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环境教育

来源:中国周刊 ·2017年12月18日 08:36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环境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兼论 矿产资源法 修改的必要...

刘湘溶

文明的范畴

文明是一个属人的范畴,这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方面,文明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不但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而且是人类唯一的存在方式。

首先,文明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众所周知,人类是从动物界进化出来的,无论从解剖学和胚胎发育学,还是从分子生物学来看,都证明了这一点。人类从动物界的进化经历了漫长而艰难曲折的过程,仅从人猿相辑别算起,这个过程便悠悠300多万年,包括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阶段。在这300多万年的时间里,工具被制造出来了,火的功用被发现了,艺术萌芽了,语言形成了,社会组织产生了……后来被称之为人类的高级动物一步步脱离了自然状态,获得了一种在自然界存在的新的方式——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讲,文明是一个与文化同义的概念,指由人类所创造且又影响着人类的一切,体现在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等方面;同时,它又是一个与蒙昧、野蛮相对应的概念,反映着人类的进步状况。

人类以文明的方式存在于自然界,其它的动物则以本能的方式存在于自然界。文明的存在方式本质上是实践的存在方式,它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因为有了文明,所以有了人类。文明从哪里发端,人类的历史就从哪里开始,文明的程度不同,造成了人类不同时代的区分和人类不同群体的差异。

其次,文明是人类唯一的存在方式。人类只能以文明的方式而不能以其它的方式存在于自然界,企图回归远古的原始状态,开历史倒车的主张是幼稚的。要么文明,要么毁灭,这是人类的宿命。以文明的方式存在于自然界的人类,是自然性与社会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任一人类社会要想摆脱自然的限制,凌驾自然之上,置身自然之外,任一人类个体想要摆脱社会的限制、规约,离群索居,都是不可能的。

第二方面,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来自人类与自然的矛盾。

人虽然是自然的产物,但现存的自然界并不满足人。换言之,人并不满足现存的自然界,人决心改变现存的自然界,于是有了文明。一方是不满足你,一方是要改变它,这构成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这对矛盾既是文明的产婆,也是推动文明前行的动力。

所谓矛盾,即对立统一。首先,人类与自然是对立的,从而使得文明先天带有反自然的性质。这个“反”字至少具有主客观两层涵义:一是在客观上文明的演进方向与自然的演进方向相反。表现之一为自然的演进方向是以生物多样性过程为核心的稳定化、有序化过程,而文明的演进方向正好与之相悖。生物多样性作为生态学范畴,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的是它们的丰富状态,而作为生态学规律,则指的是生物圈中的生物多样性越丰富,它的网络化程度就越高,异质性就越强,物质、能量和信息输入输出的渠道就越密集,补偿功能和代谢功能就越健全,即使受到损害,自我修复就越快,从而系统的稳定与有序便可以保持在较高水平。随着文明的出现,尤其是工业文明的出现,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遭到洗劫,与之相伴,地球也日益走向不稳定性和无序性。表现之二为自然的演进方向是界限设定,而文明的演进方向正好与之相悖。自然界的界限随处可见:有机界与无机界的界限,动物、植物与微生物的界限,不同物种的界限,不同性别的界限,不同地域的界限……正因为如此,大自然才呈现出绚丽多彩。而文明却是一个打破界限的巨匠,文明越发展,被打破的界限就越多,越快。君不见,原来民族、阶级、阶层的界限是何等分明,不可逾越,今天如何?君不见,原来地域、性别、物种的界限是何等分明,不可逾越,今天又如何?遗传工程技术成熟后,凭借基因重组,任何一个物种都可以改变,如果连物种的界限都可能被打破,还有什么东西的界限不能被打破呢?

