答复开门见山,从更深层面剖析社保准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处理办法和未来革新的方向。下面是专访全文:
麻辣财经:社会保险费下一年由税务征收,严厉征收会带来社保缴费进步吗?
朱青:长期以来,我国社保费的征收体系比较紊乱,全国有 24 个省是由税务部分征收,其他的省市(包含四大直辖市)由社保部分征收。
在 24 个税务征收的省份中,也只要少量几个省是税务部分全责征收,即由税务部分核定社保费的征收基数并担任征收,其他省份则是由社保部分核定基数并托付税务部分代征。
社保费的征收基数是企业的薪酬,征收基数实不实直接关系到社保费的收入规划。
由于税务部分对企业的薪酬、薪水发放情况比较了解,所以人们忧虑一旦下一年税务部分接手全责征收社会保险费,征收基数就会进一步做实,社保费担负也会因此而进步,我以为这种情况有可能会发作。
麻辣财经:请说说您如此判别的理由?
朱青:之所以会作出上述判别,是由于依据咱们的了解,一些区域社保实践缴费基数并没有完全依照国家的准则来履行,从实践缴费薪酬占员工均匀薪酬的份额看,有的区域还不到 60%。
税务部分由于本员作业,能够全面把握企业的工薪水平:一是个人所得税以薪酬、薪水为课税目标;二是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项目之一是薪酬、薪水。
特别是企业在交纳所得税时往往要照实申报薪酬、薪水,以到达在税前充沛扣除的意图。
这样,假如企业在交纳社保费时虚报薪酬、薪水总额,税务部分经过内部数据比对剖析是很简单发觉的。
麻辣财经:您从上个世纪八十时代就研讨社保问题,您以为当时我国的社保费率是否适宜,还有没有下调的空间?
朱青: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由于社保费的征收是 " 以支定收 ",而 " 收 " 又包含缴费收入和财政补助收入两部分。
例如,乡镇员工的底子养老保险,现在除了东部七个省市没有财政补助外,其他省市都有必定的财政补助。
这个金额 2017 年到达了 4600 多亿元,而 2005 年时才 500 多亿元。
现在很多人呼吁下降社保缴费率,现在企业底子养老保险的缴费率全国并不一致。例如,厦门最低,为 12%,广东均匀大约 14%,福建和山东为 18%,大约有 10 个省(包含北京)是 19%,剩余的区域是 20%。
社保缴费率有没有下调的空间,要害看缴费率调低后会不会导致捉襟见肘。
这儿面有三个考虑的要素:一是税务征收后,缴费基数能够进一步做实的程度,假如缴费基数添加较多,费率当然就有下调的地步;二是当地社保基金累计(结存)结余的程度,像广东、四川、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乡镇员工底子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较多的省市,假如恰当下调企业养老保险的缴费率,短期内不会影响当地的养老金的开销;三是当地一般公共预算补助的力度,假如一般公共预算能够拿出更多的财力补助社会保险方案,那么下降缴费率就有空间。
各区域上述三个要素都不尽相同,所以很难说各地下调社保缴费率的空间有多大。
但总的来说,现在缴费基数不实、社保基金结余较多、当地一般公共预算比较富余的区域,其下调社保缴费率的空间比较大。
麻辣财经:社会公众对社保费征收这么重视,你以为背面暴露出的问题是什么?
朱青:社保费是按工薪的必定份额征收的,就像工薪个人所得税相同,是对劳作的一种课征,它无疑会是企业劳作力本钱的一部分。
在当时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的日子不好过,假如再添加劳作力本钱,企业的运营会面临更多困难。
但另一方面,经济再困难国家也要保证晚年人的生活待遇,退休金不能降,乃至还要随物价的上涨有所进步。这样,员工底子养老保险准则就面临着较大的出入对立。
麻辣财经:那您以为怎样才干缓解这个对立?
朱青:形成上述对立的底子原因是我国的 " 未富先老 "。上个世纪 80 时代咱们研讨我国的养老保证准则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兴旺国家是 " 边富边老 ",等人口老化时其经济发展水平、人均 GDP 以及国家的财政收入都到达了必定的水平,有较足够的经济能力给晚年人供给经济保证。
而咱们国家人均 GDP 还不到 9000 美元,60 岁以上人口就到达了 17% 以上,并且未来一二十年内晚年人口还要大幅度添加。
晚年人退休前发明财富,退休后不再发明财富但要耗费财富,而财富主要是年青人发明的,这就会形成代际之间的对立。
即使是兴旺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人口老化,也都呈现了国家财力缺乏的问题。
从当时我国乡镇员工底子养老保险的财务情况看,全国出入整体是结余的,但区域之间出入平衡情况距离较大:有的省不只当年收不抵支,并且历年结余也所剩无几;有的省市(往往是劳作力流入的区域)则能做到 " 出入平衡、略有结余 "。
形成各地养老担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劳作力活动形成各地退休员工的抚育比良莠不齐。
现在,全国均匀是 2.7,即 2.7 个在职员工缴费养 1 个退休员工,但在经济兴旺的广东抚育比挨近 9,而劳作力很多流出的黑龙江和吉林,其抚育比分别为 1.3 和 1.4。抚育比较低的区域,养老保险基金出入对立都比较突出。
处理养老基金这种 " 苦乐不均 ",最完全的手法就是完成全国统筹,但又一时半会儿很难做到。
从本年开端,底子养老保险基金省际调剂准则能够起到 " 抽肥补瘦 " 的效果,对缓解养老保险基金 " 苦乐不均 " 会起到必定的协助效果,往后还要不断加以完善。
未来应对老龄化、处理养老保险基金的缴费问题,除了完善省际之间的调剂准则外,恐怕仍是要添加一般公共预算对底子养老保险准则的补助。
由于一般公共预算 80% 以上的收入来自于税收,它们的征收不只是对劳作的课税,并且还包含对本钱和消费的课税(如增值税)。
添加一般公共预算的补助,能够防止跟着人口老化而不断加剧对劳作力的课税,然后让社保费的担负在劳作力、本钱和消费三大税基之间进行合理的分摊。
别的,中心现已决议,要划拨一部分国有资产充沛社保基金,这项作业假如执行到位,对缓解未来社保基金出入缺口的对立也会发挥必定的积极效果。
当然,上面都是从资金视点剖析的。从经济视点看,未来处理我国养老问题的底子出路,在于大幅度进步员工的劳作生产率,正像党的十九大陈述所指出的:要 " 推进经济发展质量革新、功率革新、动力革新,进步全要素生产率。"
由于只要这样,年青员工发明的物质财富在充沛满意自己消费的一起,才干满意退休员工的养老需求。
(记者 李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