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下的企业品牌传承与创新思考

来源:商场现代化 ·2017年11月29日 15:41

传承企业文化 弘扬工匠精神

黄臻

摘 要:工匠精神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消费结构变化的需要,更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需要。在推进质量品牌升级过程中,我们要将“工匠精神”融入具体实践,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加快形成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工匠精神;品牌;传承与创新

一、引言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培育“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以国家的名义重拾工匠精神,也是中国企业冲击品牌时吹起了号角。工匠精神与品牌有内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执着于精益求精的工匠,才会诞生出类拔萃的品牌;同样,在品牌建设的引导和激励下,才会涌现出书写着爱岗、敬业、传承与创新的一代又一代匠人。

品牌要求的“高端、大气、上档次”、“有品质”、“做工精细”、“安全可靠”与工匠精神的内涵不谋而合。企业在推进产品升级、树立品牌形象的过程中,要将爱岗敬业、不断创新、坚守执着的“工匠精神”融入具体的生产和销售的实践,夯基础,补短板,形成企业竞争力。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特点

美国学者亚力克·福奇在《工匠精神》一书中指出:“工匠精神并不单指手艺人,还有使用现成的技术工具、利用创新精神解决各种问题的发现者和发明家。”“工匠精神”体现了敬业奉献、诚信为本、笃守职责、质量第一、徒承师艺、创新创意、追求完美。这种对细节一丝不苟的追逐和对产品精益求精的坚持是人类文明不断攀沿上升的不懈动力。

古语说:“玉不琢,不成器。”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秉持工匠精神之人。近年来,我国工匠精神严重缺失,原因主要有: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不易动摇;高级技术人才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工匠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有待提高。在当前形势下,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倡导重拾工匠精神,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工匠精神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消费结构变化的需要,更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需要。

三、品牌对于企业生存的重要性

纵观大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普遍遵循着从产业崛起到金融崛起,再到品牌文化崛起的过程。企业竞争的终极形态是品牌竞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企业对品牌的追求贯穿企业发展的始终,它不仅代表了企业过往的成就和荣誉,还激励着企业未来走得更远。美国的“苹果”、“可口可乐”;德国的“宝马”、“西门子”;日本的“索尼”、“三菱”;韩国的“三星”;都是享有盛名的国际大品牌。我国的“华为”、“海尔”等一批大品牌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在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方面与国际一流产品和品牌存在差距。未来中国要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强国,实现中国梦,需要树立一批世界级企业和世界级品牌。在“一带一路”戰略机遇下,应把培育中国品牌作为重要的任务,把扩大中国品牌知名度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支持和引导更多中国品牌企业“走出去”,提高中国品牌国际影响力。

四、工匠精神下的品牌传承与创新策略

传统的工匠精神代表着追求一丝不苟、坚守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态度。让企业对质量精益求精,对工作追求卓越,对品牌细心呵护。

1.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从小培养爱岗敬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强职业综合素养教育,培养一丝不苟的精神,建立起对职业的敬畏,提高对品牌的重视;构建科学合理的继续教育体系,提升在职职工的技能素质;通过师傅“传、帮、带”、技能比武等方式,加强对绝活的言传身教;推广订单培养,实施现代学徒制;深化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产品研发和人才培养。

2.以政策为引领。出台中国品牌建设战略纲要和指导意见。在政策中体现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重要性,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制度、工资分配制度、奖励机制。呼吁国家尽快建立、健全品牌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维护知识产权,营造品牌法治环境,切实为企业品牌等知识产权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3.以创新为推动力。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如果缺乏工匠精神,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笃定专注,即便开展了创新,也无法在创新之路上走远。工匠精神从精益求精到创新发展,是渐进的过程,工匠精神与创新紧密结合,才能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益。企业建立对高技能型人才创新成果的孵化培育机制,是实现工匠精神,推进技术革新的有效途径。

4.以正确的价值为导向。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可以开展品牌案例评选及竞赛,对优秀工匠进行表彰;提高能工巧匠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落实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就业创业补贴政策;以 “质量文化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为契机,让全社会意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使其成为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形成尊重技能人才、争当技能人才的价值观。

5.以品牌建设为生命线。全社会要加强对假冒伪劣产品的监督,促使企业加强质量管理,维护品牌声誉,引导企业不断增强品牌建设意识和品牌建设能力。将品牌建设列入企业的考核评价指标,提高企业开展品牌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建设自有品牌,特别对开展了品牌建设的创新型小微企业、初创企业,给予融资、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五、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的发展和普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却没有改变。市场竞争中,品牌的形成是企业一步一个脚印逐渐积淀起来的口碑,是企业制胜的决定性力量。我们要大力发扬品牌意识,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位员工、每一道工序,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品牌建设周期长、投入大,培育一个品牌,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张继宏.工匠精神:德国制造业品牌之道的观察与思考[J].对外经贸实务,2016(7).

[2]王谦.以工匠精神打造公安档案品牌[J].档案与建设,2017(5).

[3]高宗宏.大力培育工匠精神 推进质量品牌升级[J].质量与标准化,2017(3).endprint

2008~2017 家电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