二是在主观上文明的产生是基于人类反叛、反抗自然的心理意愿。不论是西方的普罗米修斯盗火、诺亚方舟,还是东方的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与传说,从它们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上解读,均折射出人类反叛、反抗自然的心理意愿,而“人是万物之尺度” “人为自然立法”“人定胜天”等箴言的提出,更是这种心理意愿在哲学层面的彰显。

其次,人类与自然是统一的,正是由于这种统一使得文明对于自然界具有依存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从自然意志,否则会遭到自然力量的无情报复。回溯过去,曾经辉煌一时的“两河文明” “玛雅文明”之所以毁于一旦,原因就在这里。教训是深刻的。然而,人类似乎并未吸取教训,所以才有了今天的生态危机。如果说历史上的生态危机是局部性的,对局部地区的文明产生了致命的打击的话,那么,今天的生态危机则是全球性的,假如处置不当将对整个文明构成威胁。

总之,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来自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来自人类与自然界的对立统一。作为矛盾的两个基本规定性,对立与统一缺一不可,没有对立不行,没有统一亦不行。对立是统一中的对立,统一是对立中的统一,离开任何一方,矛盾便不复存在。矛盾不复存在,人类文明便不会前行。因此,人类应当学会在它们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然而,工业文明破坏了这种张力,工业文明造成了全球性生态危机。在工业文明的框架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可能扼制生态危机的,人类不能再按工业文明的存在方式存在下去了。怎么办?叩问苍天,拷问自己,结论只有一个:推动文明转型,建设生态文明。

推动文明转型,建设生态文明

推进文明转型,建设生态文明是扼制生态危机的总对策,建设生态文明关键在人。

为什么说关键在人,首先是因为生态危机具有人为性。纵观地球生命史,生态危机也可能由自然的灾变所引起,诸如近地小行星或彗星的撞击。据科学研究证实,7500万年前一颗直径为8公里的彗星撞击地球就引发过一场生态危机,这场生态危机结束了地球生命史上的“恐龙时代”。地球生命史上曾发生过若干次生物大灭绝,时间间隔大约均在7500万年左右,均出自自然原因。如果再有一颗一定量级的彗星或近地小行星“亲吻”地球,可能结束的就是地球生命史上的“人类时代”。尽管如此,人类当今所遭遇的以人口膨胀、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为三大表征的生态危机则主要由人为引起。以中国为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发生了黄河断流、长江连年特大洪水、淮河全流域污染、北方地区沙尘暴肆虐、大江南北雾霾频发等一系列重大“生态事件”,何以至此,无非是植被的破坏,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等等。

生态危机的人为性早已被学者所揭示。戴维·埃伦费尔德指出:“沙漠的制造者和工具的制造者一样是适合于人类的定义”;卡尔逊指出:“是什么东西使得美国无以数计的春天之音沉寂下来了呢?……不是魔法……而是人类自己”;罗马俱乐部的创始人贝切利讲的更加透彻:“人类创造了技术圈,入侵生物圈,进行过多的榨取,从而破坏了人类自己明天生活的基础。”人类发展科技,发展生产力是为了走进“天堂”,没料到却走近了“地狱”,为了避免悲剧的降临,请记住国际歌的歌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

其次是因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为人性。我们常说,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人类幸福的必要保证,是人类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所在,要揭示的道理汇成一句话就是:建设生态文明是为了人。我们还常说,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是我们的家园,为我们无私地输送养分和提供栖居之地,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要阐述的道理汇成一句话也就是:建设生态文明是为了人。

生态文明的为人性,要求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相对于以物为本而言的。所谓“物本”中的“物”指的是物质财富和物质欲望。以人为本主张把人当目的,主张人役物,而不可为物所役,不可使人沦为物质财富和物质欲望的奴隶,不可为追求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物质欲望的满足而丢失掉人的本真,自甘堕落,而冲破生态的底限,自毁其身。从以人为本出发更看重人的生活质量而不是GDP;更看重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心灵的自由,而不是感官享受。

