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视角下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分析
沈露
【摘 要】本文通过总结发展中跨国公司成功经营应具备的竞争优势,根据威尔斯的理论得出“低生产成本”是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成功经营的突破点,详细分析了安徽省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不利环境,提出了培育安徽省企业跨国经营竟争优势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竞争优势;跨国企业;策略
一、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经营竟争优势的理论-低成本战略
1.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活动必须具备竞争优势
美国著名学者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可以用来分析跨国公司对某一特定企业的优势。波特认为,企业的所有活动都可以划分五个基本活动的饲料、生产、配送、销售和服务,以及采购、技术开发、人力管理、基于四个支持活动的企业,九个活动构成一个价值链。链中的每个链接的活动是相互关联的或受影响的。企业通过在价值链中完成活动获得竞争优势,或者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创造更高的产品价值。当企业价值链链接活动转移到国外时,使活动成本降低或创造更多价值,即企业通过海外活动获得竞争优势,从而具有跨国经营的相应能力。
2.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成功经验的借鉴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重要的是研究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成功经验。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规模较小、资金较少、技术不发达,但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在某些领域发挥了其比较优势,体现了其自身的经营特点。美国经济学家井(L.T.W)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来自于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低,是市场特征与国内密切相关。
二、研究安徽省跨国企业培育路径的客观原因
1.知名品牌较少,跨国企业竞争力不强
品牌是对公司及其产品、售后服务和文化价值的一种评价和认知,是一种信任。品牌是商品和代表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当人们想到某个品牌,同时也将始终与时尚、文化、价值观联系在一起,创造品牌时不断创造时尚。
而安徽省目前拥有的跨国公司品牌较少,虽然有些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例如奇瑞、鞍钢、江淮、铜陵有色等知名品牌,但总体上在国际市场上影响力有限,而真正可以在国际市场相关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品牌相当匮乏。
2.研发资金投入低、技术水平落后
技术是确保企业在市场中占有竞争优势、稳定增长的保障。工业革命以来,技术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体现的越来越淋漓尽致。而安徽省的跨国企业,研发投入前三甲的海螺集团、江淮汽车、奇瑞汽车在2013年中分别达17.6亿元、12.9亿元和12.1亿元,这远远落后于同领域的其他跨国企业。
3.投资规模小,海外企业效益差
目前,安徽省跨国企业进行的海外投资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以及要求不高,基本上投资的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集中在家用电器、机械、轻工和纺织服装等几个行业。现阶段尚不具备进行大规模海外投资的能力。
4吸收人才能力较弱,经营缺乏人才
纵观精力发展历史,不论是国家还是地区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跨国企业对各类人才的要求更加紧迫,人才资源配置更加国际化、市场化。然而处于中部地区的安徽省经济相对落后、待遇相对偏低,每年都有相当一批人才流向沿海发达地区甚至国外,这使得安徽省跨国公司面临缺乏人才的窘迫境地。
三、安徽省跨国公司的发展策略
1.规模化经营
以上通过对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竞争优势研究以及安徽省跨国企业面临不利条件进行的分析,可以得出安徽省跨国企业发展的突破点在于扬长避短,技术水平是短时间无法有效提高的,而其劳动密集型产业丰富,则可以利用一些欠发达的国际市场,进行规模化经营,从而显现出其竞争优势。
2.品牌战略
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拥有自己的品牌理念,打造出高附加值产品才是提高企业利润的有效方式。安徽省已经拥有了一批本土的跨国公司,但是在全球同领域的竞争中,依然不占优势。安徽省各企业应该认识到这点,将品牌战略摆在一个重要位置,才能在国内外跨国公司中争取一席之地。
3.政策支持
积极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政府可以挑选出有实力的企业在国外投资建厂,开展综合经营,从生产线、价值链和物流链着手,使产业可以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4.增加技术研发投入
研究与开发是跨国公司保持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功能。目前安徽省整体经济水平不高,那么增加技术研发投入相对于其他经济水平高的地区更有难度,各企业在着眼于通过增加加工贸易出口这种简单有效的方式来进行跨国经营时也要懂得只有企业拥有自主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赵伟,秦政强.《当代跨国公司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4(13).
[2]林康.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8.
[3]吴燕霞.文化冲突与跨文化管理[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12).
[4]鲁桐主编.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M].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5]邢建国.可持续成长型企业的基本約束条件及其战略重点[J].中国工业经济.2003(11).
[6]刘增科.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HYPERLINK“http://210.45.210.34:8000/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SJJT20 0406011&dbcode=CJFQ&dbname=CJFD2004&v=”、HYPERLINK“http://210.45.210.34:8000/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SJJT2004060 11&dbcode=CJFQ&dbname=CJFD2004&v=”问题及发展战略[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4(06).