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企业供给侧创新研究

来源:商场现代化 ·2017年09月24日 12:33

科技创新助力产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李星 张松柏 李伟东 贾滢

摘 要:现代服务业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渠道,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地传承与创新。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法、资料分析法对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研究发现:(1)庆阳市西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机制、产业结构、资金、品牌、监管、效益等各方面的问题。(2)提出了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三个方面协调发展并传播庆阳民俗文化。(3)民俗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增强影响力。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创新

一、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挥新消费的引领作用,有助于实现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吸纳劳动就业、拉动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经济不断转型,在支出端主要是要推进消费在GDP中的比重,而在供给端则是要提高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由此,中国必然要加快淘汰低端制造业步伐,转向服务业的供给侧改革。我国服务业在供给侧有很大改善空间,特别是很多生活性服务业随着居民需求的上升存在明显的供不应求的局面,而服务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在于优化服务供给,增加短缺服务,但最关键的还是创新供给。

二、研究背景

甘肅民俗文化最深厚的地方是陇东,而陇东民俗最厚重的地方是庆阳。近年来,庆阳的民俗文化已经引起了省内外民俗学者的广泛关注,也促进了本地民俗学者对庆阳民俗文化的再认识。本文着重研究庆阳民俗的艺术文化部分,有利于传承并发展民俗文化,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期以服务业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理论的观点探讨研究庆阳的民俗文化产业如何在变迁的环境中以服务创新提升竞争力与保持领先的经营地位。通过应用于实际个案的具体事件,以了解研究对象服务创新,提供政府与寿险业进行服务创新规划之参考。通过个案研究法,透过个案之次级资料辅以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以进行资料三角验证,增加资料来源多元性。其所有过程都是可以涵跨理论、类型、重复的,成为另一个研究的证据来源;通过建立一个证据链;让外部的观察者,可以从研究问题,随着相关证据引导,直至结论为止。

四、发现的问题

1.庆阳市西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机制不完善,庆阳市西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的制约性显现是因为受到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影响。民俗文化的缺失与国家文化创新水平低下的局面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导致了民众对文化发展水平层次的提高,而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传统的文化发展机制的影响。通过体制创新以便于能够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增强庆阳市西峰区文化发展创新力,以此提升影响力,打造民俗文化品牌,增强庆阳市西峰区文化竞争力在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中的三方协同发展。

2.庆阳市西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结构不合理。庆阳市西峰区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规模小加之经济基础薄弱,文化体制改革进程慢以及长期以来形成了水平低而分布散、规模小而涉猎广的境况,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西峰区文化产业总体上还没有形成以核心业务为主的经营机制。除了香包以外,对于剪纸、窑洞技艺、语言、饮食等其他民俗文化没有全局的计划与发展。

3.庆阳市西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资金不足。庆阳市西峰区文化产业起步晚,其产业发展缺少资金上的支持。但对于整个民俗文化产业而言,也需要长足的投入以便于更好地发展。

4.缺乏品牌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民俗文化产品主要用途及价值还停留在简单的观赏、装饰之上,但是作为一项民俗文化产业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实现持续性、协调性、竞争力的三方协调发展。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现阶段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民俗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品牌意识。

5.庆阳市西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监督管理不到位。在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通偷工减料的现象,这使得民俗文化产品的质量有所下降,另外从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利用来看,报道中出现的文化政绩工程及权钱交易的问题则是对文化产业资金的监管不到位造成的有关党委政府在利用文化专项资金的过程中要做到事前申报清晰,事中科学运用事后监管到位,确保对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落到实处,杜绝浪费。

6.民俗文化产业社会效益有待提高、民俗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和实用性还有待大力开发。民俗文化产品现在的功能还主要集中在装饰、观赏之上,为了获得更好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应不断拓宽民俗文化产品的其他用途。民俗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的局限将直接影响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应结合时代特征,积极利用资源大幅度提高民俗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五、结论与对策

1.加强政府对民俗文化产业管理职能。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要在宏观上加强政府对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职能,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调节作用。从政府的职能的角度来研究,政府的功能一般是通过制定和执行决策,从而追求整个社会的效率最大化。加强政府对民俗文化产业的管理职能,能够大力促进文化产业积极健康向上发展,这就需要理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现代民俗文化企业的市场功能。

2.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的筹资机制。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以当地农民为创作与生产主体,以民间传统文化为产业资源,以当地市场和外部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当地现实经济效益为中心弘扬和发展庆阳的民俗艺术文化的。完善良好的筹资机制并不能单单依靠政府,更应积极开拓消费市场。

3.创建特色民俗文化产品品牌。庆阳市西峰区民俗文化产业的特质是古朴、淳厚和纯手工制作。因此庆阳市西峰区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在继承和保持原有古朴特色的基础上,再深入产品进行精细化加工、改进民俗文化产品工艺、降低民俗文化产品生产成本、批量生产以及树立自己的品牌。利用陇东地区得天独厚的的区域优势,借助现代新技术、新观念,积极挖掘国内外元素必要时开拓国际市场。endprint

4.形成民俗文化产业集群。民俗文化产业集群,就是指在庆阳市西峰区这一特定区域内,借由相近或者相关的民俗文化产业机构共同构成一个或多个群体集合。依靠庆阳市西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打破常规局限,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经营水平集约化,提倡并支持庆阳地区民俗文化企业跨行业、跨地区投资经营,不断有计划地拓宽民俗文化产品经营范围、经营结构、有效拓展可持续发展空间,从而成为真正有实力有内涵的文化产业群。

5.加强民俗文化产业监督管理。民俗文化产品的质量是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的重中之重,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市場和第三方组织协调监管,但要做到政府在宏观调控时,不直接介入产品的生产,不干预市场和不影响企业的活动,而是要集中在对文化产业链产业群的完善,传承及创新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扶持,同时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应尽量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和组织来执行,如通过文化领域的行业协会、基金会等机构来进行服务,资助和监督,从而实现文化产业的积极向上健康发展。

6.依靠网络技术,传播庆阳民俗文化。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通过通讯技术、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打造民俗文化产品网络宣传平台,能够更好地开拓民俗文化产业市场。利用现代通讯与网络技术,建立民俗文化产品主题网站和交流交易系统,为庆阳市西峰区民俗文化资源“走出去”建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也可以有效地促进民间旅游行业的发展。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的发展将使民俗文化产品的市场开拓更具生机和活力。另外,可以建设民俗文化网站、宣传地方特色文化、开展文化电子商务、积极推介旅游资源,让民俗文化与旅游联手获得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曲涛,齐社祥.庆阳特色文化研究[M].甘肃:甘肃文化出版社,2012.

[2]李星.关于高校内审中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提高质量效率的一些观点[J].陇东学院学报,2013(01)67.

[3]李红娟.文创:相约当下中式生活方式[J].收藏家.,2017(02).

[4]贾康.文创产业与互联网结合的创新方式[J].经济,2017(02).

[5]范周.互联网时代,文物文创产品开发路在何方?[J].人文天下,2017(01).

[6]郭海军,谢镇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问题与路径[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01).

[7]李星,李伟东,贾滢.银行业服务体系供给侧创新研究-庆阳农商银行内控机制问题研究[J].山西农经,2016.(18).

[8]刘岩.文化与出口产品创新[J].国际贸易问题,2017(02).

[9]代海岩,吴晓云.制度距离、文化距离与KIBS创新战略及绩效[J].华东经济管理,2017(01).

[10]李星,邱文宏,张佩瑶,纪慧如.探讨文创园区之服务创新:文化价值观点[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endprint

2008~2017 家电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