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并不意味对“人类中心论”的认同。人类中心论是一种具有特定涵义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可供人随意驱使和利用,并力图按照人的意图去主宰、安排自然界。“人类中心论”是处理人类与自然界关系问题上的唯意志论,它忽视人类与自然界的统一及人类对自然的依存性,夸大了人类的能动性,不但错误,而且有害。此外,贯彻以人为本原则也不意味着对“唯生态论”的认同。“唯生态论”同样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憧憬田园牧歌般的生活理想,要求虔敬一切自然物和自然的秩序,西方的浪漫主义思潮和佛教“勿杀生”的戒律均是它极端的表现形式。

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下三点必须要做到:一是要做到尊重自然界的完整、稳定与有序,并在实践中做到不破坏并促进自然界的完整、稳定与有序,因为失去了自然界的完整、稳定与有序,也就失去了人的生存根基。二是要始终把人生存权利的维护放在第一位,反对以牺牲广大人民群众生存需求赖以满足的基本条件为代价去满足少数人发展与享乐的需求;反对以牺牲子孙后代生存需求赖以满足的基本条件为代价去满足当代人的发展与享乐需求。三是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向资源的浪费宣战,向环境的污染宣战,把这一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子孙后代生存权利的斗争进行到底。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人,关键点至少有三:其一在人态度的转变。态度是人(包括人的个体、群体和整体)对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着人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定势。态度既包含有认知成分,也包含有情感成分和意向成分。生态危机是可怕的,但更为可怕的是人对于它的四种态度:一是麻木——身处危机而不自觉;二是冷漠——觉察到了危机但无动于衷;三是悲观——面临危机惊慌失措;四是盲目——应对危机举措失当。上述四种态度若不改变,后果可想而知。

其二在人的思想观念的破旧立新。纵观人类近代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思想观念往往是行动的先导,变革的先声。以法国启蒙运动为例,启蒙运动是一场弘扬理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要求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从而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文明的一场深刻变革,建设生态文明必然要破除一切阻碍其发展的旧的思想观念。要破除旧的思想观念除了前面提到的人类中心论观念和“唯生态论”观念之外,还有人类与自然二分对抗论观念,人类能力绝对论观念以及经济增长神话论观念和GDP至上观念等;要确立的思想观念则包括新的利益观念、新的价值观念、新的权利观念等。

其三在人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全面变革,在变革中推进人的思维方式的生态化、生产方式的生态化以及生活方式的生态化。

概括起来讲,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人,关键在通过人的态度的转变,通过人的思想观念的破旧立新,通过人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全面变革,造就出一大批具有生态化人格的现代公民,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归宿。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环境教育

生态文明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涉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应予以统筹协调;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大批具有生态化人格的现代公民正是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不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成长不是自发的,离不开教育——环境教育。

对于环境教育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尚未有统一的界定。综合学界的看法,立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我们认为,环境教育首先是一种素质教育,是以生态化人格培养为宗旨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其次,环境教育是一种综合教育,是既包含环境专业教育,又包含非环境专业教育;是既包含“关于环境的教育”,又包含“为了环境的教育”和“在环境中的教育”的综合教育。它不仅注重环境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且注重对环境之价值、态度和信念的重构,以及对环境的体验与情感,强调通过贴近自然去了解环境、理解环境、关心环境和保护环境。再次,环境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是贯穿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全过程的终身教育,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联动、配合、参与。其中,学校是环境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培养具有生态化人格的现代公民发挥不可取代的独特作用。

在上述三个方面中,第一个方面最重要,它回答了环境教育为了什么而展开的问题,其它两个方面则分别回答了环境教育如何展开的问题。要将环境教育当做素质教育来抓,抓好,必须对于生态化人格有一个正确理解,为此应把握住以下几点:

第一,生态化人格是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是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生态人”的资格与品格的统一。

生态化人格作为“生态人”的资格与品格相统一的人格,是一种既享有生态权利,又履行生态责任(义务)的人格;是一种不仅知道对自然应当做什么,而且知道怎样去做的充满智慧的人格;是一种不仅尊重规律,又具有仁义之心和审美旨趣的人格。

