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匍匐的动物太多了,可你见过会匍匐的种子吗?野燕麦的种子就会自己爬进土里!
野燕麦种子的外壳上长有一根 2 厘米~3 厘米长的芒刺,芒的中心能够曲折,也能够伸直,有点像膝盖,仅仅膝盖能够自由地伸屈,而芒需要在必定条件下才干曲折或伸直。" 膝盖 " 把芒分红上部和下部两部分,上部较粗,叫 " 芒柱 ",长在外壳上,下部较细,叫 " 芒针 "。
芒柱对空气的干湿程度十分灵敏,当空气枯燥时,芒柱歪曲缩水,而当空气湿润时,芒柱会吸水胀大。平常空气较枯燥时,芒是曲折着的,当遇到空气湿度增大,芒柱就会胀大、伸直,曲折的芒也就伸直了;当空气湿度下降后,芒柱就会缩水、歪曲,这时的芒又曲折了。
野燕麦种子落地时,因为重力效果,芒针往往是插在地里的。这样,当曲折的芒在湿润环境想伸直时,就像人想伸直腿,可双脚却碰到障碍物相同,只能移动身体,因而芒要想伸直,只能移动种子。
因为种子外壳上长满细硬的毛刺,并且这些毛刺都是向着芒成长的方向歪斜,形成了倒刺,这决议了种子只能向那一个方向移动,无法反向移动,不然倒刺会卡在土壤里动不了。因而,即便空气湿度下降,芒曲折时,芒也无法反向拖动种子,只好把自己的 " 小腿 "(芒针)缩回来。之后,种子再迈出下一步……
种子就在长芒的一伸一屈中,一点一点地向一个方向执着地移动着,一旦碰到土壤缝隙就会钻进去,第二年便会生根发芽。因为一个昼夜,空气干湿度也就发作一个循环改变,种子的芒也就呈现一次伸屈,所以,一个昼夜,种子也就只能跋涉大约 1 厘米。这种匍匐的速度尽管很缓慢,但关于植物的种子来说,这种身手能够说是空前绝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