与生态化人格相对应的人格类型是“反生态人格”,马克思、恩格斯曾对“反生态人格”做过入木三分的刻画,它集中体现在疯狂追求利润的资本家身上。资本家由于拥有大量的资本而能够占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使之成为资本不断增值的工具。他们丧失了丰富而全面的感觉和精神能力,“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为这一切感觉的简单的异化即拥有感所代替”,只剩下拥有感和占有欲、尤其是对物质财富和金钱的拥有感和占有欲,在这种拥有感、占有欲的驱使下,他们对自然界进行疯狂的榨取,根本不顾及这些榨取对自然界和社会所产生的长远影响。而在今天,假如一位企业家在企业经营中,只顾及自身眼前的经济效益而不顾及生态效益,无视法律法规而大量排放“三废”,他的人格就是“反生态人格”。

第二,生态化人格是心理人格、道德人格和法权人格的三位一体。

心理人格、道德人格和法权人格是人格的三个最基本的维度,因此生态化人格的培育理应从这三个最基本的维度入手,缺一不可。

心理人格的完整和谐,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为什么如此,学理的依据是什么,至今为止,心理学家们对心理人格的各种探索都还未系统地解答这一问题。

传统的道德人格似乎也跟生态环境相距遥远。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提供了一个道德义务体系,但该体系所涉及的道德义务,并没有一项直接跟一般的自然物相关,因为他只谈道德主体对于他自己和他人所应承担的义务,而不谈道德主体对外部自然的道德义务。只是到了后来,随着生态伦理学的问世,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才进入伦理学家的视野,非人自然的实体与过程方才成为人的道德关怀的对象。

在近代,无论是康德、黑格尔,还是其他的法权理论家,他们在谈论财产权或所有权时,都明确肯定了人——法人和自然人应该具有占有和使用自然物的权利。这种法权理论不只具有政治学的意义,而首先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阐发的。当他们把法权人格的人格权同对于自然物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联系起来时,他们所说的法权人格从本质上具有经济人格的含义。在他们之后,马克思并不满足于抽象地谈论法权人格的财产权,而是具体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对自然界完全丧失了权利,而占有自然界的资本家却完全不承担对自然界和劳动者的责任的不公正的现实。

马克思确实没有使用现代生态学的术语,来阐明无产者与有产者各自同生态环境的关系,他也没有明确地把保护生态环境当做这两个阶级的法权义务乃至道德义务。但是,当马克思认为不论是劳动者还是资本家都不可能以全面的方式占有自然界的时候,他实际上指出了他们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的、全面的、同外部世界和谐统一的人格,不论是无产者还是有产者,在不能以全面方式拥有外部自然时,他们实际上也不能自觉地去履行保护自然的义务。不拥有自然界的劳动者当然不会去保护“异己”的自然界,因为自然界不属于他;而拥有自然界的资本家由于仅仅把自然界当作自己谋利的手段,因此也不能把自然界当作有机的生命来看待,更不可能为了他人的利益而放弃对自然界的掠夺。

人格的生态化只能是人格的总体的、历史的转型,只能是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的契合与关联。

首先,我们来看看道德人格的生态化与法权人格的生态化是如何契合的。道德人格生态化的要义是道德人格作为道德责任或义务的主体,不但要承担针对他人和社会的道德责任或义务,而且要承担针对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或义务。显然,这一道德责任或义务与法权人格理应承担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定责任或义务完全一致,二者的区别在于:法权人格在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定责任或义务时,它往往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权衡,即出于功利的动机而进行的,而道德人格不是出于功利的动机,而是出于对责任或义务本身的敬重,这是其一。其二表现在法权人格与道德人格对保护生态环境这一责任或义务的承担在具体贯彻的路径上,前者是通过法律强制地执行的,后者则是基于对责任或义务的自觉意识而非强制地执行的。

当然,不论是被迫还是自愿,不论是出于对责任或义务的敬重还是出于利益权衡而承担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或义务的内容是一样的,但是,出于道德责任或义务而自愿承担责任和义务的道德人格,在层次上高于依照外在法律强制要求,基于功利考虑而被迫承担责任或义务的法权人格。如果一个人能够依照法律要求而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或义务,我们便可以说他有了生态化的法权人格,他们成为了享有生态权利并尽到了自己法定责任和义务的合法公民,但是这个人尚未具有人格上的尊严,仅当他出于对责任义务的自觉意识而自愿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时,他才赢得了人格上的尊严,才有了一种崇高的人格境界。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法权人格、道德人格的生态化同心理人格生态化是如何关联的。经过分析可以发现,法权人格同道德人格都是建立在心理人格基础上的,这是因为人格作为权利和责任主体,始终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心理结构,能够把自己的各种意识活动统一在一起,使之归属于一个统一的“自我”。心理人格是人作为意识主体所具有的特定的、把自己作为意识主体来加以自觉意识的能力,它代表被自觉意识到的自我,没有这样的心理人格,人就会丧失统一而稳定的自我和自我意识,于是权利和责任主体便无从谈起。

正因为心理人格构成了法权人格和道德人格的基础,所以,法权人格和道德人格事实上也就内含了特定的心理人格,前面所说的资本家所代表的“反生态人格”,很明显是建立在一种扭曲的心理人格的基础之上的,它在突出自我的地位时,把拥有感和占有欲当成了自我的片面本质。

心理人格同法权人格、道德人格的关联,决定了法权人格和道德人格的生态化过程,同时也是包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在内的心理人格的生态化过程。

第三,生态化人格具有“五心”的特征。

一是对自然始终怀持感激之心。真正懂得人类的诞生是自然进化之功,人类的发展是自然供养的结果。不仅人的生命的维持需要依赖于自然界,人的精神发育和成长同样需要自然界的启导。二是对自然始终怀持忏悔之心。真正懂得人类对自然索取的实在太多,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常常忽视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限度,而使自然伤痕累累。三是对自然始终怀持敬畏之心。真正懂得企图征服自然和成为自然的主人是哲学和科学处在幼稚阶段的体现,企图征服自然和成为自然的主人是人妄自尊大的呓语。人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人是不可能成为自然之主人的,当然,人不可能成为自然的主人并非否定人能成为自己的主人,而这恰恰要求人遵循自然规律和自然意志,且由被动的消极的遵循转变为主动的积极的遵循,而不是摆脱之,违背之。四是对自然始终怀持谦卑之心。真正懂得人类不过是我们这个星球在很晚的时候方才出现的一个物种,与自然古老而深邃的智慧相比,人类的智慧非常稚嫩,人类要永远以自然为师,向自然学习。五是对自然始终怀持珍爱之心。真正懂得自然是人类之母,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不但要利用好自然,还要懂得去呵护自然,善待自然,以一种淳朴的心态融入自然,让自己真正诗意地栖居于自然之中。

第四,生态化人格具有强烈的天下情怀。

所谓天下情怀有两层含义:一指心系天下——要关注、关心天下发生的事,关注、关心天下的基本走势,因为在当今这么一个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的时代,这么一个喷气飞机、高速公路和高铁的时代,这么一个基因重组和互联网的时代,这么一个地球村宇宙岛的时代……天下发生的事,天下的基本走势会直接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左右着我们每个人的命运,决定这我们每个人的未来。二指心忧天下,忧天下兴亡。事关天下兴亡的事很多,建设生态文明,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便是其中之一。我们应大力倡导一种责任担当的精神,使大家都明白建设生态文明人人都有责任的道理:首先,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并由此引发出生态危机,人人难脱其咎;其次,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并由此引发出生态危机,人人难逃其害;再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由此为克服生态危机出力,人人都可以有所作为。正是由于上述三点道理,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人人都有责任。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从日常工作事和生活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头顶的天空就会更蓝,脚踏的大地就会更绿,江河湖海的水就会更净,我们的祖国就会更美丽。

2008~2017 家电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